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 《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学目标: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并能积累成语。
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孔 子 其 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3000,著名的72人。
他整理了《诗》《书》,
并且编修了《春秋》。对古
代文化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
大的作用。
圣人之言 行身之则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言行记录编撰而成的语录体著作。共二十篇。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和品德修养等方面。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內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风乎舞雩(lún)
(zēng shēn)
(xǐng)
(hóngyì)
(shù)
(móu)(zuǎn)
(guàn)
(sháo)
(kuì)
(yí)
(yú)读准字音范读注意听不熟悉的字和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并在书上注音。
认真体会老师的断句、语音、语调,可轻声进行模仿。听老师读课文
要求:
学生再次细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读准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自由朗读
齐读
分男、女生朗读
分组朗读要求:形式: 研析前五则 你知道这五则《论语》的意思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名词作状语xǐng,反省wèi,替谋划,商量办法诚心诚意 真诚,诚实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复习(一)交 往泛指多次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诚心诚意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这一则讲的是关于自省的问题。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齐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但是,表转折。(二)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
相似的毛病。” 这一则讨论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奉行大概恕(道)勿施于人。”(三)一句话想要的 [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
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则讨论品德修养问题:对人要宽恕。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读书人重大而道远。(四)任务,使命道路,路程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这一则讲的是人要有抱负。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厌恶的想要的方法,这里指孔子主张的仁道据有,取背离,抛弃讲仁义之道却得到了贫贱 做官 [译]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
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
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
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这一则讨论的是: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读了这五则《论语》
我懂得了……学以致用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一)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多向贤德的人学习。(二)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为理想而奋斗,任重道远。(四)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对于富贵,要取之有道。(五)读了《论语》,你的理想更远大了吗?
你的人生境界提高了吗?“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士子(读书人)的人生理想。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ng
C、x?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ng
C、x?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课堂作业:重做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ng
C、x?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当堂巩固:下一题第2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见贤思齐焉
(2)为人谋而不忠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指德、行优秀的人诚心诚意宽宏坚毅据有,取
3、填空
孔子是古代伟大的 家、 家。《论语》
是记录 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
读 。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明做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的意志的
句子是
。
(2)孔子提出的关于“恕”的处世准则是
。思想教育孔子及其弟子lún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指哪三方面?请用现代汉语回答。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比一比:
背《论语》十则的前五则
看谁背的快 ~~~ 第2课时学习《<论语>十则》的后五则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第六则行:实行,实践
言:说话
而:表承接。
从:说出翻译:
子贡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动,有关(guān)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分析孔子心目中的君子要做到先行而后言。这句话用了一对反义词“先”“后”,来强调“做”的重要性。
这一则讲的是要重视实践。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第七则成:成全,助人达成
美:好事。
反:相反
是:这(指示代词)翻译:
孔子说:“君子会成全別人做好事,不会帮人做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一则既从正面强调应该怎样做,又从反面指出
不应该怎样做,观点鲜明 。先说君子,再说小人,形成对比,从而强调“成人之美”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方面。
这一则讲的是成人之美。第八则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而:如果,表假设。
求:求得,追求。
执鞭之士:这里意为低微的官职。
翻译: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
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
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分析古代做官才有丰厚的俸禄,所以”富“就是
做官。做官要“求”,要以自己的修养来“求”。
“不可求”是指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有仁
德也不能做官。
第8则讲的是要坚守仁道。第九则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翻译: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不出
肉味,感叹道:“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
此高的境界。”分析先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韶》乐之美,再写
孔子之言。
这一则不仅表明孔子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也主张人应该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第十则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注释:点:孔子的学生,曾点,曾参的父亲。
风:吹风。名词作动词用。
翻译:(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
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
澡,在 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分析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的这段话,形象地描画出一幅阳光和煦,春回大地,一群活泼的青年说说笑笑,载歌载舞的游春图。通过孔子对曾点的赞许,来提倡人要和大自然亲近。 背诵课文6-10则看谁背得最快^^^1、《论语》十则主要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人生道理?课文内容小结论语十则道德修养艺术修养
亲近自然要有理想抱负、
对富贵取之有道、
重实践、
要成人之美
坚守仁道吾日三省吾身(1)见贤思齐(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第9则士不可以不弘毅(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6)富贵取之有道(5)君子成人之美(7)富可求,吾亦为之,不可求,
从吾所好(8)第10则2、本课中出现的成语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试一试(1)通假字“莫春者”
“莫”通“暮”,晚.3、字词归类(2)一词多义1、道 任重而道远(道路)
不以其道得之(仁道)
2、与 吾与点也(赞赏)
与吾父居者(和)
3、去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背离,抛弃)
蓬山此去无多路。(距离)
4、士 士不可以不弘毅。(指读书人)
虽执鞭之士。(小官)(2)一词多义5、成 春服既成。(做好)
成人之美。(成全)
6、恶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厌恶)
不成人之恶。(坏的,不好的事)
7、行 终身行之者。(遵守,奉行)
先行其言。(实行)
8、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承接)
富而可求也。(表假设){(2)一词多义9、为 为人谋而不忠。(替,给)
吾亦为之。(做)
不图为乐。(作,这里指欣赏)(3)词类活用1、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2、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3、成人之美。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好事。
4、不成人之恶。形容词做名词,坏的,不好的事。
5、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
6、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古今异义词1、不去也 古:背离、抛弃。
今:到某一地方。
2、虽执鞭之士。 古:即使。
今:虽然。
3、吾与点也。 古:赞赏。
今:和。4、古汉语句式一、倒装句。
1、浴乎沂。即“乎沂浴”状语后置。
2、风乎舞雩。即“乎舞雩风”状语后置。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六七”定
语后置。
二、判断句。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省略句。
小人反是。“是”前面省略了介词
“于”。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十则论语,加上初一学的六则,我们初中共学习了16则论语,有的关于学习态度,有的关于学习方法,有的关于个人修养,还有的关于理想抱负。论语是近几年中考文言文的重点,比如2006年安徽省中考就考到了4则论语,所以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这16则论语.课堂小结作业: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