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老人与海》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1 20: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老人与海》导学案
厄纳斯特 海明威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把握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子形象。
2.体会小说简洁的语言风格。
3.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正确理解桑地亚哥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一.基础知识
【自学资料】
1.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 ( http: / / www.21cnjy.com )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 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 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www.21-cn-jy.com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2·1·c·n·j·y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构建
1.标注字音,并掌握所列的多音字的读音
鲭( )鲨 下颚( ) 脊鳍( ) 嗜( )杀 攮( )
嘎( )吱 吞噬( ) 鳐( )鱼 蹂躏( )
攥( )住 黏( )液 戳( ) 榫( )头
2.积累课内名句
3.关于《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三、文本解读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21教育网
1.节选部分老人进行了几次搏斗,对象是谁?
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分别是一条鲭鲨、两条星鲨、一条犁头鲨、两条星鲨、成群结队的鲨鱼
2.老人各次搏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武器使用结果怎样?
鱼叉和绳子,绳子断了,鱼叉沉了;绑着刀子的桨,钝了;绑着刀子的桨,断了;短棍;短棍,舵把,舵把折了。21cnjy.com
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3.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受伤了;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4.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4.捕到鱼,并顺利返回。他充满自信,却没有达到目的。
5.在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5.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6.从这些情节中,请你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6.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