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4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学习目标
1.赏析写景的句子,分析边塞风光的特点。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互文、修辞等手法。
3.理解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诗歌意境新奇,风格奇峭,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词采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其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在盛唐时代,岑参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西北、西南、东北一带边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不断发生战争。边塞战争是唐代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到这方面的题材。他们描写边塞奇异雄伟的风光,反映边塞将士艰苦的生活。天宝十三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本诗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整体阅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lán)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yuán)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整体阅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北风卷地白草 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帐幕,帐篷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盖着丝绸的被子也显得很单薄。
折断,刮倒
丝绸的被子
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指塞北的天空
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狐皮袍子
整体阅读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 铁衣冷难着。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镇守边镇的长官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
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
拉开
铠甲
沙漠
昏暗无光
纵横交错的样子
称主将或指挥部
泛指西域的琴
整体阅读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铺满
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
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
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
拉,扯
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飘动
领兵将帅的门
整体阅读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
第二部分(11-18):
从不同侧面咏雪。
宴请、送别友人的场景与心情。
重点研讨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此句中哪几个字用得好?
“卷”“折”二字形象地写出了风势的强劲猛烈,“飞”字勾画出漫天雪飘的景象。突出了边塞风狂雪早的特点。
画面:风卷草折,八月飞雪
重点研讨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本文的绝妙之笔,对这句诗进行赏析。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的特点,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雪花给树木披上银装,一片银白的世界在诗人眼里,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梨花那样美妙,给人的感觉仿佛春天来临。
重点研讨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重点研讨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有怎样的表现效果?
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写出了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
重点研讨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百丈”“万里”二词极尽夸张地描绘出塞北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重点研讨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
重点研讨
6.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大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重点研讨
7.诗中关于乐器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1)连举三种乐器,表明乐器之多,乐曲之异,写出了场面的热烈,表现了主客间的深厚友情。
(2)这些富有边塞色彩的乐器,也极易触动人的乡愁乡情,细细品味,送别人与被送人内心的愁苦之情不言自明。
课堂小结
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当堂检测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掣”字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拟人、夸张。
“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拓展延伸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