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D C A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B C B C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B C B D B D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C A D
1.【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与安徽阜南出土的商代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故选A项;三星堆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商朝尚未创立,排除B项;商朝统治区域尚未深入西南地区,且三星堆文化早于商朝,与统治区域无关,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西周确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知,黄河、辽河、长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共性,这意味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一体,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不同地区的联系性,另外,“迈入阶级社会的大门”意味着私有制的产生,而“祭坛和神庙”不足以反映阶级社会的产生,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周代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家国一体指的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结合,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由材料“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可知强调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即分封制和宗法制,说明西周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由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非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其产生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形成是在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据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可知,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分九百亩地,中间为公田,其余为私田,由此可知,该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故选C项;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是一种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排除A项;均田制是魏晋到唐朝时期推行的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B项;封建土地国有制即封建政府或皇帝都掌握了一部分土地,为封建土地国有制,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由殷商时期的“尊神”、“先鬼而后礼”到西周时期的“尊礼”、“事鬼敬神而远之”可得,其中的礼是用来规范不同等级的人的行为的,所以由题干可以看出由商到周人们越来越看重人的地位,而贬低神的地位,所以反映出人文意识逐渐增强,故选D项;题干所述只涉及到了神,而并未涉及到王权,所以没法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A项;题干中的“礼”代表了周代对各个等级的人的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商周时期天子都是最高统治者,其权威都是最高的,其中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天子的权威是否强化,排除B项;殷商时期“尊神”到西周时期“尊礼”看出人们对人与神的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神的地位是仅次于人的,这并不是对天命神意的批判,排除C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吴国将自己的氏族追溯为周部族的后裔,且吴王夫差在取得盟主地位后,周天子称他为伯父,体现了春秋后期,吴国与华夏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反映了南方的一些诸侯国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会盟多有周天子代表在场,否则盟约无效,也没有意义,所以五霸组织的会盟都有周王室的授权代表和赐物,举行会盟取得盟主地位的吴国没有完全摆脱周王室控制,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主要是通过争霸战争确立霸主地位,并非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多为兼并战争,排除B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吴王利用争霸战争获得霸权来壮大自己实力,并非利用宗法血缘,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由材料“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壤”指的是农田土壤,“地可使肥”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故选A项;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题干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法家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认为儒家思想中“礼”的核心精神是“别”,认同礼乐制度带来了等级差别,而法家思想与其相反,这说明法家思想冲击了宗法血缘和等级关系,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法家思想的服务对象是君主,并未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排除C项;“天下大同”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故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题干“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来“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及所学(百家争鸣)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原有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社会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诸子百家针对社会动荡状况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史实体现出社会转型的政治状况,故选B项;据所学(百家争鸣)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的主张和观点并不一致,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说明该现象并没有促进文化的认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各诸侯国的经济实力不一,加剧了诸侯割据现象,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是并没有述及其观点及主张受到了变法的影响,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秦朝在经济领域的管理涉及到了纳税和受田依据、徭役和编户等方面的制度,而政治领域则体现出由乡里到郡县再到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机构体系,经济政治管理制度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其探究的主题是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故选A项;题干中秦朝经济政治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而与“专制皇权”并无直接关联,且其专制皇权并未与其他朝代对比,体现不了空前强化的特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国家治理的制度设计,并未涉及与此相关的官僚体系,排除C项;题干中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治理,但并不能体现出分权制衡的理念,排除D项。
11.【答案】A【解析】略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可知,汉代的太学五经博士地位和待遇都很高,并且还有参政议政等职责,而汉代太学博士主要传授儒家经学,这就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立太学这种官学的方式来教授子弟,只有出身名门和高学历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太学学习,材料无法体现民众教育,排除A项;据材料“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可知,汉武帝时期,太学博士的政治地位高,但其主要职责是在官学中教授子弟学习五经,博士具有极高的行政权力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清议是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的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开发边疆地区: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移民垦荒(“有计划地向这里移民”、“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据此可知,这些做法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王国问题的解决说明解决边患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在汉朝初年,匈奴时常骚扰北部边境,排除B项;“开发水利”、“移民垦荒”能够增进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但是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项。
14.【答案】B【解析】竹简、木简是商周到魏晋时期用竹和木写成的书,需要人们用刀子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以便书写,携带、保存不便。汉代以后,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广,竹、木简逐渐被取代,到魏晋已经基本绝迹,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东晋南朝政权更迭对书写材料的影响,排除A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唐中期以来逐渐南移,并不影响书写材料的大更新,排除C项;民族交融的发展符合史实,只在有限范围内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故选C项;材料为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情况,未体现政治中心是否发生转移,逻辑推理错误,排除A项;表中变化表明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不能说明外戚专权问题缓解,排除B项;此时依然实行九品中正制,并未体现选官制度名存实亡,排除D项。
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 ‘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说明民族交融,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和大一统的认同,表明当时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入主中原的五胡秉承了中原文化,继承发展农耕经济,比如北魏实行均田制,就促进了农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五胡对中华历史文化和大一统的认同,会强化中原王朝权威,排除C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主要源于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排除D项。
17.【答案】C【解析】略
18.【答案】C【解析】“太宗平突厥”后,在“西北诸藩及蛮夷”列置同中原区一样的”州县”,由“边州都督、都护所领”,且著于国家统一的”令式“,加强对西北诸藩的政治控制,但“贡赋版籍”又“多不上户部”,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权利,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故选C项;民族政策的成熟是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指的是中央从上到下直接管理边疆,与唐朝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利用边疆少数民族管理地方的做法不符,也与材料给予边疆诸藩“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不符,排除B项;外重内轻指地方(外)分权,中央(内)集权削弱,而材料“置州县”、“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都说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19.【答案】A【解析】略
20.【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自西汉以来国家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入仕途,唐朝科举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但部曲、杂户、工商群体还是被排除在外,这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开放范围有限,故选D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朝科举制的地位以及参考的资格,不能由此得出引领教育的风尚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排除B项;唐朝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但材料未涉及社会流动问题,排除C项。
21.【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唐初到中后期,宰相数量增加,这有利于集思广益,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故选B项;相权与君权并不平衡,君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加,并无三省分工的信息,排除C项;原始民主传统指对君权的有限制约,材料强调宰相数量增加有利于集思广益,排除D项。
22.【答案】D【解析】据材料“玄宗之末,……,故上户优而下户劳”“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多少收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D项;清朝雍正时期,正式废除人头税,排除A项;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施的条件,两税法是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系的产物,排除B项;两税法按土地和资产收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
23.【答案】D【解析】面对佛道之争,唐高祖制定了三教共存、道先佛后的文化政策,以此适应统治需要,故D项正确。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唐初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佛教传人中国后,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影响力较强,社会基础较为广泛,排除C项。
命题意图:本题从唐初佛道之争和唐高祖的文化政策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24.【答案】B【解析】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故①正确;人才辈出才能涌现更多的文艺成就,官僚政治的发展为文艺繁荣提供人才基础,故②正确;程朱理学形成于两宋时期,发展于明清,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③错误;魏晋至隋唐时期,民族交流、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促进了中印、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发展;新罗、日本使节和留学生来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即以上史实描述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唐朝政治制度的创新有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及两税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发明并推广了筒车、曲辕犁等新型的生产工具,兴修许多水利工程;丝织业以蜀锦为代表,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如唐都长安、扬州等,排除B项;
唐朝文学艺术的繁荣表现: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等,排除D项。
26.【答案】B【解析】据材料“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未及武臣一人”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吸收五代时期武将擅权、地方割据的教训,选用文官管理地方,反映了宋代崇文抑武方针,故选B项;据材料“纵皆污浊……”可知,这是一种假设的说法,并不能得出宋太祖纵容官员腐败乱纪,排除A项;材料侧重体现宋太祖任用文官取代武将去做地方官,并没有涉及权力间的制约平衡,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行政效率,据所学可知,宋太祖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冗官的情况,影响行政效率,排除D项。
27.【答案】D【解析】据材料“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可知宋朝初期的国家治理在保留传统的制度结构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局部创新,进一步增加的机构和官员人数,助推了冗官冗费的出现,故选D项;原有的政治结构继续保留,但是并未负责具体政务,加剧了冗官问题,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区别对待,无法体现崇文抑武的国策,排除B项;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和阅卷的过程,而材料是对整个当时的政治体制进行总结概括,排除C项。
2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即对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故选B项;“更准确”说法错误,南宋朝廷没有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积极的一面,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与南宋社会发展无关,排除C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因素的影响,而非社会发展,排除D项。
2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契丹设置北面官管理契丹事务,设置南面官管理汉人事务,说明其统治政策的特点是实行因俗而治,故选D项;契丹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政策,不是完全汉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于契丹和汉族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非实行民族分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于契丹和汉族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说明军民合一,排除C项。
30.【答案】D【解析】据材料“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汉族士大夫”可知,元朝重新完成了国家统一,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看待对方,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民族交融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已经消融,消融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儒家伦理观念强调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观念,这与题中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族交融开始出现于先秦时期,排除C项。
31.【答案】D【解析】据材料“许多使节、传教士、旅行家,都在泉州上下岸”可知,泉州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海港,说明中外交往频繁,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泉州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涉及其他地区,不能说明丝绸之路得到拓展,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国内经济发展状态,而材料仅是泉州的重要地位,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泉州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涉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排除C项。
32.【答案】A【解析】略
33.【答案】C【解析】据材料“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政坛中坚力量”“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等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取士体现相对公平公正,两宋时期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政治体制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已经相当成熟、完备,故选C项;唐朝贵族政治体制终结,科举制成为提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排除A项;两宋时期士大夫政治体制的最终确立并不是经济格局变动的结果,影响其确立的因素有经济发展、科举制发展、两宋国策等,排除B项;分化事权是宋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并不是士大夫政治体制最终确立的原因,排除D项。
34.【答案】A【解析】只有深刻探究、接触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是向外探求“理”的方法,被称之为格物致知,故选A项;致良知提倡的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理”,而题干所述为向外探求“理”的方法,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知行合一是心学家王阳明主张的践行“理”的方法,而不是探究“理”的途径,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排除C项;自省与致良知属于同一范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3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说明北宋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同时有诸多节目表演,说明文体活动丰富,故选D项;北宋并未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崇文抑武体现的是重视文人,抑制武将,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城市的繁荣,无法得出国富民强,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36.【答案】(12分)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
(1)趋势:人口总量虽有波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南方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增长,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南方比重逐渐超过北方。(2分,任答1点,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西汉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总体相对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北方战乱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评析:材料认为,北民南迁促进了中国古代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1分)
三次大的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秀的文化,这不但直接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有利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南方成为文化和经济重心,北民南迁只是重要原因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战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南方自然条件优势显现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解释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5分)
(“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1)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可知人口总量虽有波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与南方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增长,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据材料一“南方”“北方”情况表可知南方比重逐渐超过北方。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西汉”并结合西汉的史实可知西汉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总体相对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据材料一“唐代 ”并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可以从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方面,北方战乱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与北民南迁;经济方面,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自然条件方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首先,指出材料中的观点并表明态度,如:材料认为,北民南迁促进了中国古代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然后,进行阐述,三次大的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秀的文化,这不但直接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有利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南方成为文化和经济重心,北民南迁只是重要原因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战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南方自然条件优势显现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解释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
37.【答案】(18分)
(1)特点:恩威并施;因俗而治;笼络上层贵族;羁縻府州具有较大独立性。(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历史意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元代社会和后世影响深远。(每点4分,3点满分共1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唐王朝在边疆治理上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结合所学得出恩威并施;据材料一“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结合所学得出因俗而治;据材料一“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结合所学得出笼络上层贵族;据材料一“羁縻府州辖有的边疆民族百姓不向唐王朝缴纳赋税,户口也不上报户部”结合所学得出羁縻府州具有较大独立性。
(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唐王朝在边疆治理上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户口也不上报户部”结合所学得出唐朝,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羁縻之州,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与对内地的管理不同; 据材料二“盖岭北……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结合所学得出元朝,中央政府在边疆与内地均设行省,行省官员由中书省委派,管理呈现一体化趋势。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二“盖岭北……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及图中行省制结合所学可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等角度入手。
结合行省制度的特点得出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结合对边疆的治理得出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族交融,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结合行省制度延续多个朝代可分析出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元代社会和后世影响深远。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1.图1为四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2.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大门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建立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3.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政治特征为( )
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
4.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请问商周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
C.井田制 D.封建地主土地国有制
5.《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论语·雍也》“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
A.王权与神权同等重要 B.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C.对天命神意的批判 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6.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这反映出,吴国( )
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
C.同源共祖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7.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尖锐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8.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法”的观念,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 )
A.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 B.主张仁政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
9.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
A.有助于文化认同 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
C.加剧了诸侯割据 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10.下表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秦朝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秦朝( )
经济 政治
分家拆户 计户授田 以户纳税 丁徭更役 编户什伍 乡里制度 郡县制度 家国同构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机构
A.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B.制度设计使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膨胀 D.分权制衡的理念渗入政治体制
11.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因地处偏僻,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之国。战国时期秦楚却成为七雄中的强国与其他诸侯争雄,僻处西部的秦国更是“六王毕、四海一”,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上述变化 ( )
①增进了华夏认同的民族意识 ②展现了宗法分封制的政治影响力
③强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 ④推动了阶级分化和中华文明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 )
A.表明政府注重民众教育 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
C.说明博士具有极高的行政权力 D.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
13.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
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 B.表明汉与匈奴之间无意继续战争
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的友好交流 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14.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 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15.表1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变化表明( )
表1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B.外戚专权问题缓解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D.选官制度名存实亡
16.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 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 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17.陈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一文中提及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其意在说明( )
A.魏晋北民南迁促进经济繁荣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南北朝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基 D.魏晋时期佛道儒相互影响
18.据《新唐书》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唐代这一做法( )
A.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 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19.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扩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加强边防。这一做法( )
A.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B.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C.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D.旨在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极大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21.唐代初期,政事堂只是宰相们的临时开会场所,原本只有三省的长官出席;后来,唐代的宰相逐渐增多,开会时政事堂人满为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发展趋势( )
A.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B.利于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C.表明三省的分工日益明晰 D.是对原始民主传统的践行
22.《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两税法( )
A.废除了人头税 B.为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C.加剧土地兼并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3.唐初,道士出身的太史令傅奕上表抨击佛教,建议废除佛教。僧人法林等人进行反击,与道教展开大辩论。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同时,追赠孔子为“先师”。这表明,唐初( )
A.道教依托皇权迅速兴起 B.社会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C.佛教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D.三教共存适应统治需要
2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 ( )
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官僚政治逐渐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
③程朱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 ④民族交融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文学艺术的繁荣
26.《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的做法:“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污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做法( )
A.纵容官员腐败乱纪 B.凸显崇文抑武方针
C.注重权力制约平衡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7.宋太祖、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取消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崇高政治地位而已。这种现象( )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 D.助推了冗官冗费的出现
28.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位皇帝逝去后,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这一制度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但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这一变化说明( )
A.南宋朝廷比前代更准确认识王安石 B.对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因素的影响
C.王安石的变法不利于南宋社会发展 D.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就越科学
29.“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由此可见,契丹(辽)的政策特点是( )
A.实行汉化 B.民族分离 C.军民合一 D.因俗而治
30.元朝一统后,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又热衷与汉族士大夫参加各类游宴雅集;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甚至还会为异族忠烈撰写悼词。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民族矛盾已经消融 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D.“华夷一体”观逐渐得到认同
31.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年)在他的游记里,明确指出泉州港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说在印度看到的很多中国商船铸造自刺桐(泉州港的古称),当时的许多使节、传教士、旅行家,都在泉州上下岸。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得到拓展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政府扩大对外贸易 D.中外交往频繁
32.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 )
A.南方经济发展 B.中央集权加强 C.门第观念淡化 D.社会阶层流动
33.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逐渐成为政坛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一体制的确立( )
A.宣告贵族政治体制的结束 B.体现了经济格局变动的影响
C.表明官僚政治发展的成熟 D.得益于分化事权措施的推行
34.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接触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知行合一 D.自省
35.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二、非选择题。(36题12分,37题18分,共30分)
36.人口的变迁,深刻体现时代特色,且推动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表3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南方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南方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观点。(6分)
37.纵观历史,边疆地区的稳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8分)
材料一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在边疆治理上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羁縻府州辖有的边疆民族百姓不向唐王朝缴纳赋税,户口也不上报户部,但各边疆民族的部落首领要向唐王朝缴纳贡赋,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刑狱等民政事务。成宗即位后,行省还具有了领本省军队的权力。行省在权力行使上要受到中书省乃至枢密院的节制。没有中书省和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有去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元代行省没有重蹈两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使的覆辙,无疑应主要归功于行省制的特点。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羁縻府州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历史意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