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保护及净化
一、选择题
1.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下列生活用水方式中,你认为做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
C.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 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3.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
B.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C.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6.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消毒 B.过滤 C.吸附 D.沉降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氨气、空气 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
C.水银、冰水混合物、石灰水 D.水蒸气、蒸馏水、石灰水
9.下列水的净化措施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明矾吸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10.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红色的滴有品红溶液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能与品红反应,使之褪色 B.品红颗粒较大,不能通过木炭
C.木炭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 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
11.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矿泉水是软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13.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可吸附色素,除去臭味 B.粒状活性炭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
C.水的流向是a水口进,b水口出 D.装置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二、填空题
14.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上海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围绕“2018年底前全面稳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深化河长制、落实湖长制,全力以赴打好“消黑、消劣”攻坚战。
(1)由图1可见,2018年上海市主要河流水质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类水体。
(2)由图2可见,上海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浓度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_____;近年来全市主要河流的该污染指数变化明显呈_____(下降/上升)趋势。由此推断,上海市主要河流的水质在_____(变好/变差)。
(3)以下对这种变化趋势的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
a.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 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4)上海市的自来水主要取之于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据图2可知,_____(长江口/黄浦江上游)的水质更优。江水中含有悬浮颗粒、微小生物等,自来水厂通过以下步骤将水质净化,其中能杀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骤_____(a/b/c)。
(5)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
a.水被污染后,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地球上的水存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15.以下是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某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河段 水质类别 主要污染指标 质量状况
A Ⅱ 良好
B Ⅳ 汞 一般
C 劣Ⅴ 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 很差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 ________ 、 ________ 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 ________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殖? ________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
16.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1)从分类角度:蒸馏水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
(3)从变化角度: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填1种即可)。
(5)从环保角度: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淘米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7.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1)在自来水厂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a池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处理过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在投药消毒步骤中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_。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____。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__________。
(4)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为__(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A
2.下列生活用水方式中,你认为做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
C.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 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答案】D
3.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A
【详解】①合理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不是禁止,选项错误。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选项正确。③水中动植物的生长 ,对于水起到一定净化作用, 不能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选项错误。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选项正确。②④合理,故选:A。
4.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答案】D
【详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破坏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符合题意。故选D。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
B.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C.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C
【详解】A. 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不符合题意;B. 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 生活垃圾深埋处理,有害物质会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变坏,符合题意;D. 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沙尘暴危害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选D。
7.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消毒 B.过滤 C.吸附 D.沉降
【答案】A
【详解】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等过程中,消毒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氨气、空气 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
C.水银、冰水混合物、石灰水 D.水蒸气、蒸馏水、石灰水
【答案】C
【详解】A、氨气不是氧化物,选项A不正确;B、液氧属于单质,选项B不正确;C、水银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水属于氧化物,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D、水蒸气是水不是单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C。
9.下列水的净化措施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明矾吸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①静置沉淀可把水中较大的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②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③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④明矾吸附可通过明矾使水中小颗粒凝聚而沉淀;因此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故选C。
10.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红色的滴有品红溶液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能与品红反应,使之褪色 B.品红颗粒较大,不能通过木炭
C.木炭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 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
【答案】C
【详解】A、木炭不能与品红反应,故A错误;B、品红不能通过木炭,不是因为品红颗粒较大,而是因为品红被木炭吸附了,故B错误;C、木炭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故C正确;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不完全相同,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而该装置不仅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而且能够除去色素、异味等,故D错误。故选C。
11.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答案】A
【详解】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B、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C、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蒸馏水,错误;故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矿泉水是软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答案】D
【详解】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如果含有较少的也可能是软水。故A选项错误;B.软水是指不含有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的水,并非一点没有,所以不能说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故B选项错误;C.矿泉水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天然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等矿物质,因此矿泉水是硬水。故C选项错误;D.软水是指不含有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的水,做锅炉用水,不会形成水垢,有利于保护锅炉。故D选项正确。故选:D。
13.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可吸附色素,除去臭味 B.粒状活性炭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
C.水的流向是a水口进,b水口出 D.装置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答案】A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A正确;
B、粒状活性炭不可长期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及时更换,使其性能保持优良。B错误;
C、为了使活性炭和水体充分接触,水应该从下层进入,上层排出,即b水口进,a水口出。C错误;
D、硬水变成软水是减少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活性炭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4.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上海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围绕“2018年底前全面稳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深化河长制、落实湖长制,全力以赴打好“消黑、消劣”攻坚战。
(1)由图1可见,2018年上海市主要河流水质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类水体。
(2)由图2可见,上海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浓度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_____;近年来全市主要河流的该污染指数变化明显呈_____(下降/上升)趋势。由此推断,上海市主要河流的水质在_____(变好/变差)。
(3)以下对这种变化趋势的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
a.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 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4)上海市的自来水主要取之于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据图2可知,_____(长江口/黄浦江上游)的水质更优。江水中含有悬浮颗粒、微小生物等,自来水厂通过以下步骤将水质净化,其中能杀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骤_____(a/b/c)。
(5)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
a.水被污染后,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地球上的水存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答案】(1)Ⅳ
(2) 苏州河 下降 变好
(3)d (4)长江口 c
(5)c
【详解】(1)由图1可见,2018年上海市主要河流水质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Ⅳ类水体。(2)由图2可见,上海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浓度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苏州河;近年来全市主要河流的该污染指数变化明显呈下降趋势。由此推断,上海市主要河流的水质在变好。
(3)a.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解释合理;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减少了污染,解释合理;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减少了污染,解释合理;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了水体,解释不合理。故填:d。
(4)上海市的自来水主要取之于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据图2可知,长江口的水质更优。江水中含有悬浮颗粒、微小生物等,自来水厂通过以下步骤将水质净化,其中能杀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骤是加氯,即步骤c。
(5)a.水被污染后,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认识正确;b.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认识正确;c.地球上的水存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错误;d.地球上的水存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应节约用水,认识正确。故填:c。
15.以下是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某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河段 水质类别 主要污染指标 质量状况
A Ⅱ 良好
B Ⅳ 汞 一般
C 劣Ⅴ 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 很差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 ________ 、 ________ 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 ________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殖? ________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
【答案】(1)P Hg
(2) B
(3)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或者农业上大量使用磷肥
(4) C
(5)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详解】(1)由表可知,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P、Hg。
(2)B河段中含有重金属汞,属于重金属污染河段。
(3)水体中的磷元素可能来源于含磷洗衣粉或者氮肥,因此总磷的超标可能是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或者农业上大量使用磷肥。
(4)蓝藻等生物生长繁殖过快是因为水体中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元素,上述中的氮、磷恰好就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故在编号C的河段最可能出现。
(5)针对水体的污染,可以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16.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1)从分类角度:蒸馏水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
(3)从变化角度: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填1种即可)。
(5)从环保角度: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淘米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1)是 (2)水分子 (3) 吸附色素 (4) 吸附异味 (5)作生理盐水的溶剂 (6)D
【解析】(1)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从变化角度: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吸附异味,(4)生理盐水的溶剂为水;(5)A.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正确;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正确;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正确;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易造成水污染,错误。
17.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1)在自来水厂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a池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处理过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在投药消毒步骤中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
【答案】(1)B (2)加快难溶性杂质的沉降 (3)硬水 (4)化学变化 (5)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详解】(1)a池为过滤池,可以过滤掉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其作用是过滤,故填B。(2)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难溶性固体颗粒,加快难溶性杂质的沉降,故填加快难溶性杂质的沉降。(3)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为硬水,故填硬水。(4)投药消毒时,消毒剂与水样中的有害微生物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5)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法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等,故填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18.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_。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____。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__________。
(4)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为__(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 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易使滤纸破损
(4)不是 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
【详解】(1)图中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不便于观察漏斗内液面的高度;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待过滤液体的外溅;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会导致滤液飞溅,故填: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过滤,可防止较多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故填: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易造成滤纸破损,使过滤失败,故填:易使滤纸破损。(4)过滤只除去了不溶于水的杂质,要想得到纯水,还需通过蒸馏法除去可溶性杂质,故填:不是;含有可溶性杂质;蒸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