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科学探索: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2.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
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测量各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分步探究
实验探究速度的变化
怎样才能证明这两位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坡滚下速度如何变化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坡下滑时,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
猜想: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测任意的路程和时间吗 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相等的t,测出每段路程S
哪一种更方便 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实验方案
原理:
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注意事项
测S:以看到小车的前缘撞击金属片为准
测t:(1)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
(2)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更小
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3.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所用的时间t
4.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S,以及用的时间t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1.相等的S内,t的变化
2.计算出v,结论是什么
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交流与合作
S分得不等
计时
测量估读……
二、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分析过程)
3、实验报告格式
三、作业
P31习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