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素养 目标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
1.合理施用化肥
(1)考虑因素
合理施用化肥,除了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还必须根据化肥
____________进行科学施用。
土壤酸碱性
作物营养状况
本身的性质
(2)应用实例
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作改性处理后才能施用。
(3)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①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会造成浪费。
②部分化肥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等污染现象。
③不合理施用化肥还会影响土壤的________和土壤______。
水体富营养化
水华
酸碱性
结构
2.合理使用农药
(1)农药的发展
(2)农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农药可能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一些害虫还会产生________。
②农药施用方法、用量和时机不当,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______,以及大气、
________________的污染。
抗药性
超标
地表水和地下水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的分类
药物按照来源可以分为______药物与______药物,现有药物中的大部分属于______药物。
天然
合成
合成
2.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
(1)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______、______环境而发挥药效,如________能中和胃
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2)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__________结合而发挥药效,其分子结构与
__________密切相关。具有相同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常包含相同的结构成分。
物理
化学
抗酸药
功能基团
生物活性
3.合理用药
(1)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对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2)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必须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适
当等原则,主要考虑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危害巨大。例如,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________或______
___;滥用抗生素;运动员服用________;等等。
药物
机体
安眠药
镇静剂
兴奋剂
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概述
化学
物理
微生物
着色剂
增味剂
防腐剂
抗氧化剂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1)着色剂
①天然色素可以从植物或微生物中得到,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铜钠盐、焦糖色等。
②合成色素的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成本较低,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靛蓝等。
红曲红
胡萝卜素
姜黄
苋菜红
柠檬黄
(2)增味剂
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见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通常状况下
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味精最早是从______中发现和提取出来的,现在主要以
______为原料通过________生产。
谷氨酸钠
海带
淀粉
发酵法
(3)膨松剂
膨松剂可________并__________,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生产的食品松软或
酥脆,易于消化吸收,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
中和酸
受热分解
(4)凝固剂
凝固剂可以______________。如制作豆腐时,加入______(含有氯化镁、硫酸钙)等物
质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葡萄糖 内酯也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改善食品形态
盐卤
(5)防腐剂
①添加防腐剂的原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需要杀灭________或者控制其滋生条件,如采用
加入食盐、干燥、加热、冷冻、抽真空等方法。常见的防腐剂有________及其钠盐、
________及其钾盐等。
②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有一定毒性,会与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外观与食
盐相似。
微生物
苯甲酸
山梨酸
(6)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一种防止食品在空气中被氧化而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如抗坏血酸(即_____
____)能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而发挥抗氧化作用,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C
(7)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是一种需要在食品中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如在食盐中添加
________,在奶粉中添加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等。
碘酸钾
知识链接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
氮肥
磷肥 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
钾肥
复合肥
名师点拨
化肥的合理施用
(1)施用化肥不能过量。
(2)将不同种类的化肥混合施用时,可能会导致肥效降低。如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
会产生 ,导致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
名师点拨
合理用药的原则
教材拓展
缓释阿司匹林
将生物活性基团嫁接到高分子的基体上,可制得缓释药物,能够缓慢释放药物的有效
成分,减少每天吃药的次数,缓释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减弱对人体的刺激作用。
深度思考1 胃溃疡患者治疗胃酸过多时,选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还是小
苏打片?为什么?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胃舒平;小苏打与胃酸反应生成 ,易造成胃穿孔,加重病情。
名师点拨
两类防腐剂及其使用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的防腐作用主要是依赖于未电离的酸分子。防腐效
果随 的变化而变化,食品的酸性越强,其防腐效果越好,在碱性环境下几乎没有防
腐能力。
教材拓展
亚硝酸钠及其应用
作用 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
护色剂:使肉制品较长时间地保持鲜红色
用途 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缺点 具有一定毒性,还会与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
注意 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规定;亚硝酸钠的外观与食盐相似,应防
止误食中毒
教材拓展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可用作抗氧化剂。
名师点拨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储藏。
深度思考2 有人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情境探究
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保障农作物增产、减少农作物损失的重要措施,但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
(1)过量施用化肥,会对环境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过量施用化肥,部分化肥会随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还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
(2)农药施用方法、用量和时机不当,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会造成土壤和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方法突破
1.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要考虑的因素
(1)合理施用化肥要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和化肥本身的
性质。
(2)合理施用农药要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作物的农药残留和
引起的环境污染。
2.化肥、农药施用的利与弊
利 弊
(1)提高农产品产量。 (2)与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相比,化肥和合 成农药用量少、见效快。 (3)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1)滥用化肥、农药会破坏生态环
境。
(2)研究和施用杀虫剂等农药已经
进入了恶性循环。
(3)影响食品品质
应用体验
1.下列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复合肥料就是多种化肥的混合物,大量施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增产
B.农药能破坏害虫与天敌间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数量增加
C.大量施用农药时,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会危害人体健康
D.过量的化肥随雨水流入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赤潮等污染现象
[解析] 复合肥料并非是多种化肥的混合物,而是指含有 、 、 等元素中的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肥料,大量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的结构等;农药能杀死
以害虫为食物的一些小动物,如鸟类、蛇类等,引起生态平衡破坏,造成害虫数量增
加;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不易被除去,会危害人体健康;化肥中的 、 、 等营
养元素,会使水中藻类植物增殖,引起水华、赤潮等污染现象。
2.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C
A.为了提高含氮量,可以不必考虑施用过程中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
B.碳铵化肥可以和碱性草木灰混合施用
C.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以适当地施用一些磷肥
D.使用了某一效果显著的杀虫剂后,可以不必更换品牌长期施用
[解析] 化肥施用过多会破坏土壤的结构,A错误;碳铵化肥不可以和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失去肥效,B错误;长期使用同一品牌,害虫会产生抗药性,D错误。
探究二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情境探究
药物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小病大治、药物滥用”的问题。
(1)药品包装盒上的“ ”和“ ”标识分别代表什么
含义?二者有什么区别?
提示: “ ”代表非处方药,直接从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代表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理用药主要考虑药物和机体两个方面,二者分别考虑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药物方面要考虑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时间等因素,如为了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有的药物宜使用片剂,有的药物宜使用注射剂。机体方面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心理和遗传等因素,如在用药时儿童是必须与成年人区别对待的特殊群体。
方法突破
1.药物的选择及使用的原则
(1)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研究和开发药物、促进人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2)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滥用药物有极大的危害。
(3)正确使用药物非常重要,从药物和机体方面考虑,合理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
经济和适当的原则。
2.三类重要人工合成药物
类别 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 抗酸药
定义 具有解热镇痛药理 作用,同时还有显著 抗炎、抗风湿作用 的药物 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 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 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 性的一类代谢物 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
缓解胃部不适,用于治疗
胃痛的药物
典型实例 阿司匹林 青霉素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
酸氢钠、碳酸镁
类别 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 抗酸药
结构简式 (化学式)
官能团及特 征原子团 酯基、羧基、苯环 羧基等
特征性质 水解反应、酯化反 应、加成(还原)反 应、具有酸性 酯化反应、具有酸 性等 与胃酸反应(弱碱性)
续表
类别 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 抗酸药
主要用途 解热镇痛;防止心脏 病、减缓老年人视力 衰退和提高免疫能力; 促进植物开花 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 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如肺炎、脑膜炎、淋 病和外伤感染 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
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
部不适
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 应、水杨酸反应等 青霉素在使用前一定 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续表
应用体验
1.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A.阿司匹林是一种治感冒的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皮试可直接静脉注射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胃肠道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 溶液
D.胃酸过多的病人都可以服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中和胃酸的药
[解析] 青霉素使用前应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B错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胃
肠道反应,停止用药即可缓解,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静脉注射
溶液,C错误;治疗胃酸过多不能服用氢氧化钠,因为它对身体的刺激性太强,D错误。
2.下列有关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药品说明书上的“ ”表示非处方药,“ ”表示处方药,非处方药可在药店自行购
买和按方使用
B.肠溶片不可嚼碎服用,因为肠溶片只有在碱性肠液中才能发生水解,发挥其疗效
C.大部分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D.抗生素能抵抗所有类型细菌的感染,可以大量使用
[解析] “ ”表示处方药,“ ”表示非处方药,A错误;肠溶片不可咀嚼服用,以
防药物对胃的刺激,防止胃液影响药物的疗效,延缓药物作用的时间,B错误;药物
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同时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C正确;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也可能造成细菌耐药性增长,影响人体健康,
D错误。
探究三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方法突破
1.食品添加剂使用时符合的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
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分类
类别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
着色剂 胡萝卜素(橙红色)、番茄红素(红 色)、胭脂红酸(红色)、苋菜红 (紫红色)、靛蓝(蓝色)、姜黄 (黄色)、叶绿素(绿色)、柠檬黄 (黄色) 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
外观
类别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
护色剂 使食品保持一定颜色,增强食欲
增味剂 食用香料 丁香油、柠檬油、水果 香精 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
甜味剂 糖精、糖、木糖醇 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
咸味剂 食盐 使食品有咸味,引起食欲
酸味剂 醋 使食品呈现酸味,促进胃酸分泌,
增进食欲
增味剂 味精 赋予食品鲜味,引起食欲
续表
类别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
膨松剂 使食品酥脆、疏松
防腐剂 苯甲酸及钠盐、山梨酸 及钾盐 抵制细菌繁殖,防止食物腐败
抗氧化剂 抗氧化,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使食物
变质
续表
应用体验
1.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下列
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
B
A.糖果中添加的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属于着色剂
B.加工馒头、面包、饼干时添加的碳酸氢钠属于增味剂
C.加工腊肉、香肠时添加的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
D.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属于营养强化剂
[解析] 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都是色素,糖果中添加这些物质可改变其颜色,故属于着色剂,A正确;加工馒头、面包、饼干时添加的碳酸氢钠,属于膨松剂,B错误;加工腊肉、香肠时添加的亚硝酸钠,可使肉制品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并防止变质,属于护色剂和防腐剂,C正确;碘属于人体必需元素,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可补充人体中碘元素,属于营养强化剂,D正确。
2.下列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
A
A.山梨酸钾——营养强化剂 B.抗坏血酸——抗氧化剂
C.柠檬黄——着色剂 D.碳酸氢铵——膨松剂
[解析] 山梨酸钾是防腐剂,不是营养强化剂,A错误。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豆腐的传统制作“点卤”过程中需要使用石膏、氯化镁等物质,其作用是( )
C
A.防腐剂 B.着色剂 C.凝固剂 D.抗氧化剂
[解析] 制作豆腐“点卤”过程中需要使用石膏、氯化镁等物质,可使蛋白质聚沉,故这些物质的作用是凝固剂。
2.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
D
A.食盐 B.碳酸氢钠 C.维生素C D.三聚氰胺
[解析] 三聚氰胺有毒,是化工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剂,D错误。
3.下列关于药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 ”标识
B.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C.维生素C能被还原为脱氢抗坏血酸,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D.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
[解析] 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 ”标识,A错误;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错误;维生素C能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
抗氧化剂,C错误;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
氨酸钠,D正确。
4.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关乎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凡是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均对人体健康不利
B.汽油是大宗化学品,属纯净物
C.化肥的超量施用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污染环境
D.处方药可不经医生直接购买服用
[解析]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A错误;汽油是混合物,B错误;化肥可以使植物长势更好,但若施用超量,不仅会造成物质浪费,还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C正确;处方药需要经医生开处方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服用,而非处方药可不经医生直接购买服用,D错误。
5.科学饮食和正确服用药物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请分别选用下列物质的字
母标号填空。
.海带 .面粉 .菜籽油 .麻黄
.青霉素
(1)淀粉含量最多的是___。
(2)油脂含量最多的是__。
(3)可用于治疗外伤感染的抗生素是__。
(4)在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的是__。
(5)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草药是___。(共33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素养 目标 1.以酸雨防治和污水处理为例,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体会化学原理的应用对
环境保护的作用,说明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科学态度与
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环氧乙烷两种制备方法的讨论,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并能运用“绿色
化学”思想分析和讨论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形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而造成的__________破坏,
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工农业生产
人类生活
2.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工业“三废”主要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______、______和______。
废气
废水
废渣
(2)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______及其携带的________。这些污染物在__________等因
素作用下,经过复杂变化形成次生污染物,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
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现象。
化石燃料的燃烧
废气
颗粒物
太阳辐射
酸雨
雾霾
光化学烟雾
(3)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______和
______的污染,必须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污水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有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土壤
水体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4)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的原则,达到减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个重要目的。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环境污染
资源回收利用
二、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也称__________化学,其核心思想是改变“______________”的观念和做
法,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
实现从__________或______环境污染。
环境友好
先污染后治理
源头减少
消除
2.绿色化学示意图
3.原子经济性反应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原子______转化为期望
的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达到_______,原子利用率 。
全部
最终产物
教材拓展
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的项目主要是 、 、 、 和可吸入颗粒
物等。
归纳总结
常见的工业废气及处理方法
工业废气 主要成分 处理方法
硫酸厂尾气 一般用氨水吸收
硝酸厂尾气
高炉煤气 一般回收利用
炼钢烟气 一般回收利用
焦炉气 可用作燃料
归纳总结
工业废水的三级处理
处理级数 主要任务 处理方法 处理程度
一级 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 染物 通常采用物理法(如 格栅网、沉淀池等) 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一
般不能直接排放,通常作
为预处理
二级 除去废水中的可降解有 机物等污染物 采用生物法(又称微 生物法)及某些化学 法(如曝气池) 一般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
放标准
处理级数 主要任务 处理方法 处理程度
三级 进一步除去二级处理 未能去除的污染物, 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 降解的有机物、可溶 性无机物等 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 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 反渗透法等 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
净化,经过三级处理后
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
用水等
续表
名师提醒
与原子利用率有关的计算
(1)纯度 。
(2)产率 。
(3)原料利用率 。
(4)转化率 。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化学与环境保护
情境探究
(1) 能引起温室效应,故 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因此应最大限度地减少
的排放。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不正确; 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应控制 的排放,使空气中 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2)为减少和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 ,人们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你知
道其原理吗?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 , 。
方法突破
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主要危害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主要危害
土壤酸化、水源污染、建筑物被腐蚀等
温室效应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小
臭氧空洞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给人类健康及生态
环境带来危害
光化学烟雾 刺激人体器官,特别是人的呼吸系统,使人生病
甚至死亡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 难降解的废弃 塑料 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易被动物当
成食物吞入;混入生活垃圾中难处理、难回收
赤潮和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
的氧,使水质腐败变质、变臭,水生生物因缺氧而
死亡
雾霾 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
质,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
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
的免疫结构等
续表
应用体验
1.[2023·江苏镇江阶段练习]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
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汽车尾气中含有 、 等多种大气污染物
B. 、 和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雷雨天气有少量 降落地面,可促进植物生长
D.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解析] 汽车燃料燃烧时,在发动机内 与 会化合生成 ,燃料不完全燃烧会生
成 等,故尾气中含有 、 等多种大气污染物,A正确; 是温室气体,不
能形成酸雨,B错误;雷雨天气时,有少量 与 反应生成 ,进而生成 ,
最后与水反应生成 , 降落地面后与土壤中的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可促进
植物生长,C正确;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正确。
2.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原料,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处
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工厂废气净化分离后循环利用
B.工厂废液需加水稀释后再排放
C.工地施工时适当喷水,降低粉尘污染
D.化工生产应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解析] 工厂废气净化分离后循环利用,可提高利用率,A正确;工厂废液必须经过多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B错误;工地施工时适当喷水可降低粉尘污染,C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D正确。
探究二 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和绿色化学思路的运用
情境探究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社会发展却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绿色化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类型的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你能举例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核心思想是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提示: 化合反应,如 ;加成反应,如
;加聚反应,如 等。
方法突破
多角度全面理解“绿色化学”观念
应用体验
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
利用率为 。下列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D
A.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乙醇: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以乙醛为原料制备乙酸: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 。 与
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A错误;甲烷与氯气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B错误; 与浓硝酸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和 ,C错误; 与 反应生成 ,原子利用率为 ,符合
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
2.[2023·江苏南通阶段练习]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
终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C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2& &3&
B.水煤气合成甲醇:
C.铝热反应: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解析] 铝热反应中, 与 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不符合绿色化学
理念,C错误。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A.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废旧塑料制品深挖填埋处理
C.选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和塑料袋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保障农作物增产
[解析] 废旧塑料制品深挖填埋处理,易造成白色污染;选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和塑料袋,易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较多废弃物污染;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保障农作物增产,易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氢能
B.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C.合成氨工业解决了粮食不足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D.只要做好汽车尾气的有效处理,可继续提倡燃油车的使用
[解析] 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了某些重金属,在生产过程中易对环境产生污染,B错误;
合成氨工业解决了粮食不足,并未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C错误;燃油车使用过程
做好汽车尾气的有效处理,仍会产生大量 ,增大空气中 浓度,引起温室效应,
D错误。
3.化学与生活、环境、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燃料脱硫、脱硝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B.食品包装盒中的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C.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D.过度使用含氮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解析] 燃料脱硫、脱硝的目的是减少酸雨,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错误。
4.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 ;
; 。
该方案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该方案的目的是制取 B.该过程的副产品是
C.该过程得到的气体只有 D.该过程的本质是水的分解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 得总反应
,该方案的目的是制取氢气和氧气,该过程的本质是水的
分解,A错误、D正确;总反应为 ,该过程中 是中间产
物,B错误;该过程得到的气体有 、 ,C错误。
5.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将下列有关行为与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用线条连接起来(连接小黑点)。
[答案](共33张PPT)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素养 目标 1.通过金属冶炼原理的学习和冶炼方法的归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矿物
开发中的应用,构建金属冶炼的思维模型,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
核心素养。
2.通过铝的冶炼成本的计算,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物质基础,包括土地与土壤资源、
_______资源、生物资源、____资源、______资源、______资源等。
(2)自然资源根据其能否再生可以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矿产
水
能源
环境
可再生
不可再生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__________的同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________的
制约,强调人类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需要
自然界
二、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
化合态
2.金属的冶炼
还原
化合态
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方法
(1)热分解法
对一些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分别
写出加热分解 、 制取 、 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法
对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采用一般的还原剂很难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工业
上常采用电解法冶炼。工业上电解冶炼 、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还原法
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在高温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的,常用的还原
剂有______、__________、氢气等。一些活泼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将相对不活泼的金
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例如, 与 发生铝热反应的原理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炭
一氧化碳
4.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资源
5.铝的工业生产原理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
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拓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资源、能源、材料、环保、健康、安全等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主题,化学在其
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类面临的巨大压力是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
(3)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两个相辅相成的
重要方面。
名师点拨
金属的冶炼
(1)从金属矿石中提取金属的一般步骤:矿石富集 金属冶炼 精炼。
(2)金属冶炼的实质: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
子,从而获取金属单质。
教材拓展
冶炼金属的其他方法
(1)物理方法:某些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 等,在自然界中一般以游离态存在,
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富集并提纯,如利用水洗法“淘金”。
(2)湿法冶金:利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原料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如 (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3)火法冶金:利用高温加热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其化合物的方法称为火法冶金。
如 (火法炼铜)。
(4)特殊方法:如利用沸点不同,可用高沸点金属制取低沸点金属。如
。
【注意】该反应不符合以前学习过的置换反应规律,其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钾变
为气体,脱离了反应体系,影响了化学平衡。
深度思考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什么铝的发现和利用却比铜和铁要晚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的氧化性较弱,用一般的热还原法不能获得金属铝,只能采用电解法冶炼。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
情境探究
化学科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1)写出高炉炼铁( 还原氧化铁)和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指出金属元素化合
价的变化,并总结归纳金属冶炼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冶炼方法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大部分金属采用高温热还原法冶炼,不活泼金属(如 、 )采用直接加热分解法冶炼;非常活泼的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
提示: , 元素由 价变为0价;
, 元素由 价变为0价;金属冶炼的实质是化合态
金属得电子被还原生成金属单质。
方法突破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
2.金属冶炼的常用方法
应用体验
1.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不正确的是( )
A
A.制镁:用铝与氧化镁的混合物作铝热剂冶炼镁
B.制铝:以铝土矿为原料获得氧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
C.制汞:用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冶炼汞
D.制铁: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得到铁
[解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不能用铝热反应制得镁,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A错误;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获得氧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B正确;汞为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用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冶炼汞,C正确;铁为较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得到铁,D正确。
【变式设问】 工业上能否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冶炼金属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金属中,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
提示: 不能; 的熔点很高,高温熔融 能耗很大。
D
A.铁 B.银 C.铜 D.铝
探究二 探究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情境探究
我国高铁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联系。高铁钢轨全部为无缝钢轨,野外焊接钢轨常采用铝热反应原理,利用铝粉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1)写出野外焊接钢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铝粉的作用。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铝作还原剂。
(2)铝热反应的原理是什么?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哪些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铝热反应的原理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可用于冶炼难熔的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如 、 、 、 等。
方法突破
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应用体验
1.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铝热反应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C
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B.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C.实验中镁条的主要作用是还原氧化铁
D.实验现象为火星四射,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流出
[解析] 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所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铝的还原性较强,且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B正确;在铝热反应中,金属镁是引燃剂,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为铝热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铝热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流出,D正确。
2.铝热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铝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
B.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的原理提取镁
C.在铝热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
合反应
D.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符合图2能量
变化,A正确;镁的还原性强于铝,不可用铝热反应的原理提取镁,B错误;铝热反应
过程中, 与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C错误;氧化铁是 而不是 ,
D错误。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工业冶炼铝的方法是( )
B
A.热分解法 B.电解法 C.热还原法 D.物理方法
[解析] 铝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冶炼金属铝。
2.《秋浦歌》中的一首“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描写的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冶炼金属”的热烈场面。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应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B.应用铝热法冶炼镁
C.应用电解法冶炼铝 D.应用热分解法冶炼汞
[解析] 的还原性强于铝,不能采用铝热法冶炼 ,要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
法冶炼 。
3.[2023·广东肇庆高一期末]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电解熔融氧化镁冶炼金属镁 B.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金属铜
C.用铝热法制备熔点较高的金属锰 D.加热氧化汞得到金属汞
[解析]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金属镁,氧化镁的熔点太高,A错误;
氢气还原氧化铜可得到金属铜,B正确; 、 、 等高熔点金属可利用铝热反应
来冶炼,C正确;直接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D正确。
4.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B.工业上金属 、 都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冶炼
C.纯铁的硬度比生铁大
D.高炉炼铁的还原剂是
[解析] 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A错误;氯化
铝为共价化合物,因此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电解熔融氯化
镁的方法制取镁,B错误;生铁为铁碳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组分金属,则生
铁的硬度比纯铁大,C错误;铁为较活泼金属,通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高炉炼铁的主
要原理为 ,该反应中 为还原剂,D正确。
5.[2023·江苏苏州高一期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已知: 。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
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 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
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开展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图2
(1)图2中制取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___(填字母)。
A.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燃酒精灯
B.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后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
A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固体
产物有 。
溶液变蓝(共40张PPT)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2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素养 目标 1.通过海水提溴工艺流程图的设计与分析,形成工业上提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从自然资源到产品的转化途径,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
转化中的作用和贡献,感受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科学态
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__________等。海水
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的历史最久。
循环冷却
电渗析法
反渗透法
蒸馏法
2.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
(1)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海水中溶解和悬浮着大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_______,加上 、 、 、 、 、 、 、C、 、B、 种元素,其总含量
超过 ,其他元素为______。
无机物
有机物
和
微量
(2)海水提溴
①海水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②氧化室、吸收塔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中其他资源的利用
①海水制盐:利用______、______方法,获得粗盐。
②制备化工产品:制备 、 、 及其他化工产品。
③获取核能物质:提取铀和______用来开发核能。
④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潮汐能、波浪能等。
蒸发
结晶
重水
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有机物
无机物
碳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途径
煤的综合利用目的是获得清洁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其主要途径如下:
隔绝空气加强热
煤的焦化
化学变化
出炉煤气
煤焦油
焦炭
可燃性气体
化学变化
2.天然气的组成和利用
(1)天然气的组成和利用
燃料
(2)天然气水合物
又称为“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
成分是____________,其组成可表示为_ __________。
甲烷水合物
3.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组成
组成 由多种______、________等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状态 多种液态烃溶解了气态烃和固态烃而形成的
特点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烷烃
环烷烃
(2)石油的综合利用途径
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汽油
煤油
柴油
乙烯
丙烯
甲烷
加热
催化剂
链状
环状
(3)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塑料、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教材拓展
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及原理
淡化方法 原理
蒸馏法 将海水加热,使之汽化,然后使蒸汽冷凝得到蒸馏水
电渗析法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海水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
电场的作用下,使海水中的一部分离子转移到另一部分海水中而达到淡
化的目的
反渗透法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海水中的阴、阳离子从而达到淡化的目的
【注意】海水淡化的方法中蒸馏法设备简单、易操作,但是耗能大,成本较高。将发
电厂等工厂的工业余热用于海水淡化是一种经济合理的途径。
名师点拨
海水资源的利用途径
归纳总结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理
(1)氯碱工业: 。
(2)制漂白剂: 。
(3)制盐酸: 。
(4)制纯碱(侯氏制碱法) ,
。
(5)制钠和氯气: 。
名师点拨
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2)煤的干馏需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若在空气中加强热,煤燃烧生成 、
等物质。
(3)煤的气化主要产品是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 和 。
(4)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均可获得液体燃料。
归纳总结
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由于石油中有些成分的沸点很接近,故石油分馏的产
物(如汽油、柴油等)仍为混合物。
(2)石油分馏时,沸点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先汽化,沸点高(相对分子质量大)
的烃后汽化。
(3)石油分馏所得汽油为直馏汽油,多为饱和烃。石油裂化所得汽油叫裂化汽油,含
有不饱和烃,能使溴水、酸性 溶液褪色。
(4)石油裂解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碳原子数更少的乙烯、丙烯
等产物,故裂解是深度裂化。
深度思考 实验室中,如何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提示: 利用溴水区分,使溴水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原理和分离提纯方法
情境探究
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和阻燃剂等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主要从海水和盐湖水中提取溴,工业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什么要先对海水中的溴进
提示: 海水中溴元素的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很低,因此工业生产中要先对海水中的溴进行富集,以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等。
行富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提溴的原理是什么?请结合工艺流程图用一句话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以海水中的含溴物质为原料,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分离提出,得到溴单质。
(3)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什么要选择氯气作氧化剂氧化 ?试从氧化还原、成本、
环境污染等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从氧化还原角度,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单质;②从成本上考虑,氯气
是氯碱工业的产品,价格相对低;③从生成物对环境的影响考虑, 与 反应除生
成 外还生成 ,对环境污染小。
方法突破
1.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设计
2.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
3.由工业原料到具体产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应用体验
1.[2023·江苏南通阶段练习]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
前“海水(呈弱碱性)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吹出塔”步骤中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B.“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工业溴中含少量 ,可用 溶液除去
D.在该流程中,每提取 溴,理论上至少消耗氯气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解析] 氯气和溴均可以与 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中的少量氯气,
C错误。
2.空气吹出法是目前海水提溴最成熟的工业方法,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步骤③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溶液中 的浓度:Ⅰ Ⅱ
C.步骤①和④中 的作用相同
D.步骤②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解析] 向苦卤中通入 ,发生反应: ,为置换反应,
A错误。由于海水中溴化物浓度小,所以其与 反应产生的 的浓度较小,即Ⅰ溶
液中 的浓度较小;向Ⅰ溶液中吹入热空气将 吹出,并用 的水溶液进行吸
收,发生反应: ,得到的吸收液中 浓度较
大,然后向其中通入 ,发生反应: ,得到的溶液Ⅱ中
的浓度比较大,则溶液中 的浓度:Ⅰ Ⅱ,B正确。步骤①和④中 都是
将 氧化为 , 的作用相同,C正确。步骤②中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将挥
发出来的溴蒸气用 的水溶液进行吸收,达到富集溴的目的,D正确。
探究二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情境探究
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是指埋藏在地下不同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遗体经历漫长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温度、压力和微生物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可燃性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煤的干馏得到哪些产品?为什么要隔绝空气加强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煤的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和出炉煤气等;在空气中加热,煤炭易燃烧,故煤的干馏要隔绝空气。
(2)试写出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煤的气化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煤的气化能够减少煤燃烧时的粉尘污染,提高煤燃烧的效率,气化后的产品可以用于化工生产,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
(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可得到哪些基
本化工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可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基本化工原料。
方法突破
1.干馏、蒸馏和分馏的比较
名称 干馏 蒸馏 分馏
原理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 物质分解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 点不同进行分离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
点不同进行分离(与蒸馏原
理相同)
产物 产物为混合物 产物为单一组分的纯净物 产物为沸点不同的各组分组
成的混合物
反应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2.石油综合利用中的“两裂”
名称 定义 目的
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 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
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裂解 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 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获得短链不饱和烃
应用体验
1.[2023·江苏徐州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煤油为纯净物
②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③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④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⑤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⑥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⑦通过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产品
A.①③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⑦
A
[解析]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煤油仍为混合物,①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③错误。
2.下列有关石油炼制和煤的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物理变化
B.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干馏的产物能提取出苯、甲苯等芳香烃,因为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解析]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化学变化,A错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B错误;石油裂解最终得到一些不饱和气态烃,如乙烯、丙烯,C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产物中能提取出苯、甲苯等芳香烃,但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D错误。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石油经分馏后获得的汽油是纯净物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解析]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A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错误;石油经分馏
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C错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释放 ,产生温室效应,D正确。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A.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粮食制作米酒 C.氨催化氧化反应 D.铝热法冶炼金属
[解析] 蒸馏法淡化海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用粮食制作米酒,
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和 ,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铝热法冶炼金属,生成氧化铝和新金属单质,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3.世界煤炭看中国,中国煤炭看山西。下列与煤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D
A.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B.煤的组成以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
C.煤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煤气化生成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
[解析] 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煤的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氢、
氮、硫、氧等元素,B错误;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C错误;
煤气化生成水煤气,其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和 ,故水煤气
的主要成分是 和 ,D正确。
4.[2023·江苏盐城期中改编]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
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步骤③所需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
B.步骤④中 的作用为催化剂
C.步骤⑤含碘苯溶液从仪器的下口放出
D.“粗碘”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固体,可采用
升华的方法提纯获得碘单质
[解析] 步骤③为过滤操作,所需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A错误;步骤④中
是氧化剂,将 氧化成 ,B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步骤⑤含碘苯溶
液从仪器的上口倒出,C错误;碘易升华,提纯粗碘固体可采用升华的方法,D正确。
5.目前,从海水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
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流程为 浓缩,酸化;②通入 ,使 转
化为 ;③通入空气、水蒸气,将 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 反应转化为 ;
④通入 ,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填“富集溴”或“萃取溴”)。
(2)在步骤③中,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②中,若通入 (标准状况),理论上可得 _____ 。
富集溴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