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时长: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将正确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2020年7月23日中午,“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人的首次火星之旅。“天问一号”还将飞行4个月才能抵达火星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 11月,“天问一号”已经脱离了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2. 与火星相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距太阳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 昼夜交替周期长,获得光热多
C. 氮气和氧气含量高,温室效应强 D. 大气密度小,保温效果好
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声替代……这一幕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许会在现实中上演。据此完3~4题。
3. 材料中的太阳活动主要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 太阳内部 C. 日冕层 D. 色球层
4. 此太阳风暴强烈爆发,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全球变暖
B. 西安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
C.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D.人们网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5~6题。
5. “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A. 为人类提供能源 B. 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 提供光、热资源
6.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①生物出现 ②火山的喷发 ③水体的运动 ④潮汐现象 ⑤煤、石油的形成 ⑥风的形成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搭载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据此完成7~8题。
7.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 B. C. D.
8. 下列有关I、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飞机在I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 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 在I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 在Ⅱ层中阳光照射时不会损伤皮肤
下图为法国诺曼底海岸“大岩门”景观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并完成9~10题。
9. “大岩门”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③④
10. 形成“大岩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海水侵蚀 B. 海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地貌是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类型多种,它们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读图完成11~12题。
11. 图示地貌成因上不同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若丁地貌陡坡朝向东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13~14题。
13. 新疆的瓜果颜色比其他地区鲜艳,其主要是因为新疆地区
A. ①大于其他地区 B. ②大于其他地区
C. ③小于其他地区 D. ④小于其他地区
14. 深秋时节,北方地区经常会出现霜冻等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A. ②较多导致 B. ③上升导致 C. ①太强导致 D. ④较少导致
如图所示,A、B、C、D分别位于近地面和高空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大气气流流动方向。读图,完成15~16题。
15.如果此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 B.气压:A>B>C>D
C.图中②处适宜布局工厂 D.图中A地上空会形成对流雨
1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认真读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此时,下列四地中吹东北风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8. 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左图),区内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右图为水循环过程模式图。完成19~20题。
19. 相对于一般城市建成区,该示范区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雨水街坊示范区”在城市推广,能够
①加剧城市热岛效应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大西洋沿某一经线三个观测点表层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 三个观测点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2. 导致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水盐度 B. 海水温度 C. 海水压力 D. 降水总量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左图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右图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左图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右图中
A.2时前后 B.11时前后 C.17时前后 D.20时前后
24.潮汐发电的特点是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②清洁无污染 ③发电有周期性 ④发电量稳定 ⑤地域性较强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生物量指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图为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25~26题。
25. 甲植被类型是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6. 与甲森林植被相比,乙森林植被
A. 群落结构简单 B. 树冠呈尖塔状
C. 树叶具滴水尖 D. 藤本植物少见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层是淋溶层 B.乙层是腐殖质层
C.丙层是淀积层 D.丁层是基岩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颜色较深 B.淋溶层肥力较高,颜色较浅
C.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D.成土母质层最初来源于疏松风化碎屑物
土壤是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用薄膜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图示意甘肃某地春季种植马铃薯的景观。完成29~30题。
29. 下列关于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B. 生物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弱的因素
C. 长期冰冻地区利于有机质积累 D. 随着时间增长各因素对土壤形成作用减弱
30. 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会使干旱地区
A. 土壤盐渍化减轻 B. 土壤酸化减轻 C. 农业需水量增加 D. 土壤污染减轻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小题,共计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2)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 、 、 、 。(4分)
成果2: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
(3)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 。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 。(3分)
(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3分)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 。(2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为“北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
(1)指出①②③④⑤五支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并说明理由 。(3分)
(2)甲处附近有世界著名 渔场,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4分)
(3)若有一艘油轮行驶至③处时发生石油泄漏,在洋流的作用下石油污染将发生变化,说明洋流对石油污染的影响。(3分)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盆地,属于山间隔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图甲为博斯腾湖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地貌示意图,图丙是图甲中②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在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存在一种特殊地貌,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地下往往发育着许多暗河和溶洞。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图丁为我国云贵高原地貌示意图。
(1)①处地貌名称是 ,②处的地貌名称为 ,二者从成因上来看,均属于 地貌。(3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图乙中山前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我国云贵高原以 气候为主,比较湿润,岩石以 为主,易溶于水,被 作用形成这种 地貌。(4分)
(4)简述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DADCA 6-10 ACDCA 11-15 DABDB 16-20 DABCD 21-25 DBCDD 26-30 CCBCA
二、综合题:(40分)
31.(13分)
(1)图中“岩石圈”错误,应改为“地壳”(1分)
(2)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4分)
(3) 古生代 (1分) 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2分)
(4) 生物逐渐由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化(3分)
使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2分)
32.(10分)
(1)④为寒流, 理由④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 (3分)
(2)甲渔场为北海道渔场,(1分)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3分)
(3)洋流会加速油污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也会减轻污染源的污染。(3分)
33.(17分)
(1)①. 冲积扇 ②. 三角洲 ③. 流水沉积/堆积 (3分)
(2)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挟带大量泥沙;出山口处,地势陡然下降,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6分)
(3)亚热带季风 石灰岩 流水溶蚀 喀斯特或岩溶(4分)
(4)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肥力低;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不足;地形崎岖,可耕地少,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