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3课 不求甚解
邓拓
新课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对于“不求甚解”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吗?我们常常将它作为贬义词使用,但是在马南邨先生看来,这个词却也有着可取之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掌握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3.通过理解文章论述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阐明( ) 要诀( ) 狂妄自大( )
劝 jiè( ) 咬文 jiáo( )字 huò( )然贯通
开卷有yì( )
wàng
chǎn
jué
嚼
诫
豁
益
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弄懂了某个道理。
读书有好处。
整体阅读
1.通读课文,给课文分层,理清课文思路,概括出每一层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6):
摆出批驳的靶子。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
整体阅读
第四部分(7-8):
第五部分(9):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整体阅读
2.本文是什么文体?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的特殊的地方?
本文的文体是驳论文。
普遍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观点: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重点研讨
1.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重点研讨
2. “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
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重点研讨
3.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重点研讨
4.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一下。
(1)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以此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2)例证法。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应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论证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3)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形成正反对比。
(4)驳立结合。在批驳一部分人的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自己所持的观点。
重点研讨
5.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是如何驳的?谈谈你的理解。
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
又从“会意”的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正确的论点:读书在于“会意”,不要死抠字句,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课堂小结
树靶子
不求
甚解
驳论
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引出处
释新义
援例子
引语录
结上文
当堂检测
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
其作用是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卖弄学识的人。
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拓展延伸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关于读书的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