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2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2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6 15:59:51

文档简介

郑州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一上期月考 2试卷
地 理
(50 分钟 5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 30 分)
2023 年 10 月 2 日,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近期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发现了 76 颗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探测范围可达目前
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图为“生命宜居带”图形(生命
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据此完成 1~3题。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生长状况 B.大气成分 C.温度条件 D.行星体积
3.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 0.5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2023 年 10 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古生物
分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左图),
为当时的 6 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 4~5 题。
试卷第 1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4.距今 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卓奥友峰地区的地理环境为( )
A.湿润的森林环境 B.温暖的海洋环境
C.干燥的沙漠环境 D.寒冷的草原环境
5.如果该化石发现于地层③,那么下列关于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②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C.④地层形成于奥陶纪 D.⑤地层形成于泥盆纪
左图示意北半球某沿海地区的热力环流,右图示意该地近地面与 600 米高空的气压
差随水平距离变化状况。据此完成 6~7 题。
6.图中各点( )
①气温:乙>甲>丙>丁 ②乙地降水概率较大
③气压:乙>甲>丙>丁 ④近地面空气由乙流向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此时 F点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南风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其独
特的气候风景。据此完成 8~9 题。
8.拉萨每年日照总时数平均多达 3005小时,成为“日光城”。其原因有( )
①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②白天晴天多 ③空气密度较小,大气透明度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拉萨的降雨 80%集中在夜晚的主要条件是( )
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 B.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
C.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试卷第 2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废弃矿山治理点,存在大片寸草不生的裸露基岩,
只有部分“椰丝毯”(是将经过加工的椰壳纤维,钩织网格制成的毯状可降解材料)覆
盖下的地表萌发出小草的嫩叶。下图是“椰丝毯”景观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椰丝毯”覆盖后,使区域水循环( )
A.下渗增强 B.地下径流减少
C.降水增加 D.地表径流增加
11.下列关于“椰丝毯”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比砂石覆盖物成本低廉
C.降解后对土壤造成污染
D.提高覆盖区的昼夜温差
海水的冰点温度(指海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与盐度呈负相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
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
渤海及附近区域一年中日平均气温≤-4℃日
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12~13 题。
12.海水结冰后( )
A.蒸发量变大 B.流域面积扩大
C.盐度上升 D.密度下降
13.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
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
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这是
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钱塘江大潮号
称“天下第一大潮”。读“杭州湾至钱塘江
口位置示意图”和“日、地、月三者运动示
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试卷第 3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14.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洋流 ②夏季风 ③海湾形状 ④天体引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图 2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
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
时,月球的位置位于( )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某游客的游记——广西的沌湖事件令我记忆犹新。3 月 5 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
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湖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
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
数不尽的鱼虾。据此完成 16~17 题。
16.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 )
A.广东灿若明霞的丹霞山 B.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
C.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 D.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17.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 B.当地地下暗河的崩塌
C.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 D.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
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
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
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下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
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 18~19 题。
18.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
A.下游河道狭窄 B.地势低平,流速慢
C.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 D.河道弯曲
19.图示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 )
试卷第 4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①上游修建水库 ②流域降水量减少 ③上游植树造林 ④人们在沙洲上挖沙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
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
完成 20~21 题。
20.牛轭湖一般发生在河流故道的( )
A.左岸 B.右岸
C.凸岸 D.凹岸
21.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人类过度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
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
沙(如图)。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
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 1~5
米。据此完成 22~23 题。
22.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
自( )
A.周围山地 B.西北大漠 C.湖滩河滩 D.中亚内陆
23.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坡迎风,坡陡 B.西坡迎风,坡缓
C.西坡背风,坡缓 D.西坡背风,坡陡
“女王头”位于我国台湾省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由于其颈部
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
女王,故得“女王头”的美名。根据图文资料,
试卷第 5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据此完成 24~25 题。
24.“女王头”( )
A.属于风蚀蘑菇地貌 B.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
C.形成与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密切相关 D.形成与岩性无关
25.随时间的推移,“女王头”( )
A.头部大小不变 B.颈部越变越细 C.岩石越来越硬 D.不受地震、强风的影响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
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
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红柳也越长越
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红柳沙包一般相对高度较小,常见于我国西北沙漠的边缘(如
图),其纹层结构可解读当地古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 26~28 题。
26.在沙漠中,红柳沙包常见于沙漠边缘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地下水丰富
C.风力强劲
D.人类活动少
27.若上图左侧为东南方向且植被最为茂
盛,右侧植被最为稀疏,则该地最大风频
的风向为(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8.若发现某年的纹层结构为枯枝落叶层较薄,风沙层较厚,则反映出当年的气候特征
可能为( )
A.夏季较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或多大风
B.夏季炎热且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或多大风
C.夏季较温暖湿润,冬季寒冷有雪或少大风
D.夏季炎热且干燥,冬季寒冷有雪或少大风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 29~30 题。
试卷第 6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29.山顶 A的海拔和陡崖 D的相
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169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 V形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二、综合题 (20 分)
31.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分别写出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_______。
(2)图中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 (图中字符表示)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
的是 ________。
A.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增加下渗 D.增加蒸发
(4)①处地层比⑤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等级更 (高级/低级)。
(5)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下图所示)。
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
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
示意鱼鳞坑剖面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对径流的影响。(3分)
试卷第 7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地貌名称)。
(2)B图地貌是________(地貌名称),由 作用形成,往往形成于我国西北地区,当地主
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的演化过程,该种地貌在我国 高原分布最广。图
中石钟乳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原因为 作用。
(4)简要分析说明 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利与不利影响各答一条)。
试卷第 8页,共 8页
{#{QQABDYIAggiIABIAABhCUQV6CkEQkBAACIoOAAAIsAABgQFABAA=}#}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月考2地理答案
一、
单选题
1.DCABB
6.ADDCA
11.ACBBD
16.CBCAD
21.BCBCB
26.BDBAB
二、综合题
31.(1)水汽输送
(2)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和大气降水)都发生在陆地内部
(3)丙
A
(4)
低级
(5)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延长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
和地下径流量:减少了地表径流。
32.(1)流水堆积
三角洲/河口三角洲
(2)沙丘
风力堆积
干旱
(3)喀斯特/岩溶
云贵
流水(喀斯特)沉积
流水(喀斯特)溶蚀
(4)不利:土层薄、肥力低,不宜农耕:地下多溶洞,不宜建设大型基础设施:
地形崎岖,不宜铺设交通网络(三选一)。
有利:适宜发展旅游业。(有利与不利影响各答一条)。
试卷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