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6 09: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八上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史料实证:结合课本及材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历史解释:结合课本及材料,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认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3.时空观念:绘制历史时间轴,列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对于纵向历史的认识,加强时空观念的培养。
4.唯物史观:结合材料,正确认识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明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教育、新闻出版业
的发展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后
百日维新期间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天津)
南洋公学(上海)
创办京师大学堂
阅读教材P125,梳理表格
北洋大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
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福州马尾船政学堂
京师大学堂旧址
(北京大学的前身)
教育近代化开端
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①创办新式学堂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史
1.近代教育的发展:
②废除科举制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明清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限于八股文。
变化:
①教学内容不同:从单一枯燥的八股文转变为外语、数学、科学等学科。
②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从考取官职转变为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多方面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讲13天
背14天
放假2天
阅读材料,比较新式教育和旧式教育的区别?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 延安的《解放日报》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这些新式的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文化出版机构的创办: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1912年1月1日
中华书局创办
开明书店出版的书籍
1925年
生活书店创办
史料实证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

文学艺术的成就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成就: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20世纪初以后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曹禺《雷雨》、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
解放区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画》、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典型代表:鲁迅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成就: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书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
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鲁迅《阿Q正传》第六章
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深刻解剖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
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成就:
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最终结为夫妻。
描写了抗战时期,李有才带领小字辈智斗地主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描写在土地改革中,共产党员发动和组织广大贫苦农民开展对恶霸地主的斗争。
周立波 描写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
解放区优秀文学作品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2.美术成就: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2.美术成就:
徐悲鸿
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3.音乐成就: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乐曲富于动力,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从小家境贫寒,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3.音乐成就:
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35年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辗转到陕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与光未然合作创作《黄河大合唱》。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4.影视成就: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第一部无声电影《 》; 1931年,中国自己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 》;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
贰·文学艺术的成就
4.影视成就:
赵丹
周璇
《马路天使》剧照
《十字街头》剧照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课堂小结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的
成就
新闻出版业: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近代教育:从洋务运动到1905年,近代
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文学:20世纪初,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解放区,赵树理、丁玲、周立波等
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等等
绘画:齐白石和徐悲鸿
音乐:聂耳和冼星海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随堂训练
1.(2023 海南)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2.(2021 安徽)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A
C
随堂训练
3.创作于民国时期的《群虾图》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画面,虾趣跃然纸上。此画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丁玲 D.梅兰芳
4.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
A.田汉 B.齐白石 C.贺绿汀 D.欧阳予倩
A
B
6.歌曲是时代的反映。《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歌曲谱写了下列哪一时期的最强音(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