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1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特征】 本单元主要叙述了古今中外的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 1、中国:中国古代历朝户籍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形态与社会治理、历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2、世界: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第 17 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历史时空】
知识梳理\自修笔记 解决基本知识问题
知识点1 历代户籍制度 1.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演变 战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分类登记制度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X1 中释放出来)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它既是X2 ,又是 。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3)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唐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宋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宋代X3 呈下降趋势,为国家承担赋役的 比例上升。)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至此古代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成为单纯的X4 。)
知识点2 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 ------费正清)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乡里制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乡村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乡里制度具有X5 的高度整合性。)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X6 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 2.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2)演变 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唐朝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X7 逐步增强)北宋实施保甲制明朝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这时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X8 的色彩越来越弱。)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知识点3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 ①主体: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②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发展(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色彩) 汉朝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宋朝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古代优抚政策 (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2)方式 ①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②设置机构: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概念阐释]编户齐民 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流动和确保赋税征收,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制度。 [历史解释] 大索貌阅 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历史解释】宋代主户和客户 宋代把户籍分为主户、客户两类。主户是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是指自己没有土地,而向主户租佃耕种、缴纳丁税和摊派劳役的农户。按主户、客户而编造的丁口及财产簿册,叫“丁产薄”。这种“丁产簿”,按当时的保甲制分甲建立簿册,叫“结甲册”。丁口和户产有时也分别造册分称“丁口簿”和“户产簿”。 [历史解释]元代“诸色户计” “诸色户计”是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民户是主要人户,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元政府在民户中实行户等制,以三等九甲为序征发赋役。 【历史解释】乡里制度 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乡村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乡里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基层的行政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治民之基”。 [由题证史] 清代临沂张氏的家法规定:族内如有诉讼,族长要在祖宗牌位前发誓绝不徇私,如果可以在家族内解决,则以祖宗名义责令,如果无法解决,则上报官府。所报之事,官府多批示按张家家法处置即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封闭 B.宗族势力的强大 C.宗法制度的延续 D.地方豪族的割据 【历史解释】十家牌法 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中期王守仁首创。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十家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历史解释】里甲制度: 明清时期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和编金(qiān,同签)谣役的基本单位。以相邻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其中丁、田最多的十户轮流充当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轮流充当甲首。里长和甲首轮流服役。每到编审之年,再按丁田的变化重新编排。里甲人户载在黄册,遇有差役,凭册金派。 [归纳总结]古代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 (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主要是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特点: 救济、优抚主体的多元化;方式和手段多样;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和救急,社会救济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赈济;既包含制度建设,也涉及国家机构的建立与完善;民间救济从自发性逐渐走向组织化 [本课图示]
考向突破\讲练结合 解决考试能力问题
考向一 中国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史论精讲】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典例互证】
1.(2022·三明模拟)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
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举一反三】(2021·西安模拟)北朝时期,朝廷有军户(营户、府户)伎作户、乐户,屠户、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他们的身份世代相袭,不能越籍通婚,这种状况延续到清朝时期逐渐消解。据此可知,古代的户籍制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
B.促进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
考向二 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史论精讲】
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四大特点
1.严密性:里、亭、什伍、保甲的纵向管理控制,这是“经”;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这是“纬”;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赋役、治安、教化等则是经、纬之基点,从而真正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严密管理网络。
2.独立性:古代乡里基层组织在行使国家统治管理职能和乡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时,必须适应乡里社会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基层政权组织独立行使管理乡里社会的各种职责,自成一体、自我运转,成为独立的基层管理系统。
3.宗法性:在宗法血缘关系厚重的乡里社会中,以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合于基层政权之中,使得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结合。
4.自治性:乡里社会绝大多数事务皆由乡里社会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乡绅、族长和乡里保甲头目来进行处理。就组织类型来看,自治表现为血缘宗族对族众和宗族内部的自治,以及地缘村落就全体村民的整体社会利益关系的自治。
【典例互证】
1、(2020·天津高考)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举一反三】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2.(2018·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对点演练\精练模拟 解决考试能力问题
1. (2021·北京模拟)“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承担赋役的居民。实施这一制度
A.限制了地主兼并土地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目的是确保赋役征发 D.彻底消除隐瞒人口现象
2. (2022·深圳模拟)我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户籍管理,隋朝统一后,制定“输籍法”,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严格,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搜查逃避户口登记的人口,称为“刮户”。这最能说明( )
A.封建田庄主控制大量依附农民 B.政府通过普查人口推行均田制
C.人丁税在政府收入中举足轻重 D.为科举制的推行提供户籍保障
3. (2022·泸州模拟)1911年,清政府在参考东西方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制度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该法规的制定反映了
A.借鉴西方,中体西用
B.打破传统,托古改制
C.民主改革,挽救危机
D.中西结合,批判继承
4. 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C.乡官由政府来直接任命
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5. (2022·安徽模拟)明朝嘉靖之后的乡约日趋实用化、行政组织化,下面是这一时期乡约的主要表现形式。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乡约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B.理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C.乡约旨在提高乡民道德素质
D.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标准
6. 公元596年,隋文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收获时,按照贫富分为三等,各出粮若干,最多不超过一石,在当地筑仓储蓄,广积谷物,委托乡官管理,以备荒年。这一制度
A.发展了社会救济事业
B.体现了尊老养老传统
C.改革了基层组织形态
D.加强了对户籍的管理
答案部分
知识梳理\自修笔记
X1人身依附状态
X2行政管理制度,赋税制度
X3客户比例 主户人口
X4户籍管理制度
X5宗法性与行政性
X6皇权与绅权
X7官方的控制与统治
X8乡村自治
考向突破\讲练结合
考向一
1. 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户制度能使国家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为征发赋役提供依据,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项;编户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举措之一,不会直接加重民众负担或增强国家财力,故排除B、D两项;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掌握人口真实情况只是其中一个目的,C项中“旨在”表述错误,故排除。
【举一反三】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通过严格的户籍限制,来加强对社会基层的管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材料没有特指北方,排除A;材料与封建化无关,排除B;根本的说法错误,排除D。
考向二
1. B【解析】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
【举一反三】A【解析】根据材料中“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可知,黄霸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社会治理,体现了汉代社会治理的德治教化思想,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家训,B项排除;材料只论述了儒家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能体现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C项排除;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
2、【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从乡约制度的内容及建立主体等方面来概括,根据“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得出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根据“建立民间组织”“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并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根据“重农桑以足衣食”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发展生产;根据“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对点演练\精练模拟
1.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编户齐民能使国家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为征发赋役等提供基础,加强国家治理能力,故选C项;政府实行均田和限田措施能够一定程度限制地主兼并土地,排除A项;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它是国家治理的必要环节,并不会直接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是政府摊派各种苛捐杂税才会加重民众的负担,排除B项;D项中的彻底说法错误,排除D项。
2. C【解析】中国古代加强户籍管理,通过人口核查搜查逃避户口登记人口,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税收,说明人丁税在政府收入中举足轻重,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田庄主控制大量依附农民,A项错误;普查人口虽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但不是政府最主要的目的,B项错误;加强户籍管理与科举制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
3. D【解析】材料“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制度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体现的是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存,D正确;中体西用更多侧重的是对西方器物的学习,A排除;材料未涉及托古改制特征,B排除;当时清政府仍然属于专制体制,C说法错误。
4. B【解析】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结合所学可知秦代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地方自治,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乡官的任命,故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而非社会经济组织,故排除D项。
5. A【解析】根据材料“乡约日趋实用化、行政组织化”,可知乡约的功能逐渐多样化,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组织性,A项正确;宋代理学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排除B项;乡约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基层的治理,排除C项;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具有差异性,导致了地方治理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排除D项。
6. A【解析】“在当地筑仓储蓄”“委托乡官管理,以备荒年”,说明民间有仓储,用以防备荒年,这利于社会救济事业,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养老、基层组织、户籍管理,故排除B、C、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