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2.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3.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片美丽的草原,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魅力。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去过草原吗?对于草原,你们有什么印象呢?
或许有些同学曾经去过草原,感受到了那里广袤的大地、碧绿的草丛、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而对于那些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你们可能通过图片、电影或其他媒体对草原有了一些了解。
草原是地球上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发源地。在草原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和力量,也可以体验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将带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感受它的美丽和神秘。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生字学习
1. 毯(tǎn):由“毛”和“炎”组成。“毛”要写得窄一些,“炎”要写得宽一些,上下结构要紧凑。
2. 玻(bō):由“王”和“皮”组成。“王”要写得宽一些,“皮”要写得窄一些。
3. 璃(lí):由“王”和“离”组成。“王”要写得宽一些,“离”要写得窄一些。
4. 裳(cháng):由“衣”和“尚”组成。“衣”要写得窄一些,“尚”要写得宽一些。
5. 虹(hóng):由“虫”和“工”组成。“虫”要写得窄一些,“工”要写得宽一些。
6. 蹄(tí):由“足”和“帝”组成。“足”要写得窄一些,“帝”要写得宽一些。
7. 腐(fǔ):由“府”和“肉”组成。“府”要写得宽一些,“肉”要写得窄一些。
8. 稍(shāo):由“禾”和“肖”组成。“禾”要写得窄一些,“肖”要写得宽一些。
9. 微(wēi):由“彳”、“山”和“一”、“几”、“攵”组成。“彳”要写得窄一些,“山”和
三、作者简介
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e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 年 8 月 24 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 年 9 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通过对草原的描写,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用“可爱”“清鲜”“明朗”等词语来形容草原的天空,表达了自己满心的愉快。接着,作者用“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来形容草原的辽阔和碧绿,让人感受到草原的壮美。作者还通过描写羊群在小丘上的行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用“柔美”来形容小丘的线条,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草原的美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自然和和谐。这种境界既让人惊叹,又让人舒服,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作者通过描写骏马和大牛在草原上静立不动的场景,表达了草原的宁静和神秘,让人感受到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通过对草原的描写,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用“洒脱”来形容草原上行车的自由和随意,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初入草原时的情景,表现了草原的宁静和神秘。然后,作者用“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来形容河的美丽和清澈,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自然之美。
作者用“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形容马群的出现,形象地表现了马群的疾驰和灵动。马群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作者飞来,表达了主人对远客的热情和欢迎。
最后,作者通过描写草原上的热闹场景,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让人感受到草原的人文之美。
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通过对草原上人们的描写,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作者用“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等词语来形容来看望他们的人之多,表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接着,作者用“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来形容人们之间的握手,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好。
作者用“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来表达各民族之间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心是相通的,都有着团结互助的精神。最后,作者通过描写人们之间的交流,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和融洽。
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表达了作者对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通过对草原上人们的描写,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作者用“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来形容进入蒙古包的自然和随意,表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接着,作者用“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来形容主人对客人的款待,表现了主人的细心和周到。
作者用“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来形容主客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和融洽。主客之间相互敬酒,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好客,也表现了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作者用“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来形容鄂温克姑娘们的形象,表现了她们的大方和羞涩,也表现了她们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最后,作者用“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来形容歌声的感人之处,表现了歌声的魅力和感染力,也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表达了作者对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通过对草原上人们的描写,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作者用“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来形容草原人民的热情和好客,表现了他们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客人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表现了他们对草原文化的喜爱和尊重。
作者用“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客人们对草原的留恋和不舍。最后,作者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表达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表达了作者对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五、总结: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草原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向往。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主客联欢的场景,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草原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表现了草原的生机勃勃。
同时,作者通过对蒙古族人民的描写,如“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展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豪爽奔放的性格。
总之,《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