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C 3.C 4.C 5.C 6.D 7.D 8.C 9.B 10.B
C 12.D 13.C 14.A 15.D 16.B 17.C 18.C 19.D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26:【答案】
(1)较少;地面;二氧化碳(CO2);地面(辐射)。
大气逆;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3)(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温室)使地面增温;玻璃(温室)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到温室外(把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保留在温室内)。
27:【答案】
(1)主要对G(地表径流)施加影响。该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涵养水源,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
(2)降水强度小、降水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3)城市化建设破坏地表植被,使蒸发、蒸腾减弱;地面硬化,降水之后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
28:【答案】(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地面反射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①②增强,理由:雪后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同时地面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③④减弱,理由:由于地面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减弱,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3)③。过程: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辐射到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少;被大气截留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不断上升。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 28 题,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一场6.8级地震袭击甘孜州泸定县及周边区域,震源深度16公里,有房屋垮塌和大量人员被困,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此次地震发生后,能及时报告位置,有效缩短搜救时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BDS D.GPRS
中国空间站(“天宫”)建设和研发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为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工作顺利进行以及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天宫”实验舱布置了大型柔性太阳翼(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翼的角度可调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天宫”实验舱布置了柔性太阳翼,主要是为了( )
A.避免陨石撞击 B.躲避太阳风暴 C.接受更多光照 D.减弱风力影响
4.推测空间站长期运营需克服的困难有( )
①地球引力较大②太空垃圾威胁③太阳风暴强烈④物资循环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人熟知,名扬天下。读庐山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庐山瀑布景观图反映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飞流”所在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是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B.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C.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D.圈层连续而不规则
湖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省内最大湖泊O周边的湖陆风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图为四个观测点(①~④)(下左图)及某观测点一天中风速示意图(下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湖陆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白天Ⅰ;晚上Ⅱ B.白天Ⅲ;晚上Ⅳ
C.白天Ⅱ;晚上Ⅲ D.白天Ⅳ;晚上Ⅲ
8.一天中风速示意图绘制的观测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由图可知,一天中( )
A.陆风最大风速大于湖风 B.湖陆温差最大时约为14时
C.湖风持续时间长于陆风 D.湖风为西风,陆风为东风
2022年春节,广州市一中学生随父母到北京现场观看冬奥会比赛,出发时满眼翠绿,而到达时只见枯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广州市的最常见植被类型是(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1.北京市的植被主要特征是( )
A.各月都有花开 B.乔木多革质叶片
C.春季萌发,秋季落叶 D.树叶呈针状
12.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日本曾在种子岛宇宙航天基地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号卫星,运行周期是14天。读图,完成下题。
13.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 )
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 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
C.监测太阳活动,预测太阳风暴的发生 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
14.据图分析,下列不属于日本选择种子岛建设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
A.地处热带,多晴朗天气 B.纬度较低,节省燃料,提高载重
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 D.海洋运输便利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地层①~④动物经历地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7.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图中甲为海岛地图,而乙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丙为“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19.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据图丙,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的时间段是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21.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图A B.图C C.图C D.图D
土壤是在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受人类活动影响。有些土壤命名是依据土壤的颜色。下图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各自然要素中,决定土壤颜色的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
23.黑土富含有机质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世界三大黑土区均分布在北纬45°附近,据此推测黑土形成的环境为( )
A.干热环境 B.冷湿环境 C.湿热环境 D.干冷环境
图甲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图乙为“雅丹地貌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4.依据图乙判断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 )
①干旱地区②湿润地区③沿海地区④内陆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A.海岸地貌 B.河流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风沙地貌
26.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玻璃温室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地球大气对A辐射吸收得 (较少或较多)。B表示 辐射,易被大气中的 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8分)
(2)C表示 辐射,它的作用是 。(4分)
(3)据玻璃温室示意图,说明玻璃温室冬季能够保温的原理。(4分)
27.(16分)材料一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开源措施开发新水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就水循环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研学。
(1)研学发现集雨可明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 该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4分)
(2)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4分)
(3)以城市化建设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4分)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至少两点)(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辐射表是测量各种辐射的工具,测量不同的辐射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安装方式。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①②测量短波辐射,③④测量长波辐射)。
(1)图中辐射表分别测量的辐射类型为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8分)
(2)某日雪后,天气转晴且气温下降,试描述各辐射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6分)
(3)随着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请指出涉及的序号并说明过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