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1 20: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琵琶行》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的】
1.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其中的名句;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知人论世】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天,原籍太原。晚年号香山居士。他聪明好学,才思敏捷,五六岁:开始学诗,八九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格律诗了。11岁:离家躲避战乱于越中,之后南北奔走,颠沛流离,常常是“衣食不充,冻馁并至”,以至于“常索米丐衣于邻郡邑”,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人民,迈上了创作上的现实主义道路。17-18岁:涉足长安,以诗文谒见当时有名的名士顾况:“《古今诗话》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29岁:中进士级第。32岁:以拔萃登科。35岁:以四等入选由皇帝主持的特科考试,升为翰林大学士。所以诗人自豪地说“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38岁:因每每上书直谏,统治者怀忌在心,宪宗暗喻崔群“使求自便”,诗人不得已请求外调,做了三年京兆尹户曹参军。41岁再度入朝,做了闲散的左赞善大夫。43岁:元和十年六月,主持平定藩镇叛乱的宰相武元衡在上朝时被平炉节度使李师道派去的刺客刺死,御史中丞裴度也被刺伤。白居易时为左赞善大夫,并非谏官,但他出于义愤率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一些权臣竟给他加上越职言诗的罪名,并造谣陷害他,说他在母亲赏花坠井死后做赏花诗和新井诗,有伤明教。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正如诗人说的“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46岁:被除为忠州刺史(四川忠县),为力排“天教抛掷在深山”的郁闷心情,他在那里种花养性。50岁:转杭州刺史,他大力兴修水利,筑堤保护钱塘潮,泄引湖水,灌溉良田,造福于人民百姓,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人民成这条堤为“白堤”。但他心中总排除不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他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汝闻饥冻声”。53岁:升为刑部尚书,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名义住洛阳,专心修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自编《白氏长庆集》(71卷)。75岁:病逝于洛阳,葬于洛阳龙门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因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或白太傅,白文公。
[志在兼济](前期)
为民请命,兼善天下。“丈夫贵兼济,岂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善一身”。要求统治者“以天下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欲为欲,立采诗之官,开讽谏之道。”因此在他人左拾遗期间“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这一时期他写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讽喻诗。这些诗歌像根根弩箭射向黑暗的现实,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执政柄者扼腕,使握军要者切齿,使权豪近贵者相目而变色,而诗人却“ 转作新乐府,不惧权豪怒”。
[独善其身](后期)
被左迁为江州司马之后,诗人的思想渐趋消极。“不分气从歌里发,无名心向酒边生”。
思想:揉进了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家“四大皆空”来作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宝。 对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十分悔恨。他力求做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于是他缄默了不再过问政治了。他认为“多知非景福,少语是元亨”。所以唱出了“世间尽不关我事,世事从今口不言”。思想消沉,锐气大减,诗歌失去了昔日的斗争锋芒。这一时期大量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代替了前期的“讽喻诗”。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很高----它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发起者。他主张:取新题材,用新语言,标新诗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他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作可分为三类 :讽喻诗如《卖炭翁》,感伤诗如《琵琶形》《长恨歌》,闲适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的诗歌风格是“平易近人”。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古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名称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分。 “行”是乐曲的意思。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整体感悟】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学习指导】
这首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
(1)故事情节。(2)音乐描写。
(3)景物描写。(4)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情和景是相衬相生、互相作用的,可以说是景为情染,景因情而更美好;情借景重,情因景而更深厚。
【学前检查】
一、给加黑字注音
湓浦口 ( pén  )贾人(gǚ  ) 荻 花(dí  )  霓裳(ní  ) 六幺(yāo   )
二、一词多义
言 感斯人言(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命  遂命酒(  ) 命曰《琵琶行》(  )
为  因为长句(  )   初为《霓裳》后《六幺》(  ) 为君翻作《琵琶行》(  )
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三、古今异义
因为  古义 今义
老大  古义   今义
向前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商人重利轻离别(          )
【问题探究】
1.小序有何作用?
提示: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3.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4.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有什么特点?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连串通俗新颖、生动恰当的比喻,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形象展现给读者。乐声极富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写出了乐声的繁密、粗重,急聚;“小弦切切如私语”描绘出乐声的幽细、委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则通过手指灵活交错的拨弦,突出乐声的圆润、立体性;“间关莺语花底滑”则突出乐声的清脆、婉转;“幽咽泉流冰下难”把乐音的哽咽、艰涩表现得恰到好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则是休止后的一江湍流奔涌而出。在对音乐的描写中,诗人重在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如诗中用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和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这些词,要么直接模拟声音,要么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的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这样准确地绘声拟音,给人以真切直观的听觉实感。
5.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6.烘托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提示: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7.名句赏析: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的?
【手法指导】
1.以喻写声。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侧面烘托。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例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曲中含情。
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明暗线索。
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扩大了写作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结构严谨。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明线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揭示主题。也可以说是一条反映民间的变化,一条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一虚一实,虚实相连,使结构在严谨中见出错落。
【对比阅读】(结合读本《长恨歌》进行学习)
《琵琶行(并序)》(节选)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长恨歌》(节选)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对两位女性肖像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琵琶女的“沉吟”即迟疑,“敛容”则显示庄重。前者表明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后者表明她不吐不快的心理。
B.“云髻不整”不仅是写杨贵妃刚刚睡醒的倦容,更是其无心梳妆打扮的写照,表明杨贵妃也思念着唐玄宗。
C.两首诗都写她们的“泪阑干”,共同展现女子因失去爱情而痛哭不已,反映她们此时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D.前一首诗肖像描写较少,后一首则比较多,但两诗都将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在一起,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对两位女性语言描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女讲述自己坎坷的经历,将年少的欢乐与今日的寂寞对比,感叹天涯飘零的孤苦,引起诗人的共鸣。
B.杨贵妃回顾往昔与唐玄宗的恩爱,感叹今日仙山中的寂寞,并含情脉脉,重申前誓,表达对唐玄宗忠贞的感情。
C.琵琶女重在“怨”,怨世人重色轻才,怨丈夫重利而轻情;杨贵妃重在“恨”,恨世人让女子承担罪责,恨唐玄宗不能赦出自己。
D.琵琶女的遭遇引出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杨贵妃的怨诉让玄宗大失颜面,他背叛了七夕长生殿中的誓言。
3.“梨花一枝带雨”是运用比喻展现杨贵妃形象的语句,试简析这一比喻展现的人物形象。
答案:
6.C(杨贵妃是因爱情不能长久而痛哭,琵琶女则是因为空有才情,无人赏识,身世飘零而伤感)
7.A(B项没有“深深回顾往昔”,只有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昭阳殿里恩爱绝”;C项长恨歌的“恨”不是痛恨,而是遗憾,杨贵妃对世人、对玄宗都没有痛恨之情;D项杨贵妃重申誓言不是责备,而是表达对玄宗忠贞不渝的爱情)
8.“梨花一枝春带带雨”展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杨贵妃“玉容寂寞泪阑干”的形象。梨花如雪,展现杨贵妃容颜的雪白,也是寂寞中脸色的苍白;“春带雨”则展现“泪阑干”的情状,突出心情的凄苦。表现了杨贵妃楚楚可怜的形象,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