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6 09:49:35

文档简介

新泰一中实验部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8道,共76分,每小题2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2.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图文资料可知( )
A.河流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在乙地
C.该景观主要在河流上游
D.该河段河流自南向北流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7月25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 )
A.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C.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
D.超过50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
4.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的大气厚度在赤道地区最薄
B.②层中飞鸟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C.③④层中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①层的热量直接源于氧气吸收太阳可见光
辐射逆温经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热量散失较快,因而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三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及逆温层顶高度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5.三个时段中,甲时段大气逆温层厚度最大的原因是( )
A.大气辐射强 B.地面温度低 C.地面辐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强
6.乙时段下部逆温层转为非逆温层的原因可能是( )
A.地面辐射消失 B.太阳辐射减弱 C.地面持续升温 D.大气辐射减弱
7.丙时段可能在( )
A.日出前后 B.上午 C.正午 D.夜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数码所示辐射中,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造烟幕可以减少① B.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②
C.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于④ D.四川盆地③较弱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1月受气压中心控制时,近地面垂直方向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导致M地与周边大气状况不同的原因是( )
A.动力因素太阳辐射影响小 B.动力因素冬季风的影响大
C.热力因素空气下沉增温快 D.热力因素地面辐射影响大
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麓常出现焚风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段和南段。图为太行山及周边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多发的季节及时间分别是( )
A.夏季白天 B.夏季夜间 C.冬季白天 D.冬季夜间
13.与北段、南段相比,太行山中段山麓出现焚风现象频次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山脉走向 C.大气环流形势 D.植被覆盖面积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下图示意贝加尔湖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贝加尔湖蓄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湖泊水深,冬季结冰期长②汇入河流多,补给水源丰富
③纬度偏高,蒸发量小④湖底断裂发育,大量温泉汇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贝加尔湖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内循环和外循环
右图示意某海域1月份的水温状况,M是此海域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流动方向都有季节性变化
C.是一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D.对海洋污染物有扩散作用
17.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海区 B.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C.南半球低纬度海区 D.南半球中纬度海区
18.M洋流对附近表层海水产生的影响是( )
A.温度升高,密度升高 B.温度降低,密度升高
C.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D.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丁地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陆地远,水温高②纬度较低,水温高
③受暖流影响,水温高④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推测小黄鱼产卵季节的洄游方向及原因是( )
A.甲→乙→丙,寻找适宜水温
B.甲→乙→丙,顺流节省体力
C.丙→乙→甲,南部海域水温过高
D.丙→乙→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
2023年10月2日(农历8月18日),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中四个潮水站最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 )
A.七堡 B.盐官 C.澉浦 D.乍浦
23.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人为造浪 C.月球引力 D.海面上升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出山口处 B.河流入海口处
C.河流源头地区 D.河流下游地区
25.与乙地相比,甲地( )
A.颗粒物较细 B.颗粒分选性较好
C.适宜发展种植业 D.盐渍化程度较低
2023年8月某日,正在黄土高原进行研学的某小组拍摄了一张瀑布的照片(瀑布高差为35米,乙地在瀑布上游),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正在打造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山峰与乙地的最小高差可能为( )
A.620米 B.588米 C.522米 D.490米
27.关于该区域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此季节瀑布水流速度快 B.光伏电站最可能布置在丁处
C.山峰可以与丙处互相看不见 D.丁处适宜种植春小麦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关于该地形各部位名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鞍部 B.b为山峰 C.ef为山脊 D.g为悬崖
29.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B.1.2℃~2.4℃ C.2.4℃~4.8℃ D.0℃~2.4℃
读图,假如a>b>c,完成下面小题。

30.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则甲、乙两处地形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谷、山脊 C.山脊、山脊 D.山谷、山谷
31.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图示内容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则海拔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地海陆分布情况是( )
A.陆地、陆地 B.海洋、陆地 C.陆地、海洋 D.海洋、海洋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暑假前往进行研学活动,结合相关材料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32.该区域的化石能指示的最早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33.关于该区域古生物的生存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A.恐龙繁盛时期是被子植物兴盛时期 B.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C.哺乳动物见证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D.此地经历过由海陆变迁
昼夜长短、地理纬度、海拔和季节,以及天气等因素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图为我国北纬30°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4.由图可知,下列地区最不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5.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命活动 B.水体运动 C.火山喷发 D.煤炭形成
36.导致①地与其他地点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白昼时间长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多阴雨天气 D.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之一,也是大洋地壳的最薄弱处。此处地壳存在大量裂缝,海水涌入裂缝,并随裂缝到达软流层,之后一部分随火山喷发冲向天空,另一部分沿岩石裂隙上升,渗透到岩石圈成为地下水。这两部分水通过蒸发或蒸腾、水汽输送、大气降水,最后随河流再次进入大海。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7.通过马里亚纳海沟进入地球内部,最后又回到海洋的水,涉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数量共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38.水圈和地壳( )
A.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B.都是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C.水圈大部分水渗透到地壳中 D.独立发展,互不干扰
二、综合题(24分)
39.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在地表覆盖一层厚6-15厘米的粗砂砾石或卵石,形成一片特殊的田地,被称为砂田。这是为适应当地干旱少雨多大风的气候条件,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耕作方式。图1为当地砂田景观图,砂田出产的西瓜较普通裸地个大、多汁、甜度更高。图2示意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1)写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名称。(3分)
(2)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分析该地砂田出产的西瓜较普通裸地个大、多汁、甜度高的原因。(6分)
(3)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5分)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地形抬升容易形成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左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1)推测丹娘沙丘的主要沙源地,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4分)新泰一中实验部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B B C B C D D C A D D B A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D D B B A D C C A D C A C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D A B B D C C B B B
综合题
39、(1)陆地内循环;蒸发、降水
(2)砂田较裸地气温的昼夜温差更大,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增加甜度;砂田多年平均蒸发量较裸田小,土壤中水分更充足,生长的西瓜更多汁个大;砂石覆盖下的农田风力侵蚀较弱,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利于西瓜生长。
(3)差异: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随着深度增加,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好处:砂石覆盖层可以阻隔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砂石的孔隙较大,渗透性较好,有利于水分的下渗;砂田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40、(1)沙源:河滩和沙洲。夏季降水集中,导致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且多大风,在大风的作用下为丹娘沙丘提供沙源。
(2)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形成沙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