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6 21: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①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②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新课导入】今天的户籍制度主要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构成、住址,古代的户籍制度登记哪些信息?不同时期户籍制度有何变化?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17课上承第五单元赋税制度,是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第一课,分为三个部分: 户籍制度、基层组织与社会救济。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户籍制度可以说是制度基石。基层组织则是连接中央与地方的纽带。当遇到天灾人祸,就需要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基层治理,最终实现国家治理。
保证赋役征发——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开始: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讲述:里耶秦简·户籍簿 登记了一户东成五夫的人家家庭情况,《商君书·境内》(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也有记载户籍制度,此乃二重证据法,说明我国户籍制度确实起源于战国时期。
讲述:里耶在哪里?偏远的湘西地区都有详细的信息登记,国家对地方掌控力较强,因为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这一时期政府加强人口信息登记,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征收赋役。秦朝田税三分之二,非常重。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什么战国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铁犁牛耕推广,土地私有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兼并,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服务于富国强兵;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户籍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法家学派的推动;
秦朝:分类登记制度: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等级性)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
汉承秦制:
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
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
维护: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讲述:编户齐民的纳入国家管理和保护的“良民”,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贱民”,包括奴婢、商人和世家大族的依附民等,以及特权户即贵族。
问题:为什么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
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豪强大地主势力的经济基础是他们的大田庄。田庄这种生产结构在西汉末年就已经形成。田庄里有耕地300余顷(66666.7平方米),还放牧养鱼,经营丝麻手工业,自制各种器物,所需皆能自备。田庄内部“闭门成市”,基本生活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必仰赖田庄外面的市场。)
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北方战乱(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北人南迁,临时管理
西晋:“黄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称为“黄籍”)
东晋:“黄籍”(南方土著) “白籍”(北方侨居,不征赋役)
讲述:东晋政府为何实行白籍制度,给予白籍特权?(吸引人口。经济上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江南得到开发。此时北方多战乱,汉族在南方建立士族政权。)
白籍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吸引北方人口,江南地区开发;引起黄籍不满,激化社会矛盾。)
东晋后期与南朝:“土断”(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讲述:从东晋政府对户籍制度的调整,我们可以发现户籍制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户籍制度的调整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现实。)
5.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6.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
讲述:将人们按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这说明户籍与什么有关?赋役制度。
这一时期赋役制度是什么?租调制。21—59岁服徭役,因此需要准确登记人口信息。
租:谷物。调:布帛。谷物布帛哪里来?土地。百姓有土地吗?有,均田制,国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授田:永业田和口分田。口分田死后归还,需要更加频繁核对人口,更新人口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土地制度什么关系?
户籍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征发赋役,赋役制度的基础就是土地制度。户籍、土地、赋役三位一体管理。
宋朝: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讲述: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
信息:①户籍按土地有无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客户总数增加;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理由: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买卖频繁,租佃关系发达。
②宋朝将客户与主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客户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一定条件下向主户转变,主户比例上升,有利于赋役征发。
讲述:宋代“不立田制”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
讲述:为什么宋代以土地为划分标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不以人丁为主。)
这体现宋代相比于前朝,在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关系方面有什么变化?
(户籍制度控制人口,赋役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财产为主,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逐渐脱离。)
这体现出宋代户籍制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以前户籍与赋役是紧密结合,现在脱离,体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变异。)
为什么宋代户籍制度会出现变异?根据表格提取两项有关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政府掌握户籍人口增加:局部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政府掌握的客户先减少后增加:有变动,客户减少。有可能开垦荒地,体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有可能购买土地,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以买,人身依附关系弱,租佃契约盛行。两个节点有较大变化,庆历二年和元丰元年: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户籍制度与政治变革有关。
8.元朝:诸色户计: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职业世袭性)
特点:职业划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划分标准包括民族、职业、社会地位等,带有民族压迫色彩
9.明朝:户帖制度:军民匠灶(国家对百姓的控制加强,说明明朝中央集权加强,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编订户帖;“黄册”制: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关系:黄册与鱼鳞图册互为补充,征发赋役
讲述:通过保存至今的户帖,我们可以发现明初实行户帖制度。户帖上登记的信息相对较为简单。随着社会发展,朱元璋设计出黄册制度。黄册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对人口、田地、房屋及赋役有详细规定。将全国黄册在南京玄武湖集中管理,玄武湖重兵把守,没有命令不得靠近,岛上的人也不能轻易离开。这体现明朝户籍管理有什么变化趋势?(严格)
讲述:户籍制度与保甲制结合为户籍管理增添了社会治安功能,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维护政权统治的重要措施。
但是清军攻入南京,翻阅玄武湖黄册发现,已经登记了七年之后的人口房屋等信息。这反应出明朝后期户籍管理有什么变化?(逐渐松弛)
为什么明朝户籍管理会先变紧,再变松?
(中央集权加强;一条鞭法,白银流入、商品经济发展)。
清朝:清初普通民户基本沿袭明朝。乾隆年间,永停编审。
户籍与税收逐渐分离,在朝廷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赋役越来越多向土地摊派。
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问题1:为什么历代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讲述: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问题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
统计人丁;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收赋税、徭役。
【综合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特点)
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趋势: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明清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讲述:户籍制度变化与赋役制度密切相关,体现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户籍制度的主动调整是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历史环境,因时而变。户籍制度的被动变化,与中央集权强弱、社会经济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因时而变,而这个变,是基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通过适应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的调整,完善基层治理,最终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需要。
皇权下县——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皇权下县: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任务:征发赋役、维护稳定。
秦汉:乡里制(地缘组织逐渐取代了血缘性的宗族主体)
讲述:秦统一后对县以下乡里制度进行了调整,乡里组织最基层是什伍组织,五户为“伍”,十家为“什”,分别设什长、伍长,各负其责。百家为里,设里魁(正)。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主求(主治安)。十亭为一乡,乡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赋役征发和治安治理二者结合)而这些人是由当地的地主和绅士或者退休的官员、考中秀才的知识分子等组成,(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不属于官僚系统,没有太多政治上的权力,但拥有某些普通民众没有的权力,如三老(教化),相当于是政府和基层之间连接的桥梁,“治民之基”
是户籍制度的补充,使王朝实现了对乡村的控制并纳入统治体系。
【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村坞制度
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还首次出现了 “村” 的名称,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 荡 不 安,不少百姓背井离乡,聚集开发新的地方,形成了有别于原来的“里”的村落。村坞开始逐渐取代里伍,成为乡治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们不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正式组成部分,而是在豪族庄园、聚坞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外部与国家的关系, 均与乡里制度大相径庭。
唐朝:乡里制:以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城乡分开: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坊正、村正。
讲述:唐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组织已有城乡之分,农村以村为单位,城邑以坊为单位。“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乡有乡长,里有里正,村有村正,并有严密的邻保组织相互纠举不法。另据《通典》卷三三《职官·乡官》:大唐凡百户为一里,里置里正,五里为一乡,乡置耆老一人,亦曰“父老”。
【补充】北宋王安石保甲法: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明朝:实行里甲制,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清朝:由里甲制到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作用:①乡里制保甲制合一,既可清查户口,又可维护社会治安;
②实现专制皇权对乡里基层社会的渗透,有利于维护稳定,征发赋役。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官府无偿差派民夫充任衙门胥吏和基层行政人员的统称)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原因:国家统一,君主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归纳总结】
特点: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意义: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三、古代社会保障: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产生原因
(1)经济:自然灾害频发,小农经济脆弱,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讲述: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次瘟疫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瘟疫。当时正值黄巾起义,又恰逢瘟疫肆虐!中原地区陷入极恐怖的状态,一个关于当时户口比较的数字可以说明瘟疫的严重程度。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多户,人口是5006万多口。到三国末年合计户数只有149万多户,人口剩下560万零200多口,仅存十分之一。
(2)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3)文化:儒家民本观念,仁政思想的影响。
讲述:在一场战争中,老百姓的表现如何,是平时掌国者为政如何的试金石。这个故事说明要赢得百姓的支持,赢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时时关心爱护百姓。(仁政)
2.仓储制度
(1)汉朝: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唐:官仓:官方储备,置仓积谷,救大灾。
义仓:民间自置,造仓积蓄,防小灾。
3.民间救济
(1)宋朝——宗族救济: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受到理学的影响,更加注重家族)
救济对象:族中贫困者;
救济来源:宗族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救济内容: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
明清——慈善组织:出现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政府和社会力量救济的不同点
(1)地位不同:政府占主体地位,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侧重点不同:政府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3)前者出于巩固统治的目的,后者具有自发性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1)形成较早,源远流长,政府介入程度深。
(2)国家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相结合,政府主体,民间辅助。
(3)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
(4)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5)具有丰富的思想基础和鲜明的伦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