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6 15: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4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分析重点词句的含义。
2.鉴赏诗歌比喻、双关、反问等手法。
3.理解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整体阅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xù),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huáng)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整体阅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辛苦遭逢 起一经,干戈 寥落 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做官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通“伶仃”孤苦无依的样子
指抗元战争
史册
红心,比喻忠心
稀少
指遇到朝廷选拔
四周年
浮萍
重点研讨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1)读经书入仕途。
(2)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重点研讨
2.颔联中“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重点研讨
3.颈联中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
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重点研讨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对此佳句进行赏析。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重点研讨
5.纵览全诗,如何评价诗人的精神气节?
诗中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课堂小结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当堂检测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诗人个人的境遇。
拓展延伸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比喻贴切,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