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海南省临高县2021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海南省临高县2021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6 11:01:17

文档简介

海南省临高县2021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衣、医、姨、椅、颐、亿、移、宜”这一组字的音节都是yi。
2.“来势汹汹、约定俗成、狂妄自大、慢条斯里、面面相觑”这五个成语中没有错别字。
3.“夏天的夜晚,蟋蟀在碧绿的草地上弹琴”。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最后一个自然与第一自然段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修辞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国学常识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根据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中的说法进行辨析选择。
1.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节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衣、医、姨、椅、颐、亿、移、宜”这一组字分别读作“yī、yī、yí、yǐ、yí、yì、yí、yí”,其音节都是yi。
故答案为: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慢条斯里 ”应改为“慢条斯理”。
故答案为:错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夏天的夜晚,蟋蟀在碧绿的草地上弹琴”。这句话中赋予蟋蟀人的动作“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正确。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二王,是指王羲之、王献之的合称,后人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
故答案为:正确。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可能内容的理解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开头提出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由此引出十六年前的回忆。结尾处是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首尾呼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永远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故答案为:正确。
6.下列词语中,全是褒义词的一组是(  )。
A.赞扬 勇敢 高尚 机灵 B.怂恿 武断 鼓励 卑鄙
C.煽动 企图 算计 美好 D.谦逊 友好 狡猾 告密
【答案】A
【知识点】褒义词
【解析】【分析】A.全是褒义词;
B.不全是褒义词。“鼓励”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C.不全是褒义词。“美好”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D.不全是褒义词。“谦逊、美好”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褒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根据词语的意思辨析作答即可。
7.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菜园里种满了茄子、青椒、芹菜……等蔬菜。
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D.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错误。“茄子、青椒、芹菜”后面有“等蔬菜”,故不应使用省略号。
B.正确。
C.错误。将句子中的感叹号移到引号里面。
D.错误。这不是疑问句,将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能力。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选择。
8.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C.但爱鲈鱼美(但是)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错误。“章”在句中是“花纹”的意思。
B.正确。
C.错误。“但”在句中是“单单,只是”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结合题目中各选项的内容辨析选择。
9.对下列诗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③感时花测泪,恨别鸟惊心。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A.①夺张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夸张
B.①比喻 ②夸张 ③比喻 ④拟人
C.①拟人 ②比响 ③夺张 ④比喻
D.①拟人 ②夺张 ⑧比喻 ④比喻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解释: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根据诗意可知,这句话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意思是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句话将“大漠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感时花测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溅泪”是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根据诗意可知,这句话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应选择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古诗,根据诗意,结合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辨析选择。
10.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答案】D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通过对比可知两词为近义词,而不是反义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平时多积累,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作答时根据词语的意思辨析选择即可。
11.将下面这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将名句抄写在田字格中,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即可,注意“鞠、躬、瘁、已”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仔细观察抄写句子的内容,认真书写,做到不写错别字,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即可。
12.读拼音,把词语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lǐng yù huā ruǐ qīng cuì bō li
               
【答案】领域;花蕊;清脆;玻璃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提示,正确等 词语是:领域、花蕊、清脆、玻璃。书写时注意“域、蕊、脆、玻、璃”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领域;花蕊;清脆;波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识记与书写能力。平时多积累,能正确书写相关词语。作答时注意正确区分形似字和同音字,不写错别字。
填空。
13.千磨万击还坚劲,   。
14.表达要趁父母都在身边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的名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
15.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圣”是   ,“诗魔”是   
16.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   ,   
17.适当引用名言名句可以让观点更有说服力。小明犯了错误,但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可以用“良药苦口利于病,   “来说服他要听取别人的劝告;小东花钱大手大脚,可以用“常将有日思无日,   ”来说服要节约;小乐学习不用功,沉迷电子游戏,可以用“少壮不努力,   ”劝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18.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   (《匆匆》)。
19.“弈秋,   ,使弈秋海二人奔,   ,惟弈秋之为听。”这两句话出自《学弈》,它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答案】13.任尔东西南北风。
14.子欲养而亲不待。
15.杜甫;白居易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莫把无时当有时;老大徒伤悲
18.从我手中溜去;针尖上一滴水;时间的流里;也没有影子
19.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识记与书写能力。平时多积累,能正确背诵并默写相关诗句,作答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中的诗句。书写时注意“尔”的写法。
故答案为:任尔东西南北风。
14.根据语境及名句提示可知,完整的名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注意“欲、待”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子欲养而亲不待。
15.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故答案为:杜甫;白居易。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这句诗在很多地方用来形容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
故答案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故答案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莫把无时当有时;老大徒伤悲。
18.根据提示可知,这段话出自《匆匆》,原文内容是: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书写时注意“溜、尖、滴、流、影”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从我手中溜去;针尖上一滴水;时间的流里;也没有影子。
19.根据提示可知,这段话出自《学弈》,原文内容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这篇课文,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故答案为: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
按要求改写句子。
20.太阳升起了。(扩句)
2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2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2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
24.小字对老师说,“这件事是我和小锋起做的。您狠狠地骂我吧,我知道错了。”(改为转述句)
25.闰土是同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语连成句话)
26.我看到了他那乱蓬适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样的脸,(缩句)
【答案】20.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2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3.天上的星星在眨眼,一闪一闪的。
24.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5.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6.我看到了脸。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句式衔接;扩句;缩句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写句子的能力。平时多练习,熟练掌握扩句、缩句、修改病句和句式转换的方法,作答时,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写出正确答案即可。
20.本题要求扩写句子。可以按“什么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的形式进行扩写,如: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故答案为: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21.本题要求修改病句。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是用来修饰中国的人口的,人口不是国家,应改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故答案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22.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陈述句。将原句中的“还不”“吗”去掉,添加“很”,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故答案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3.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拟人句。将句中的“星星”赋予人的动作、行为即可,如:眨眼睛等。
故答案为:天上的星星在眨眼,一闪一闪的。
24.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转述句。将句中的“这”改为“那”,“我”改为“他”,“您”改为“老师”即可。
故答案为:小字对老师说,那件事是他和小锋一起做的。他让老师狠狠地骂他,他知道错了。
25.本题要求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闰土是同月生的”和“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构成因果关系,故应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连接。
故答案为: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6.本题要求缩写句子。“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压缩时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
故答案为:我看到了脸。
27.语文与生活。
口语交际
有人说:“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也有人说:“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你同意哪种观点了写出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立世的。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观点,并写出自己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可用到冠以诚信的名言警句,做到语句条理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立世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此类问题,要注意分析所给的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
28.综合运用。
(1)请选择正确的标志名称填入图下方的括号内。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不可回收垃圾
(2)请给垃圾分类设计条广告标语。
【答案】(1)C;B;A
(2)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知,图片一对应的是C不可回收垃圾,图片二对应的是可回收垃圾,图片三对应的是有害垃圾。
(2)本题要求给垃圾分类设计条广告标语。围绕“垃圾分类”展开,拟写一条广告标语,表达流畅,具有鼓动性即可。如: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故答案为:(1)C;B;A;(2)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平时注意观察并了解相关的常识,作答时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二、阅读理解(25分)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博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9.《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 日纪念   同志而做的演讲。
30.请把本段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3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秦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   ,“或”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
32.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
34.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29.张思德
30.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1.本来;有的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2.《史记》
33.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34.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语段,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作答即可。
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片段中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做的演讲。
故答案为:张思德
3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本段开头顺应上文结尾处提及的张思德同志,引出如何对待“死”,再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来证明,然后对比写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最后写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意义和价值。故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根据句意可知,“固”的意思: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故答案为:《史记》
3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片段,根据“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34.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片段,根据片段的内容,用条理通顺的句子表达出来即可。如: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故答案为: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杂时无意间捡到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虽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是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浧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鼓动,大名鼎鼎、写《猫人笔记》的作家居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就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鸭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素。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总产生自尊之心,前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傲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吸:“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二十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3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钟爱有加:   
初出茅庐:   
36.文中提到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位?请说明理由。
37.我出文中的过渡句,写下来。
38.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39.文中写了   和   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一种善良,一种仁爱,一种鼓舞他人不断上进的美物。我们在生活中要   。
【答案】35.十分喜爱。;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6.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培根
37.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38.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39.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多一些欣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3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文章语句“作者虽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是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可知,“钟爱有加”:十分喜爱。“初出茅庐”: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故答案为:十分喜爱。 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选文,根据“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杂时无意间捡到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素。”“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傲记者时”以及最后一段可知,文章中提到的名人有: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素、林清玄、培根。选择其中的一人,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对他的理解,写出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如:我欣赏培根,因为培根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有一颗欣赏之心的人会看到生活中很多美丽的景色,同样,如果对身边美丽事物视若无睹,就只能看见荒芜凄凉。
故答案为:我欣赏培根,因为培根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有一颗欣赏之心的人会看到生活中很多美丽的景色,同样,如果对身边美丽事物视若无睹,就只能看见荒芜凄凉。
37.本题考查学生对过渡句的理解能力。“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这句话既总结了上文关于欣赏和被欣赏的积极意义,又引出了下文关于如何欣赏他人的具体方法。它表明了欣赏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会和传播的美德。
故答案为: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3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从欣赏者和被欣赏者两个角度作答。如: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故答案为: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3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熟读文章内容可知,这篇短文的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第3自然段写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通过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在生活中要多一些欣赏。
故答案为: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多一些欣赏。
三、习作(30分)
40.以下两小题任选一题写作。
(1)命题作文:他(她)让我佩服
(2)半命题:最使我 的事
【答案】(1) 他让我佩服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敬佩不已,他们或许是名人,或许是英雄,或许是平凡的人。而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让我非常佩服,他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他的精神头依旧旺盛。每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爷爷就会起床锻炼。 他会在小区里跑步、做操,有时候还会在公园里打太极。他的身体非常健康,这都得益于他每天的锻炼。
爷爷不仅自己锻炼身体,还经常鼓励我们全家一起运动。周末的时候,他会组织我们全家去爬山、骑自行车。他说,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愉快。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除了锻炼身体,爷爷还非常关心环境保护。每次我们去公园,他都会提醒我们要保持环境整洁,不要乱扔垃圾。他还会在家里种植一些绿色植物,让家里充满生机。他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爷爷还非常热爱学习。虽然他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他每天都会读一些书,学习一些新知识。他说,知识可以让人不断进步,可以让人更加充实。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爷爷的品质让我敬佩,他的坚持让我感动。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关爱家人,关心环境,不断学习。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爷爷一样,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心,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最使我难忘的事 小时候,我总觉得生活就像一盒五彩斑斓的糖果,每一颗都充满惊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生活并非总是甜蜜的,它也有苦涩的一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与我的好朋友小明之间的那次争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小明一起去公园玩。我们一边嬉戏,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原来,我们两个都看上了一个新的玩具,而那个玩具只有一个。我们两个都不愿意让步,于是争执越演越烈。
我们俩的情绪都很激动,最后,我们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谁能得到那个玩具。结果,小明赢了,他高兴地拿着玩具跑了。我站在原地,心里充满了失落和不甘。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对我不公,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否还存在。
回到家后,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心情沉重。我想起了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想起了我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突然,我意识到,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宝贵的友谊。我决定第二天去找小明,和他好好谈谈。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找小明。我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分享那个玩具。小明听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我们俩拥抱在一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也明白了生活中的争执和冲突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化解矛盾,重拾友谊。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从此以后,我学会了珍惜友谊,也学会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写人的作文题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很明确,要求描述的对象是一个令你佩服的人。要了解这个人物让你佩服的原因,是他或她在某个领域表现出的卓越能力、优秀品质、坚毅精神等,让你深感敬佩。可以写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可以写老师、教练以及其他社会人物,还可以写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开头:简要介绍写作对象,点明为什么让他或她让你佩服。中间:详细描述人物的事迹或行为,以及这些事迹或行为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或能力。可以采用具体的事例来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在描述时,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人物让你佩服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题目中的空白处需要填写一个形容词,如“感动”、“难忘”、“开心”等,来表达文章的主题情感。这个题目要求描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开头:简要介绍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和原因,为下文做铺垫。中间:详细描述这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以及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受和体验。在描述时,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这件事情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写作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1 / 1海南省临高县2021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衣、医、姨、椅、颐、亿、移、宜”这一组字的音节都是yi。
2.“来势汹汹、约定俗成、狂妄自大、慢条斯里、面面相觑”这五个成语中没有错别字。
3.“夏天的夜晚,蟋蟀在碧绿的草地上弹琴”。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最后一个自然与第一自然段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6.下列词语中,全是褒义词的一组是(  )。
A.赞扬 勇敢 高尚 机灵 B.怂恿 武断 鼓励 卑鄙
C.煽动 企图 算计 美好 D.谦逊 友好 狡猾 告密
7.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菜园里种满了茄子、青椒、芹菜……等蔬菜。
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D.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8.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C.但爱鲈鱼美(但是)
9.对下列诗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③感时花测泪,恨别鸟惊心。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A.①夺张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夸张
B.①比喻 ②夸张 ③比喻 ④拟人
C.①拟人 ②比响 ③夺张 ④比喻
D.①拟人 ②夺张 ⑧比喻 ④比喻
10.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11.将下面这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读拼音,把词语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lǐng yù huā ruǐ qīng cuì bō li
               
填空。
13.千磨万击还坚劲,   。
14.表达要趁父母都在身边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的名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
15.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圣”是   ,“诗魔”是   
16.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   ,   
17.适当引用名言名句可以让观点更有说服力。小明犯了错误,但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可以用“良药苦口利于病,   “来说服他要听取别人的劝告;小东花钱大手大脚,可以用“常将有日思无日,   ”来说服要节约;小乐学习不用功,沉迷电子游戏,可以用“少壮不努力,   ”劝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18.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   (《匆匆》)。
19.“弈秋,   ,使弈秋海二人奔,   ,惟弈秋之为听。”这两句话出自《学弈》,它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按要求改写句子。
20.太阳升起了。(扩句)
2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2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2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
24.小字对老师说,“这件事是我和小锋起做的。您狠狠地骂我吧,我知道错了。”(改为转述句)
25.闰土是同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语连成句话)
26.我看到了他那乱蓬适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样的脸,(缩句)
27.语文与生活。
口语交际
有人说:“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也有人说:“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你同意哪种观点了写出你的理由。
28.综合运用。
(1)请选择正确的标志名称填入图下方的括号内。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不可回收垃圾
(2)请给垃圾分类设计条广告标语。
二、阅读理解(25分)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博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9.《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 日纪念   同志而做的演讲。
30.请把本段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3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秦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   ,“或”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
32.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
34.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杂时无意间捡到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虽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是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浧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鼓动,大名鼎鼎、写《猫人笔记》的作家居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就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鸭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素。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总产生自尊之心,前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傲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吸:“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二十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3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钟爱有加:   
初出茅庐:   
36.文中提到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位?请说明理由。
37.我出文中的过渡句,写下来。
38.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39.文中写了   和   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一种善良,一种仁爱,一种鼓舞他人不断上进的美物。我们在生活中要   。
三、习作(30分)
40.以下两小题任选一题写作。
(1)命题作文:他(她)让我佩服
(2)半命题:最使我 的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修辞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国学常识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根据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中的说法进行辨析选择。
1.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节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衣、医、姨、椅、颐、亿、移、宜”这一组字分别读作“yī、yī、yí、yǐ、yí、yì、yí、yí”,其音节都是yi。
故答案为: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慢条斯里 ”应改为“慢条斯理”。
故答案为:错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夏天的夜晚,蟋蟀在碧绿的草地上弹琴”。这句话中赋予蟋蟀人的动作“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正确。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二王,是指王羲之、王献之的合称,后人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
故答案为:正确。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可能内容的理解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开头提出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由此引出十六年前的回忆。结尾处是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首尾呼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永远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故答案为:正确。
6.【答案】A
【知识点】褒义词
【解析】【分析】A.全是褒义词;
B.不全是褒义词。“鼓励”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C.不全是褒义词。“美好”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D.不全是褒义词。“谦逊、美好”是褒义词,其他不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褒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根据词语的意思辨析作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错误。“茄子、青椒、芹菜”后面有“等蔬菜”,故不应使用省略号。
B.正确。
C.错误。将句子中的感叹号移到引号里面。
D.错误。这不是疑问句,将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能力。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选择。
8.【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错误。“章”在句中是“花纹”的意思。
B.正确。
C.错误。“但”在句中是“单单,只是”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结合题目中各选项的内容辨析选择。
9.【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解释: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根据诗意可知,这句话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意思是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句话将“大漠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感时花测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溅泪”是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根据诗意可知,这句话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应选择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古诗,根据诗意,结合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辨析选择。
10.【答案】D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通过对比可知两词为近义词,而不是反义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平时多积累,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作答时根据词语的意思辨析选择即可。
11.【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将名句抄写在田字格中,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即可,注意“鞠、躬、瘁、已”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仔细观察抄写句子的内容,认真书写,做到不写错别字,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即可。
12.【答案】领域;花蕊;清脆;玻璃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提示,正确等 词语是:领域、花蕊、清脆、玻璃。书写时注意“域、蕊、脆、玻、璃”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领域;花蕊;清脆;波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识记与书写能力。平时多积累,能正确书写相关词语。作答时注意正确区分形似字和同音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13.任尔东西南北风。
14.子欲养而亲不待。
15.杜甫;白居易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莫把无时当有时;老大徒伤悲
18.从我手中溜去;针尖上一滴水;时间的流里;也没有影子
19.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识记与书写能力。平时多积累,能正确背诵并默写相关诗句,作答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中的诗句。书写时注意“尔”的写法。
故答案为:任尔东西南北风。
14.根据语境及名句提示可知,完整的名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注意“欲、待”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子欲养而亲不待。
15.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故答案为:杜甫;白居易。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这句诗在很多地方用来形容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
故答案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故答案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莫把无时当有时;老大徒伤悲。
18.根据提示可知,这段话出自《匆匆》,原文内容是: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书写时注意“溜、尖、滴、流、影”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从我手中溜去;针尖上一滴水;时间的流里;也没有影子。
19.根据提示可知,这段话出自《学弈》,原文内容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这篇课文,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故答案为: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
【答案】20.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2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3.天上的星星在眨眼,一闪一闪的。
24.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5.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6.我看到了脸。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句式衔接;扩句;缩句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写句子的能力。平时多练习,熟练掌握扩句、缩句、修改病句和句式转换的方法,作答时,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写出正确答案即可。
20.本题要求扩写句子。可以按“什么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的形式进行扩写,如: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故答案为: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21.本题要求修改病句。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是用来修饰中国的人口的,人口不是国家,应改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故答案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22.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陈述句。将原句中的“还不”“吗”去掉,添加“很”,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故答案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3.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拟人句。将句中的“星星”赋予人的动作、行为即可,如:眨眼睛等。
故答案为:天上的星星在眨眼,一闪一闪的。
24.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转述句。将句中的“这”改为“那”,“我”改为“他”,“您”改为“老师”即可。
故答案为:小字对老师说,那件事是他和小锋一起做的。他让老师狠狠地骂他,他知道错了。
25.本题要求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闰土是同月生的”和“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构成因果关系,故应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连接。
故答案为: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6.本题要求缩写句子。“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压缩时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
故答案为:我看到了脸。
27.【答案】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立世的。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观点,并写出自己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可用到冠以诚信的名言警句,做到语句条理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立世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此类问题,要注意分析所给的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
28.【答案】(1)C;B;A
(2)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知,图片一对应的是C不可回收垃圾,图片二对应的是可回收垃圾,图片三对应的是有害垃圾。
(2)本题要求给垃圾分类设计条广告标语。围绕“垃圾分类”展开,拟写一条广告标语,表达流畅,具有鼓动性即可。如: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故答案为:(1)C;B;A;(2)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绿色地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平时注意观察并了解相关的常识,作答时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29.张思德
30.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1.本来;有的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2.《史记》
33.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34.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语段,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作答即可。
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片段中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做的演讲。
故答案为:张思德
3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本段开头顺应上文结尾处提及的张思德同志,引出如何对待“死”,再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来证明,然后对比写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最后写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意义和价值。故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根据句意可知,“固”的意思: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故答案为:《史记》
3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片段,根据“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34.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片段,根据片段的内容,用条理通顺的句子表达出来即可。如: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故答案为: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答案】35.十分喜爱。;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6.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培根
37.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38.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39.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多一些欣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3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文章语句“作者虽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是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可知,“钟爱有加”:十分喜爱。“初出茅庐”: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故答案为:十分喜爱。 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选文,根据“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杂时无意间捡到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素。”“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傲记者时”以及最后一段可知,文章中提到的名人有: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素、林清玄、培根。选择其中的一人,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对他的理解,写出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如:我欣赏培根,因为培根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有一颗欣赏之心的人会看到生活中很多美丽的景色,同样,如果对身边美丽事物视若无睹,就只能看见荒芜凄凉。
故答案为:我欣赏培根,因为培根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有一颗欣赏之心的人会看到生活中很多美丽的景色,同样,如果对身边美丽事物视若无睹,就只能看见荒芜凄凉。
37.本题考查学生对过渡句的理解能力。“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这句话既总结了上文关于欣赏和被欣赏的积极意义,又引出了下文关于如何欣赏他人的具体方法。它表明了欣赏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会和传播的美德。
故答案为: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3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从欣赏者和被欣赏者两个角度作答。如: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故答案为:欣赏是相互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胸怀,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上进心以及远大的目标。
3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熟读文章内容可知,这篇短文的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第3自然段写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通过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在生活中要多一些欣赏。
故答案为: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肯定与欣赏;林清弦对一个小偷的赞扬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能给人带来鼓励和力量多一些欣赏。
40.【答案】(1) 他让我佩服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敬佩不已,他们或许是名人,或许是英雄,或许是平凡的人。而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让我非常佩服,他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他的精神头依旧旺盛。每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爷爷就会起床锻炼。 他会在小区里跑步、做操,有时候还会在公园里打太极。他的身体非常健康,这都得益于他每天的锻炼。
爷爷不仅自己锻炼身体,还经常鼓励我们全家一起运动。周末的时候,他会组织我们全家去爬山、骑自行车。他说,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愉快。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除了锻炼身体,爷爷还非常关心环境保护。每次我们去公园,他都会提醒我们要保持环境整洁,不要乱扔垃圾。他还会在家里种植一些绿色植物,让家里充满生机。他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爷爷还非常热爱学习。虽然他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他每天都会读一些书,学习一些新知识。他说,知识可以让人不断进步,可以让人更加充实。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爷爷的品质让我敬佩,他的坚持让我感动。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关爱家人,关心环境,不断学习。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爷爷一样,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心,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最使我难忘的事 小时候,我总觉得生活就像一盒五彩斑斓的糖果,每一颗都充满惊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生活并非总是甜蜜的,它也有苦涩的一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与我的好朋友小明之间的那次争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小明一起去公园玩。我们一边嬉戏,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原来,我们两个都看上了一个新的玩具,而那个玩具只有一个。我们两个都不愿意让步,于是争执越演越烈。
我们俩的情绪都很激动,最后,我们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谁能得到那个玩具。结果,小明赢了,他高兴地拿着玩具跑了。我站在原地,心里充满了失落和不甘。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对我不公,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否还存在。
回到家后,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心情沉重。我想起了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想起了我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突然,我意识到,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宝贵的友谊。我决定第二天去找小明,和他好好谈谈。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找小明。我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分享那个玩具。小明听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我们俩拥抱在一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也明白了生活中的争执和冲突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化解矛盾,重拾友谊。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从此以后,我学会了珍惜友谊,也学会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写人的作文题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很明确,要求描述的对象是一个令你佩服的人。要了解这个人物让你佩服的原因,是他或她在某个领域表现出的卓越能力、优秀品质、坚毅精神等,让你深感敬佩。可以写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可以写老师、教练以及其他社会人物,还可以写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开头:简要介绍写作对象,点明为什么让他或她让你佩服。中间:详细描述人物的事迹或行为,以及这些事迹或行为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或能力。可以采用具体的事例来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在描述时,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人物让你佩服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题目中的空白处需要填写一个形容词,如“感动”、“难忘”、“开心”等,来表达文章的主题情感。这个题目要求描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开头:简要介绍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和原因,为下文做铺垫。中间:详细描述这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以及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受和体验。在描述时,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这件事情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写作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