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14:33:01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5 DBCBA 6-10 CCDAD 11-15 DBDAC 16-20BBAAC 21-24 DBAB
多选题
ACD 26.BC 27.BC 28.BC 29.ABC
三、非选择题
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
(1) 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分)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 溶酶体(1分) 核孔 越低
31.(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
(1) 动物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 B(1分)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 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或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的尾部) 协助扩散
(4) 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均分为甲、乙两组,往甲组加入一定量用溶剂M配置的水通道蛋白抑制剂,乙组加入等量的溶剂M,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相同时间内测定两组红细胞涨破的比例(或测定两组细胞全部涨破所需的时间)。 (4分 )
预期结果:相同时间内,乙组吸水涨破的细胞较多(或乙组细胞全部涨破所需时间较短),说明推测正确(2分)
32.(2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 类囊体薄膜 (1分) 红光和蓝紫光
提高(1分) 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加,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
在光照较强时适当遮阴处理(1分)
不同遮光程度
(4) ①④ (3分)
(5) ①③④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2023-2024-1 高一年级12月学情检测
生物试卷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共 24道, 每小题 1.5分, 共 36分)
1.尿酸是嘌呤类碱基代谢的终产物,如果体内尿酸滞留过多,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升高,进而引起体内的尿酸以尿酸盐结晶的形式沉积于关节以及关节周围。吞噬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后,这些结晶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引起吞噬细胞自溶死亡,同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等导致炎症反应的物质会被释放出来,进而引发急性炎症,形成痛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因此可以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溶酶体膜等参与构成的生物膜系统中不同膜的组成和功能相同
C.吞噬细胞摄取尿酸盐结晶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而属于主动运输
D. ATP、ADP、DNA、RNA的分子组成中都含有嘌呤类碱基
2. 图中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分解产生 O 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改变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 c 点时的 H O 酶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
B. 若其他条件不变, pH=a 时, 图乙 e 点不变, d 点右移
C. 温度降低时, 图乙 e 点下移,d 点左移
D. 若其他条件不变, pH=c时, e 点为 0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生物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细胞内 a 共有 5 种, HIV 病毒a共有四种
B. b在细胞核中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丙
C. 区别甲与乙的依据是组成它们的五碳糖和碱基不同
D. 某人体内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甲一般不同
高一生物第 1 页 共 14 页
4.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野池”里所有的植物组成了一个种群
C. “野池”是由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
D. “蜻蜓”与“蒲”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5. 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不同的细胞用不同的机制解决这种危机。下图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与原生生物细胞以三种不同的机制避免渗透膨胀,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B. 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C. 若将原生生物置于高于其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提高
D. 三种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原理均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6. 将下列有关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B 脂质 脂肪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 D
C 单糖 五碳糖 六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D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类胡萝卜素
A. A B. B C. C D. D
高一生物第 2 页 共 14 页
7.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营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眼衣原体是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B. 沙眼衣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C. 沙眼衣原体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可能是细胞内缺乏相关的酶
D. 沙眼衣原体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有关
8.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②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③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完全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④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⑤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保证了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实现
⑦与有氧呼吸相比,机体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
⑧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能够催化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9. 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
B. ATP 推动蛋白质做功的过程,存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过程
C. ATP 水解过程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 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
10.某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
高一生物第 3 页 共 14 页
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废物清除过程利用细胞间信息的交流,以识别旧的或受损的蛋白
B.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越多,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越弱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内部的水解酶的加工修饰在细胞质基质中即可完成
D.“分子垃圾袋”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11.为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某兴趣小组设计了4套方案,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方案 催化剂 底物 pH 温度
① 淀粉酶 淀粉、蔗糖 适宜 适宜
② 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 过氧化氢 强酸性 室温
③ 淀粉酶 淀粉 适宜 不同温度
④ 胰蛋白酶 蛋白块 不同pH 室温
A. 方案①的目的是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检测
B. 方案②的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加酶的一组产生气泡数较多
C. 方案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D. 方案④的目的是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种类、温度均为无关变量
1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
A.高尔基体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
B.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C.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给茎和叶
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通过细胞生活的外界溶液实现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
高一生物第 4 页 共 14 页
13.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如图曲线(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段, 由于失水过多, 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 C~D段,水分子都只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 D~E段, 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 E时液泡的颜色比 A时浅
14.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CO 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无细胞条件下“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叶绿体中C 还原生成糖类所需能量全部来自ATP
B.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也可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换
C. 人工合成淀粉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可能不完全相同
D. 该项研究有利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和减缓温室效应
15.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 处理 48h后,贮藏在温度为 的冷库内。另 一份则始终在 的冷库内储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释放量和 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 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高一生物第 5 页 共 14页
B. 第 20 天对照组蓝莓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乙醇量高于 CO 处理组
C. 第 40 天对照组蓝莓单位时间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D. 储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 CO 处理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16.在动物组织中存在间隙连接,间隙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如下图所示。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00的离子、氨基酸、信号分子等物质通过的孔道。若细胞内 pH 值降低,其通透性下降; 若连接子蛋白磷酸化,其通透性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子蛋白贯穿 2层磷脂分子
B.间隙连接的存在能增强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C.细胞可通过调节连接子蛋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间隙连接的通透性
D.间隙连接与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均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17.生物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首先发现细胞,并创建了细胞学说
②欧文顿用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证明细胞膜由脂质组成
③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高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④斯帕兰札尼通过“肉块消失”实验证明了胃蛋白酶的存在.
⑤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存在酵母菌
⑥萨姆纳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⑦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二氧化碳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8. 如图是物质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高一生物第 6 页 共 14 页
A.与氧气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 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 与K 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 与l 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19、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辅酶,由磷酸基团连接两个核苷酸构成,参与供能、DNA修复、抗氧化等多项生理活动。下列有关NAD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C、H、 O、N、 P五种元素构成
B.以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C.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水和ATP的生成
D.可以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
20.20 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各组试管中淀粉酶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和淀粉溶液混合
B. pH为13 的实验组调到 pH 为7 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C. pH 为3 和9的两支试管中淀粉剩余量相同因此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来发挥催化作用
高一生物第 7 页 共 14 页
21.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物质 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B. 图甲中物质 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三者温度为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D.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三者酶浓度为曲线①>曲线
②>曲线③
2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的生成量和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点时该植物器官的无氧呼吸最弱,P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 该植物器官无氧呼吸产生的CO 量为O、Q、R、P四点围成的面积
C. 若AB=BR,则A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D. 储藏该植物器官,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O~A范围
高一生物第 8 页 共 14 页
23. 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丝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7天时根细胞中丙酮酸和乙醇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所示。假定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等量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实验处理 (品种A)正常通气 (品种B) 正常通气 (品种A) 低氧 (品种B)低氧
丙酮酸相对含量 0.18 0.19 0.21 0.34
乙醇相对含量 2.45 2.49 6.00 4.00
A.正常通气条件下,品种A的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品种B的快
B.正常通气条件下,丝瓜根细胞会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乙醇
C. 低氧条件下,品种A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的能力比品种B的强
D. 低氧条件下,品种A与品种B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为3:2
24.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B.“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有机物可直接被植物吸收,促进粮食增产
C.“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氮,镁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缺(含氮、镁的)肥导致叶片变黄
D.“有收无收,主要看水”是因为水可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等
二 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共 15 分)
25.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图2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图3中 P 、P 是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所示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 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生物第 9 页 共 14 页
A.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 ,达到平衡后
B. 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①②⑥组成的结构
C. 图2细胞此时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外界溶液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
D. 图 3 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P P 均向右移直至停止
26.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广泛存在钠钾离子泵和 Na 驱动的葡萄糖载体,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为载体蛋白提供能量,继发性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于某种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
B. 图中 Na+由甲侧转运到乙侧的动力由膜两侧Na+的浓度梯度提供
C. 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可由不同的转运蛋白完成
D. 图中Na+由乙侧转运到甲侧的动力均由线粒体提供
27. 分析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生物第 10 页 共 14 页
A. 若图中Pi代表磷酸, 则B为 ADP, C 为ATP
B. 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 E 来源于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的能量
C. E 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和细菌来说,E 来自细胞呼吸
D. C→B与B→C 分别伴随着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28. 下面是几个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 H 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分泌过程时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均可出现放射性
B. 给水稻提供14CO 追踪光合作用, 则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C. 小白鼠吸入180 ,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含有 180
D. 给水稻提供C180 ,则产生的 180 首先出现在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中
29. 如图所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 CO 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乙比植物甲对 浓度变化更敏感
B. 当 浓为度c时,两种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不相等
C. a 点时,植物甲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左移动
高一生物第 11 页 共 14 页
三.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共 49分)
30. (10分,除标注外每空2 分)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抗药性的产生与核DNA有关。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 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肿瘤细胞核的功能是 。 (3分)肿瘤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属于代谢旺盛细胞,其核膜上核孔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 。
(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有的在细胞质基质中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 (1分) (填细胞器)中被降解。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 (填细胞结构)进入细胞核,积累后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药物分子在细胞质中停留时间越长,被降解概率就越大,细胞核对药物的吸收效率也 (填“越低”或“越高”)。
31. (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自 1972年 Singer 和 Nicolson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来,许多科学家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了膜生物学的迅速进展。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发现生物膜上有许多胆固醇聚集的微结构区,就像水面上漂浮的竹筏一样, 由此命名为“脂筏”。脂筏就像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一些膜蛋白与脂筏表面的化学基团结合,构成了生物膜上分子排列紧密、结构相对稳定的特定区域。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 1可知,该细胞膜最可能是 细胞的细胞膜。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高一生物第 12 页 共 14 页
是 ,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据图2可以判断细菌与该细胞受体的结合会发生在 (1分) (用图中字母答题)侧,该过程体现的细胞膜功能是 。
(3)根据流动镶嵌模型分析,由于 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后续研究发现,红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中有一种水通道蛋白,且该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方向跨膜运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4)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能迅速吸水涨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蒸馏水,用溶剂 M 配置的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溶剂M 等。
实验思路: 。 (4分)
预期结果: 。 (2分)
32. (20分, 除标注外每空2分) 被誉为“水果皇后”的草莓,性喜凉爽,较耐寒,不耐夏季高温干燥环境。为研究遮阴处理对大棚中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自然光照和相当于自然光照强度1/3的遮阴条件下,分别测定草莓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图为草莓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叶绿素a 叶绿素 b 类胡萝卜素
对照组 0.42 0.12 0.33
遮阴组 0.55 0.18 0.39
(1)草莓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 上(1分),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
高一生物第 13 页 共 14 页
(2)仅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测,遮阴处理可能 (填“提高”或“降低”) (1分)草莓的光合作用速率,理由是 。据此试给出大棚种植草莓的一条建议 。 (1分)
(3)若要进一步研究遮阴处理对大棚中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提高大棚草莓产量的环境条件,接下来应该将 确定为实验变量继续研究。
(4)图过程①~④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 (填序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底物为葡萄糖) 。 (3分)
(5)图中能够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有 (填序号) ,ATP在叶绿体的移动方向是 , 作用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