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1 21: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 亭 送 别
【情境创设】
关于离别,古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江淹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叔同《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还有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离别时满眼的黄花在西风中片片凋零,场景凄清,离人泪涟涟,这就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以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给我们创设的一个离别情境。它让宝黛二人也为之动容,“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长亭送别,感受一下其中的美丽。
【问题探讨】
1. 按照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字小标题概括《长亭送别》这折戏,并分析莺莺的感情变化。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2.朗诵【端正好】,看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
碧云天(烘托气氛) 黄花地(诗情画意)
西风紧 北雁南飞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霜林 染醉(促人想象)
3.赏析【滚绣球】,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21教育网
提示: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 借景抒情,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 夸张,身心交瘁,怨恨
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和怨恨。
4.诵读【叨叨令】,思考:这支曲子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何艺术效果?
叠音词。 排比句。表达莺莺哀哀切切、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
5.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又用了什么修辞?
恨。修辞:夸张、比喻、对比。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比喻、夸张、对偶
6.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
首先,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痴情女子。
其次,莺莺是一名重情轻利的女子。
再次,莺莺是一个对自己的爱情前景有着深深忧虑的女子。
7.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
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课堂总结】
本文的主题是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利的思想。总之,《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她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