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阅读教材及史料,简述全民族各阶层坚持抗战的史实,归纳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2.阅读教材,结合视频,准确说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3.研读史料,小组合作,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单元时间架构
东北三省沦陷
平津失陷
上海失陷
主动对日作战
胜利
南京
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
最大胜仗
1938.6
武汉会战
彻底破灭
百团大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10
1943.12
1931.9.18
1937.8
1937.12.13
1937.7.7
卢沟桥
事变
南京失陷
淞沪会战
1937.9
平型关大捷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1938.3
1940
1941
1944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1945.8
战略反攻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
(1931—1945)
Victory in the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共赴——戮力同心斗顽敌
阅读课本,结合史料,简述全民族抗战的背景、表现,归纳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任务一
北平
南京
上海
徐州
武汉
广州
沈阳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1938.10
广州
武汉沦陷
进行政治诱降
辅以军事打击
国民党
加紧进攻
共产党
敌后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占领区
活动1:阅读教材106页,说出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各阶层的态度。
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活动1:阅读教材106页,说出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各阶层的态度。
国民党的态度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北移。1941年,项英率新四军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的突袭。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7昼夜,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这就是皖南事变。
亲日派:汪精卫叛国投敌
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
活动1:阅读教材106页,说出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各阶层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积极抗日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开展大生产运动
活动1:阅读教材106页,说出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各阶层的态度。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而两党中以国民党为第一大党,抗战的发动和坚持,离开国民党是不能设想的……抗日的友军越大越好,单单一个共产党的发展进步,是不够打退日本帝国主义的。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26页。
在枣宜会战中
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一
活动2:阅读教材107页,结合史料,简述中国各阶层抗战的史实,归纳抗战精神。
国
中国各阶层的抗战
活动2:阅读教材105页,结合史料,简述中国各阶层抗战的史实,归纳抗战精神。
…… 在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1942.5.20 左权致妻子的家书
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及女儿
共
在反“扫荡”作战中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中国各阶层的抗战
爱国力量 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爱国官兵
青年学生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文艺界
妇女
工人
少数民族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
长左权将军牺牲
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纷纷投笔从戎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马本斋和冀中回民支队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
青年回国参战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人员的广泛性
地域的广阔性
形式的多样性
活动2:阅读教材107页,结合史料,简述中国各阶层抗战的史实,归纳抗战精神。
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抗战的特点。
(从人员类型、抗战方式、地域范围角度分析)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序厅浮雕《铜墙铁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活动2:阅读教材107页,结合史料,简述中国各阶层抗战的史实,归纳抗战精神。
根据所学,归纳抗战精神。
Welcoming Victory at the Seventh National Congress
曙光——东方欲晓明方向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107-108页内容,准确说出中共七大的史实,分析中共七大的意义。
任务二
结合课本107-108页内容,说出中共七大的基本史实,分析中共七大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的概况
1.简述要素:
①时间地点;
②内容;
③意义。
2.简述要求:
声音洪亮。
要 求
结合课本107-108页内容,说出中共七大的基本史实,分析中共七大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政治上
组织上
思想上
历史 意义
1945年4月 延安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共七大的概况
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 打败侵略者, 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取
抗战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结合课本107-108页内容,说出中共七大的基本史实,分析中共七大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的意义
Nirvana Rebirth Celebrates Victory
新生——胜利凯歌启征程
结合课本,简述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及投降过程,完成时间轴。
任务三
结合课本108页第三子目,简述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及投降过程。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政府对日宣战。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
加速了日本投降
反法西斯胜利
抗战胜利
1945.8.15
结合图片及史料,多角度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研读史料,小组合作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任务四
活动1:根据材料,多角度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决定性因素
材料: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活动1:根据材料,多角度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决定性因素
中共抗日贡献
最早抗战
提出、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理论贡献
领导抗战
时间 中国共产党抗战重大史实(史实)
1931年 九一八后,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1935年 “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937年 七七事变后发表声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0年 组织发动百团大战,振奋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 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掀起大生产运动, 反扫荡。
1944年 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 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8月9日毛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最后一击》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①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大局。
②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结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材料二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活动1:根据材料,多角度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国际因素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失败
活动2:根据材料,小组合作,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失败
失败
失败
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840
1842
1856
1860
1895
1931
1945
1894
1900
1901
1949
材料一
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中华民族”一词在
《申报》可检索条数
年份 检索条数
1919年底 30
1925 81
1928 183
1939 372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
得到提高。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
材料四
活动2:根据材料,小组合作,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不能忘记
我们铭记历史,谴责侵略者的残暴,
不是延续仇恨,而是珍爱和平!
我们缅怀先烈,牢记不能忘却的牺牲,
是因为山河重振来之不易,
先辈洒热血,吾辈更应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