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6 21: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科 历史 学段 高二 设计人
主要教材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高考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试题命制更开放,增大探究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以此为指导,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挖掘整合本课教材内容的同时,配合了强相关的材料和高考真题,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户籍制度、基层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三方面深入了解以巩固大一统国家为目的的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探究思考中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七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上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下启《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本课涉及户籍制度、基层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三个内容,课堂容量大,知识点系统但琐碎,与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和赋税制度相关内容联系紧密。重点探究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关系,基层管理组织的演变,政府和民间在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方面的表现。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过程中,有选择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史料、图片等,突破重点、难点。整合教材内容,将三个子母统一到服务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的目标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高二学生,通过高一纲要上、下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相关朝代的更迭顺序及基本史实,在解读材料、合作探究等方面也积累了经验。但本课时间跨度大,信息多,学生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三个子母有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通过教材信息解读、史料配合、问题驱动、表格梳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宋代为代表的户籍制度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梳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抓住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历史史料,以问题为驱动,提升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史学素养。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文献资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探究以赋役征发为主要目的的户籍制度,探究地方自治色彩鲜明的史实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范仲淹事迹,体会古代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宋云飞的职业选择,学习他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古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学难点:1.宋代主户、客户比例变化的原因探析,探究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关系。 2.理解皇权向基层渗透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材料分析;问题探究;合作学习
板书设计
户籍制度 征发赋役 编制 政府 控制 基层治理 维护治安 巩固大一统 辅助 救济优抚 社会保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和材料】展示“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和相关简介文字。引导学生回答:“黄册”是什么?黄册库位置选择体现了政府对户籍管理的什么态度?以及教材中还有哪些细节能体现政府对户籍的重视?为何如此重视?引导学生回答出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而赋役又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这一重要结论, 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 用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户籍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一、定籍于民——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PPT展示表格】出示表格:梳理秦汉到隋唐时期户籍制演变的表现。 【任务】回归教材,依据表格和教材内容试着归纳其特点。 【教师补充】除了表格体现的特点外还有其他特点在以下讲解中会得以补充。户籍制度演变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第16课我们学习到赋役制度不断调整,呈现国家第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削弱的趋势,户籍制是否也有相应的变化呢? (二)探究任务一 户籍制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PPT展示图片及史料】 史料一:“湖南迁陵县里耶秦简”内容。 史料二:“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贴”内容。 史料三:今丁银既皆摊丁入亩,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族恩旨,永不加赋。而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任务】结合以下史料,指出秦朝与明朝户籍内容的差异,并指出存在差异的原因。联系清朝户籍制度,指出其发展趋势? 【教师讲述】通过秦朝和明朝户籍内容的变化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户籍制度因赋役制度的变革而调整,这也体现其“因制而变”的特点。清代因“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取消人头税,人口变动情况不影响国家税收,户籍的作用削弱了,因此户籍制赋役制逐渐分离,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也逐渐松弛了。 (三)探究任务二 宋代主户、客户比例变化的原因 【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 (2023·湖北卷·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分 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 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材料二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 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收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 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中外历史纲要(上)》P64 【任务】提取材料一信息,概括宋代主户、客户比例变化趋势,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引导讲述】客户比例上升受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影响,土地兼并严重使丧失土地人数增,而有无土地使主户与客户区分的重要标准。但是,看材料三本课相关内容又有何发现呢? 材料三 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 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 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 人口所占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 ——《选必一 国际制度与社会治理》P99 【任务】和材料三作对比,有何发现? 【引导讲述】主户比例上升,客户比例下降。这一结论和纲要上结论冲突,主户比例上升有没有合理的理由呢?提示:可以从主户和客户的区分标准和宋代阶段特征,以及户籍制度变革的目的大胆猜测。(预设答案:土地垦荒;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为扩大税收减轻积贫积弱进行了政治干预等。) 【PPT展示史料】 材料四 稳定和扩大主户,是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北宋时 还曾规定,县吏能招增户口者,加其俸缗,于是有的官吏竟把无 田客户升为主户。这些,都使客户转为主户。 ——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 【教师讲述】探究的过程也体验了历史研究应具备的素质。胡适先生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体会了历史是很复杂的学科,也需要有探究钻研的精神。具体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依据材料信息作出判断,“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事实上,主、客户比例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 材料五 两宋客户比数变化而言,北宋初年以来是递年下降的, 到宋神宗熙宁五年下降到最低点,即从初年的43.1下降到30.4. 而宋神宗熙宁五年以后,客户比数又逐年上升,到南宋上升得非 常明显。 ——漆侠《漆侠全集》(第8卷) 1.结合表格自主学习,梳理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 2.结合图片和史料信息,思考、探究、讨论并展示成果。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了解核心概念。 2.以突破重难点为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 3.通过结论相悖史料的探讨,感受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和探索乐趣,了解历史研究应具备的某些素质。
二、治民之基——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PPT展示表格】出示表格: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 【教师讲述】户籍编制是很浩大的工程,政府需要基层组织的配合才能完成。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意味着中央任免官吏到县级为止,国学大师吕思勉就认为“中国官制,到县为至”,也有学者说“皇权不下县”。那皇帝是如何治理基层的呢?一是设基层组织直接管理。二是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教材第二目第一段主要介绍了里甲制为代表的的基层组织。第二段无论是秦汉什伍组织、唐朝邻保制度还是宋代保甲制、明代十家牌法都体现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特点。到了清朝,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如何理解清代这一特征呢? 【PPT展示材料】教材“史料阅读”。提问:清代保甲制的功能?分析其“合一”的原因。 【教师讲述】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流,国家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将民众牢牢控制在统治秩序中,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1.结合表格自主学习,梳理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相关史实。 2.结合史料信息,思考、探究、并展示成果。 1.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特征。 2.研读教材史料,以问题为驱动突破清代保甲制和乡里制合一这一难点,提升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教师讲述】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主要服务于赋役征收和社会治安,但封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应对天灾人祸能力较差,国家需通过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大一统国家的稳定。 【PPT展示表格】出示表格: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思考其的特点。并通过完成探究任务进行作答。 【PPT展示材料】探究任务四:结合范仲淹、朱熹身份分析政府与民间救济的异同,以及为什么宋朝以来以宗族为代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史料1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者、疏而贤者,咸与之。方(范仲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钱公辅《义田记》 史料2 (2021·湖南卷·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教师讲述】范仲淹儒学士大夫和封建官僚的双重身份,既有宋代宗族内部通过救助活动增进宗族凝聚力,同时又体现了“皇权”通透过儒学士人通过宗族向基层渗透维系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目的。 1.结合表格自主学习,梳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相关史实。 2.结合史料信息,思考、探究、并展示成果。 1.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了解历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2.通过范仲淹事迹介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家国情怀。 3.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史料的对比分析,体会政府和民间在社会救济优抚上担任角色的不同。
四、总结 【教师讲述】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基层治理、救济优抚等方式渗透基层,进行有效治理,维护大一统国家的稳定。也体会到了基层对国家的重要性。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想问大家,如果大学毕业后有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你会选择其中之一,到乡村基层工作么? 【PPT展示图片】介绍宋云飞相关事迹。 【教师总结】当我们大学毕业后,无论选择哪种职业,都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造福社会,毕竟,个人的尊严离不开国家的强大与发展,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宋云飞事迹介绍,增强学生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