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分析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围绕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和“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三个子目展开。教科书中本课每一目的“学习聚焦”栏目依次为“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据此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朝廷关于基层治理有两个问题必须直面:其一,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正常运行需要征发赋役,而赋役的承担者是人民,政府需要构建怎样的制度或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持续地、稳定地收缴赋役?古代中国政府的解决之道是户籍制度和以里甲制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其二,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基层人民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遇到重大险情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进而危及统治。为维护自身统治计,古代中国逐步形成“政府救济的重点在赈灾”和“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两种救济方式。这两个问题概括而言就是:古代政府既需要构建制度、组织从基层征发赋役以维持自身运转,又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基层人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进行保障,以稳定基层的生产生活秩序,最终实现维护自身统治的终极目的。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始于战国时期,这与彼时列国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初现等社会实际有关。无论是秦献公所创“为户籍相伍”,还是《商君书》所言“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从秦汉始,户籍就是政府徭役和人头税的凭证,又是政府向农民分地的依据,户籍制度是和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相结合的。所以历朝历代建立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相关的措施整理、掌控人口,并且定期更新,以保证赋役的正常征发。汉朝“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朝三年一造户籍册等做法的目的正在于此。由于政府延用两税法且推行不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户籍制度在宋朝演变成“主户”和“客户”两种。有元一朝的户籍类型比较复杂多样,统称“诸色户计”,这是与元朝杂糅汉蒙制度、采取民族分化政策、区分社会职业等做法密切相关的。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制作“黄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等信息,这反映出国家对基层的管理力度在加强,是明代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在基层管理层面的反映。清代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乾隆年间,朝廷谕令各地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如此巨大转变的原因与清代的赋役制度相关。自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始,人头税被彻底废除,户籍作为古代政府征发徭役依据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才会出现“永停编审”的变化。
在农业社会的时空条件下,从秦至清,国家能够掌控的基层主要行政机构是县,基层人民和县级行政单位之间是靠基层组织联系的。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在创立基层组织--乡里制度。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和赋税、设游微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置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如此一来,国家既可以通过乡里制度征发赋役,又可以维护基层秩序稳定、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所以,秦朝乡里制度一经创设,便被后世沿袭,唐朝的邻保制、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明朝王守仁推行的十家牌法、清朝的保甲制,皆是在秦朝乡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必要调整或者补充而已,没有本质性变化。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既是古代统治者的“被动之举”,又是其“主动之为”。之所以是“被动之举”,原因在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的生产生活缺少保障,很容易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之中。如果国家不能提供必要的救助,那么不仅会造成基层社会秩序失范,也会丧失赋役的来源。之所以是“主动之为”是因为自汉武帝立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开始,“仁君”就成为统治者标榜的形象之一。但是以中国疆域之辽阔、事务之繁杂、农业社会生产力之低下,政府不可能对灾害不分巨细而大包大揽。于是,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大灾大难之下人民最基本的生存;与此同时,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重点在于照顾个别家庭或者个人度过一般的生活困难。
教学目标
从不同的时空框架视角下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的演变;运用“主观与客观”“量变与质变”“动机与效果”等概念范畴解释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演变的原因。通过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措施的解析,领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方式和社会救济措施的东方特色,认识合理的基层治理方式和社会救济方式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国古代尊敬与赡养老人、扶助弱者的优抚政策和社会风气,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环节一:导入
教师讲授秦咸阳宫殿被攻破后,刘邦麾下谋士萧何不重珠玉而重“秦图书”的做法得到刘邦肯定的史实。设置问题:故事中的“秦图书”是什么?刘邦和萧何为何如此重视它?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中《史记·萧相国世家》的记载,探讨其中的原因。
环节二: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教师点破材料中的“秦图书”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秦朝户籍,刘邦凭借户籍册了解天下“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为日后在楚汉相争中的胜出提供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如此重要的户籍制度是何时产生的?早期的户籍册上记载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会出现户籍制度?
教师出示战国时期秦献公统治秦国时所采取的编排户口的办法和《商君书》中有关户籍的记载:
材料一 为户籍相伍。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战国)商鞅《商君书·境内》
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得出相关认识: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户籍册上记录着每一户的家庭成员相关信息,且信息会进行更新。制定户籍制度的原因是政府既要通过户籍制度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又要以户籍为依据征发赋役。这样,户籍制度就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和维持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
户籍制度一经建立便受到后世王朝的重视。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乱世之后,即命州县官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继承隋朝的户籍制度,管理更加严格,实行户籍三年一造。
过渡:宋朝的疆域不如唐朝辽阔,但是人口数量却远超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又是如何协助政府管理基层人口变动的呢?
出示宋朝户籍制度的史料:
材料三 然天下郡县所受版籍,随其风俗,各有不同。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六
材料四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
-(北宋)石介《徂徕集》卷八
指导学生阅读史料,结合第五单元所学进行思考:材料中涉及的宋朝户籍种类有几种?宋朝定户籍种类的标准是什么?宋朝户籍制度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区别二者的标准是是否拥有土地: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宋朝户籍制度的变化与宋朝不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延用唐朝两税法相关。由于两税法的征税对象是土地而非人丁,政府并不抑制兼并,从而导致宋代的佃农人数增加,体现在户籍制度上就是出现了主户与客户并存的现象。
从宋朝户籍制度可以发现,户籍制度会随着历代王朝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宋朝户籍制度的原因是宋朝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中央政权,为了便于管理而发明了“诸色户计”。这是一种根据职业、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等不同情况划分的户籍制度。“色”是种类的意思,种类一旦划定,世代不变。
教师设置问题:明朝在继承元朝分种类定户籍的基础上,以里甲制为基础编制“黄册”。黄册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科书图片“明嘉靖严州府遂安县黄册原本”“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和文字说明后整理思考,回答问题:明代户籍制度即“黄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变化,明朝的户籍制度是以里甲制为基础的,并且出现了户帖的形式;二是内容的变化,户帖之上有皇帝的谕旨,且详细地记录着人口、田地、房屋等信息,关于人口的信息甚至已经具体到了性别、年龄、是否成丁等。户籍制度的严密意味着政府对人口管理的加强,这也是明朝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的注脚之一。
过渡: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户籍制度?
出示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清朝户籍政策的新变化:
材料五(乾隆)三十七年,从李瀚请,永停编审。
-(近人)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二O
材料向学生展示出清朝乾隆年间户籍制度的变化:朝廷晓谕天下,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教师进一步追问:结合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及第五单元所学,为什么清朝乾隆时期的户籍制度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宋朝户籍制度分主户和客户的做法起于宋代的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清朝康熙年间宣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人亩”等做法,使得在中国历史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被彻底废除,户籍作为古代中国政府征发徭役依据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才会永停编审。
过渡:户籍制度是征发赋税的依据,可是中国古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县,县级长官要征发辖区内每家每户的赋役单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可能,古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环节三: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出示材料,指导学生思考秦朝的基层组织建设与运行:
材料六 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秦朝作为中央集权制的创立者,为了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治理,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秦朝的乡里制度被后代长期沿用,即使稍有变化,本质并无区别,明朝里甲制等就是例证。
除了构建基层组织管理基层民众之外,秦朝政府还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材料七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阅读材料,回忆所学,思考:秦朝政府是如何推动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秦朝政府的做法对后世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秦朝政府通过编制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自我管理。什伍组织的做法也被后代王朝继承,北宋保甲法、明朝十家牌法、清代保甲制皆由此而来。如此一来,秦朝政府为后代王朝树立了一套兼具区划、户籍管理和旨在护卫社会治安的基层组织。
过渡: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古代社会,基层民众,特别是基层的农民承担着国家主要的赋役,这是基层民众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之一。但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却不绝如缕,当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农家庭遭遇困境时,怎么办呢?
环节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以《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元光年间,山东大水,受灾人口几十万、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百姓丧命的史实切人,指导学生归纳古代政府的救灾行为。
材料八 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知:以中央集权制为基本政治体制的古代社会,社会救济的主体一般都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灾难发生时,政府往往动用已有储备进行无偿救助,即材料中的“以振贫民”;如果仍不足应对时,还会发动社会力量或者进行移民。灾后,政府也会承担重建工作,比如材料中的“假予产业”。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社会救济进行深入思考:政府负责救济遭遇大灾大难的基层民众,那日常的基层民众遭遇生活困难该怎么办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中范仲淹的事迹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义田”“皆有赡”等关键词可知,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家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这种由以宗族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承担日常生活中赈济的做法是对国家救济的必要补充,并且逐渐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救济特征: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大灾大难之下人民最基本的生存与安全;与此同时,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重点在于照顾个别家庭或者个人度过一般的生活困难。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有优抚老弱贫病等弱势群体的传统,积极倡导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历朝历代都颁布了种种针对老弱贫病者的优抚政策,既倡导了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社会风气,又解决了社会问题。优抚政策与社会救济相辅相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同时,推动了尊敬与赡养老人、积极救助弱者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过渡:通过以上学习可知中国古代政府是如何通过实行户籍制度、构建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请同学们结合所学,想一想,为什么古代政府如此重视基层社会治理。
环节五:本课小结与拓展思考
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运用“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概念范畴对古代政府重视基层治理的因素进行梳理,并完善板书。从“动机与后果”的范畴看,基层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成本的承担者,重视基层治理是为了从基层获取必要的赋税和徭役。从主观的角度看,古代政府重视基层是为征发徭役;从客观的角度看,在农业社会的时空背景之下,国家的最基层行政单位是县,国家无法通过行政力量或者技术手段掌控每一个百姓,基层治理就成了连接国家和民众的纽带。另外,思想层面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儒家思想中对君主提出的“仁政”“王道”等思想、士大夫所信仰的“治国平天下”思想也注定了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不会不管不顾,尤其是在基层民众需要救助之时。当然,基层的社会秩序稳定也离不开国家的重视,这是由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小农的生产生活抗风险能力弱决定的。
教师小结:自战国时代起,秦国就开始制定户籍。秦朝统一全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户籍登记制度。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户籍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地对具体的户籍政策进行调整。户籍制度对于管理国家人口、财产,征派赋役,维护国家统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以来,历代统治者就非常重视基层治理,在县以下建立了以乡里制度为代表的基层组织,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保证了基层社会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的有效治理和秩序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历朝历代还非常重视社会救济,建立了以政府救济为主、民间救济为辅的社会救济制度,并长期实行优抚老弱贫病等弱势群体的政策,形成了尊敬与赡养老人、扶助鳏寡孤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乡里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都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内涵,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反映,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中体现的中国智慧和传统美德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