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望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看历史的车辙辗转,留下了辉煌的痕迹: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强,祖狄闻鸡起舞……生活即是艺术的毕加索。他们编著的篇章,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他们的所有已经融入历史的汗青,不管镌刻的是褒扬或是贬斥,让他们遗留下的痕迹,在无声中起舞,触动我们的心灵。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5.通过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组长在组员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根据作品的篇幅,可以酌情增减人数)的作品,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备课上展示。(制作课件时应有所侧重,主要能体现伟人思想或是主要经历的作品。)第三组同学主要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要求第三组同学利用这一次机会或是访问当地老人,或是采访相关领导,为同学们讲述故事,并借此查询本地其他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第四组为“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导语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屏幕播放《三国演义》雄浑的主题曲,部分学生跟唱。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这些“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去感受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导语二:学生集体朗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和毛泽东的诗词。(多媒体投影显示)
研讨:什么叫“风流”?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一)多媒体出示题目,明确四大环节
题目:《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板块:1.数风流人物2.说风流人物3.评风流人物4.写风流人物
(二)第一环节: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
让各小组把课前活动准备的十位英雄人物列举出来,并提示:
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几类?
2.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学生自由发言)(三)第二环节: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
引导各组同学依照本组选定的角度范围对风流人物进行“展示”(每组任选一个角度,组内同学互相补充)。可从领袖风采、忠臣良将、艺术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巨子、家乡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选,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分类选择,并且按照古代、近代、当代来分类。展示方式由各组自定,如讲故事、说成就、读名言、颂名篇、做访谈汇报、英雄事迹解说或演讲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点拨其他小组学生听后发表个人见解。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
1.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
2.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每小组展示3—4分钟。(四)第三环节: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
引导各小组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或论争。每小组3—4分钟。(五)第四环节: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
指导学生针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影响、精神形象和及个体心灵对话、评价作进一步整理,用精美语言组织成短文,在班上发言。拟写短文的要求如下:
1.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2.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3.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4.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你会说些什么?要求: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袭,文章要有创新精神。写作时间:10分钟。
评价总结: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作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发表个人看法以作引导。教师结语:我们知道: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为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风流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前进,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攀巨人铁肩,育完美人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做未来的“风流人物”!【附注】有关资料
(一)名人华章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顺炎武)(二)名人故事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幼年时随叔父避乱荆州。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山,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留有《诸葛武侯集》。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借得东风等故事流芳百世。2.曹操:他是三国时魏的真正创业者,一代奸雄,他以权谋、奸诈、残暴闻名,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此外,其书法、音乐、围棋技艺亦接近国手的水平。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他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封建权贵的轻蔑,对腐朽统治的揭露和对疾苦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歌个体俱佳,影响深远。4.苏轼: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5.成吉思汗: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蒙古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6.武则天:她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的权力欲。她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在位期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
望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看历史的车辙辗转,留下了辉煌的痕迹: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强,祖狄闻鸡起舞……生活即是艺术的毕加索。他们编著的篇章,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他们的所有已经融入历史的汗青,不管镌刻的是褒扬或是贬斥,让他们遗留下的痕迹,在无声中起舞,触动我们的心灵。
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5.通过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组长在组员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根据作品的篇幅,可以酌情增减人数)的作品,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备课上展示。(制作课件时应有所侧重,主要能体现伟人思想或是主要经历的作品。)
第三组同学主要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要求第三组同学利用这一次机会或是访问当地老人,或是采访相关领导,为同学们讲述故事,并借此查询本地其他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第四组为“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
导语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屏幕播放《三国演义》雄浑的主题曲,部分学生跟唱。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这些“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去感受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
导语二:学生集体朗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和毛泽东的诗词。(多媒体投影显示)
研讨:什么叫“风流”?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一)多媒体出示题目,明确四大环节
题目:《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板块:1.数风流人物2.说风流人物3.评风流人物4.写风流人物
(二)第一环节: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
让各小组把课前活动准备的十位英雄人物列举出来,并提示:
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几类?
2.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学生自由发言)
(三)第二环节: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
引导各组同学依照本组选定的角度范围对风流人物进行“展示”(每组任选一个角度,组内同学互相补充)。可从领袖风采、忠臣良将、艺术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巨子、家乡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选,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分类选择,并且按照古代、近代、当代来分类。展示方式由各组自定,如讲故事、说成就、读名言、颂名篇、做访谈汇报、英雄事迹解说或演讲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点拨其他小组学生听后发表个人见解。
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
1.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
2.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每小组展示3—4分钟。
(四)第三环节: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
引导各小组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或论争。每小组3—4分钟。
(五)第四环节: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
指导学生针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影响、精神形象和及个体心灵对话、评价作进一步整理,用精美语言组织成短文,在班上发言。拟写短文的要求如下:
1.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2.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3.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4.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你会说些什么?要求: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另外,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袭,文章要有创新精神。写作时间:10分钟。
评价总结: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作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发表个人看法以作引导。
教师结语:我们知道: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为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风流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前进,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攀巨人铁肩,育完美人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做未来的“风流人物”!
【附注】有关资料
(一)名人华章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顺炎武)
(二)名人故事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幼年时随叔父避乱荆州。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山,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留有《诸葛武侯集》。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借得东风等故事流芳百世。
2.曹操:他是三国时魏的真正创业者,一代奸雄,他以权谋、奸诈、残暴闻名,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此外,其书法、音乐、围棋技艺亦接近国手的水平。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他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封建权贵的轻蔑,对腐朽统治的揭露和对疾苦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歌个体俱佳,影响深远。
4.苏轼: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5.成吉思汗: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蒙古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6.武则天:她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的权力欲。她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在位期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
课件7张PPT。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一、风流人物谁与争锋
1.【文学名著中的英雄人物】 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填写相应的英雄人物。
(1)桃园结义的英雄好汉:
(2)绰号行者的打虎英雄:
(3)使金箍棒降妖除魔的英雄:
(4)“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
2.【对联中的风流人物】 你们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
A.老子 B.孔子 C.郑成功 D.施琅 E.余光中刘备、关羽、张飞武松孙悟空孙权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个同学找到下列两副对联,请在括号内帮他填上相关人物。
①上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下联: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②上联: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下联: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B孔子)(C郑成功)3.【诗词中的风流人物】请你参加以“重温经典,各领风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1)学校门口将张贴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宣传海报,请拟一条对偶形式的宣传语。
诵读中国传统诗歌,领略华夏人文魅力(吟经典诗词,感人文情怀)
(2)朗诵会上要介绍以下几位文化名人,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话做简单介绍。要求:应紧扣人物思想特点、艺术贡献等,不能只引用他人现成的评价性语言。
陆游 屈原 李白 杜甫 岑参 李贺 韩愈
陆游——诗文悲壮传百世,书生意气冲云霄,投笔从戎真豪杰,留取美名扬天下。
(3)你们小组将吟诵以李清照和苏轼为代表的“风流人物”组诗,请你设计一段主持词。要求:必须用上“豪放”“婉约”“风流”三个关键词,100字以内。
李清照轻摇红酥之手,发出“绿肥红瘦”的感慨,细腻缠绵,婉约动人;苏轼引吭高歌,唱响“大江东去”,豪放不羁,气吞山河。不同的艺术追求,共同地张扬着生命的色彩,尽显出人物的风流。二、丰功伟绩到处传扬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话说风流人物,传颂丰功伟绩。
(2)在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诵风流人物诗文。 ④评风流人物功过。
(3)许多风流人物之所以能够美名远扬,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让人津津乐道的事。请将下面的风流人物和事迹一一对应。(只填序号)
①破釜沉舟( ) ②火烧赤壁( )
③三顾茅庐( ) ④精忠报国( )
A.岳飞 B.刘备 C.项羽 D.周瑜CDBA三、豪情满怀吟诵华章
5.(1)为了表达对名人的敬意,某班学生开展了“名人诗词朗诵会”,请把下列相关的名人诗词名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曹操:
毛泽东:
(2)请仿照示例选取某一古代名人的一句名句,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的启发等方面入手。)
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
批注: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决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倶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课件6张PPT。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第六单元写作 续写和改写【写作文题】
1.为下面语段续写几句话,使之与前文自然衔接。
读书使人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相反,________。
2.从以下材料中任选一则作为开头,续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①这件事,说起来不能不令人发笑……
②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3.从本单元所学的五首词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故事。
【写作导航】
续写,就是接着原文上文写出下文的内容。续写的作文一般是给出了原文的开头,让学生续写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和结尾;有的给出了原文的开头和中间部分,让学生续写出文章的结尾,从而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续写的一般要求:要认真阅读所给文章的片段,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行文的思路脉络;要在保持原文风格、文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续写的内容要符合作文命题要求。 续写的具体方法为:
1.认真阅读,把握精神。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续写时,很多同学一拿到题目就匆匆动笔,结果下笔洋洋洒洒上千字,最后牛头不对马嘴,差之千里。因此在续写前,我们要认真阅读,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基本情节、主要人物的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了开头的精神,续写才不会离题。
2.联系生活,展开联想。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活水,如果离开生活,续写就是一团死水,甚至要闹笑话。所以在写作时,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要符合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改革,通过合理的想象,对生活进行典型化和优选化。
3.构思情节,大胆创新。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我们要快速勾勒文章轮廓,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编织优美故事。情节要编织得一波三折,这样才能引人入胜。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是一个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
改写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改变人称,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二是改变叙述的方式,如把对话改成叙述的方式;三是改变文章的体裁,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四是改变文章的记叙顺序,如把顺叙改成倒叙。
在改写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改写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改写不等于重写,所以改写要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绝不能抛弃原文而凭空设想或胡编乱造。
2.要弄清改写的形式和要求。弄清改写要求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这也是关系改写成败的重点所在。
3.改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连贯与流畅,注意语气的前后协调。【佳作欣赏】
《望江南》改写
镜头一:在一名女子的闺房里,女子带着笑容梳洗,秀发散落肩头,她坐在镜子前,慢慢地梳着自己的长发,镜中的女子带着笑容,并选了一个漂亮的发簪戴在头上,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路小跑到望江楼。
镜头二:阳光明媚,江面上倒映着水草的影子,女子站在亭下,望着一艘艘从江面上飘过的船,天空中飞过一对对黄鹂,充满了温馨。(背景:黑白,女子与心爱的男子一同在草地上牵手奔跑,互相诉说着对爱情的海誓山盟。)
镜头三:女子望着一艘艘划过的小船,心中充满了急切之感,双手紧握,眉头紧锁,望着江面,心里担心着她的丈夫会不会遇到了什么危险。(远镜头:太阳高照,人们都害怕炎热躲回了家里,而女子却没有一丝疲倦,任豆大的汗珠从脸庞流下,精心的化妆也花了,手里的丝纱也握成了一团。) 镜头四:一轮红日映在江面上,女子久久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水里的鱼儿也有些疲惫,太阳的余晖不忍离去,江水缓缓的流着。女子又一次回想起与心爱人的欢乐时光,一滴泪水滴在水面上,映着一圈又一圈的波纹。
镜头五:女子绝望了,也没有思索什么就跳进了江里。然而,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她的丈夫正紧紧的抱着她,两个人就这样深情地望着对方,女子幸福地依偎在丈夫的怀抱里……
【名师点评】
这是一首诗歌的改写。作者想象丰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把一个望穿秋水,盼夫归来的少妇刻画得惟妙惟肖。文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富特色,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