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14: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分卷I 选择题(56分)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关于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B.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C.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D.合力F一定等于F1、F2大小之和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则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第4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 第4 s末的速度大于第8 s末的速度
C. 第6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3.如图所示,F1、F2、F3三个力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
方向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2F1 C. 2F2 D. 2F3
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F1、F2与mg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 物体受mg、FN、F1、F2四个力作用
C. 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FN的作用
D. FN、F1、F2三个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
5.悬崖跳水中,运动员从离水面H高处自由下落至水面所用时间为t,则当下落时间为 t时,运动员离水面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
6.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是矢量式,a与F方向始终相同
B.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只能由这一瞬间的外力决定,而与这一瞬间之前或之后的外力无关
C.在公式F=ma中若F为合力,则a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力F把一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
下列有关力的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作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共受四个力的作用
C. 作用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作用力F增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8.一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斜面上的A、B两点,
其速度分别为vA=2 m/s和vB=14 m/s,经历时间为2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加速度为7 m/s2 B.经过A、B中点时速度为8 m/s
C.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 m D.从A到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2 m/s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
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0.10 m/s B. 100 m/s C. 4.0 m/s D. 0.40 m/s
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甲、
图乙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B. 图甲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C. 图乙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D. 图乙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1.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
A. 力的单位(N) B. 时间的单位(s)
C. 长度的单位(m) D. 加速度的单位(m/s2)
12.小田同学踩着滑板在足够长的倾斜路面上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经过2 s后,其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该同学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1 m/s2 B. 8 m/s2
C. 2 m/s2 D. 4 m/s2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5 N,GB=6 N.A用细线悬挂在
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F=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T
及地面对B的支持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
3 N和8 N B. 7 N和8 N
C. 7 N和4 N D. 3 N和4 N
如图所示,物体A用轻质细绳与圆环B连接,圆环固定在竖直杆MN上。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绳上的O点,将O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水平力F逐渐增大 B.水平力F逐渐减小
C.绳OB的拉力先减小再增大 D.绳OB的拉力逐渐增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该同学在钩码上方加装了一个力传感器,
可以显示上方细线拉力的大小。图乙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且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源的频率为50 Hz。
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板、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天平(附砝码)。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有________;
A.秒表 B.刻度尺 C.交变电源 D.直流电源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
(4)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与小车相连的细线必须与木板平行
C.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5)由图乙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该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测量小车的质量,也忘记平衡摩擦力,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求得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kg。
(7)第(6)问中作出的a-F图线不过原点,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4分、共计32分)
16.(8分)如图所示,一个木块能沿着倾角为θ的粗糙
固定斜面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7.(10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后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
(1)开始制动后,前2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开始制动后,前5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8.(14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8 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拉力F=20 N拉物体,使其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8 s后撤去拉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B点停止,求A、B间距离。
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一物 理 答题卡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C C B C D B C A D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题号 11 12 13 14
选项 AD AD AC AD
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 BC , (3) B (4), AB ,
(5)a=_____ 2.36 ___ m/s2. (6)m=_____2_ _ kg,
(7) 未平衡摩擦力 .
四.计算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4分,计32分)
16.(8分)
【解析】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沿斜面方向:f=mgsin θ,
垂直斜面方向:N=mgcos θ,
且f=μN,联立得mgsin θ=μmgcos θ,
解得μ=tan θ,
17.(10分)
【答案】(1)30 m (2)40 m
【解析】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的初速度
v0=72 km/h=20 m/s,
末速度v=0,
加速度a=-5 m/s2;
汽车运动的总时间t= = s=4 s.
(1)因为t1=2 s故x1=v0t1+ a =[20×2+ ×(-5)×22] m
=30 m.
(2)因为t2=5 s>t,所以汽车在5 s末早已停止运动,
故x2=v0t+ at2=[20×4+ ×(-5)×42] m=40 m.
18.(14分).
【解析】当F作用在物体上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μmg=ma1
解得a1=0.5 m/s2
v1=a1t=4 m/s
x1=a1t2
=×0.5×64 m=16 m
撤去外力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ma2
解得a2=-2 m/s2
由0-v12=2a2x2
解得x2=4 m
故xAB=x1+x2=16+4 m=20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