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6 17:30:15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琵琶记》“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诗文反映的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2.(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3.(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四大发明有三个在宋朝出现或发展),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宋朝政府(  )
A.财政困难,无钱养 B.分割宰相权力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4.(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主要港口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一位外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达了泉州港,他应该到哪一部门办理手续(  )
A.巡检司 B.市舶司 C.中书省 D.门下省
5.(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
A.会子 B.开元通宝 C.交子 D.五铢钱
6.(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上共有2460字,字迹工整,无一涂改,上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当时,赵秉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在试卷上自由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
B.熟读“四书”、“五经”
C.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8.(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清代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意在抨击(  )
A.明朝的暴政 B.明朝的农民起义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明朝的宦官专权
9.(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孔老师准备了以下材料,该课学习主题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建制
清廷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雅克萨之战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A.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0.(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1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材料意在说明鸦片贸易(  )
A.加剧朝廷的政治腐败 B.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C.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 D.威胁国家财政收入
12.(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清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指出鸦片的危害:“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深受感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主持禁烟。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魏源
13.(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如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林则徐 地点:广州 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D.黄海大战
14.(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
A.虎门销烟(现代雕塑)
B.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折(奏折)
C.《虎门销烟》连环画
D.《林则徐》电影
15.(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限制 B.禁烟运动的开展
C.鸦片战争的冲击 D.通商口岸的开放
16.(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下列在鸦片战争中,率军英勇抗击英军侵略壮烈殉国的英雄人物有(  )
①郑成功 ②关天培 ③林则徐 ④陈化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近代,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9.(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中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0.(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英国价格低廉的棉纺织品开始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战争赔款 C.割让岛屿 D.五口通商
2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城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材料二:(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 列传 官一》
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列举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典型事例。这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一特点?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据材料二指出其主要目的。
(3) 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 从材料三到材料四,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四分析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少儿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读书人通过考试改变身份入朝为官,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C正确;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A;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2.【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据“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反映的是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不属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都能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鉴真东渡的认识。
3.【答案】D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以至于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事上软弱至极,不堪一击,D项正确;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排除A项;
分割宰相权力与军事无关,排除B项;
八股取士出现在明朝,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文轻武政策的认识。
4.【答案】B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宋朝海外贸易比较繁荣,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设立了市舶司,对海运进出境的专职管理机构,B项正确;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金及西夏也有类似设置,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另有京师、沿海、蛮夷地区的较特殊形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的组成部分,起草政令,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门下省是三省六部制的组成部分,负责审核政令,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市舶司相关知识的掌握。
5.【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项正确,排除A项;
开元通宝和五铢钱都是金属货币,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
6.【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项正确;
秦汉时期得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ABD三项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
7.【答案】A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八股文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A项符合题意;
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来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排除B项;
八股文结构死板,讲究规范化,赵秉忠作为明朝状元,必然会写规范的八股文,排除C项;
八股取士是要选拔皇帝忠实的奴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的认识。
8.【答案】C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八股之害”可得出是指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文化发展,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八股考试的危害,而不是皇帝的暴政,也没有体现农民起义的内容,也没有涉及到宦官这一群体,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的认识。
9.【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表的内容都体现了清朝前期对台湾、西藏、黑龙江、内蒙古管辖和统治,使清朝成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D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排除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表格内的事件发生在清朝建立以后,排除B;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0.【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故A符合题意。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是指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等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重文轻武是指宋朝实行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政策,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1.【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结合所学可知,鸦片贸易败坏中国人的品格,腐蚀思想,杀害肉体,危害深远,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中国人民必然会进行虎门销烟,题干反映的是鸦片贸易的危害。C符合题意;
选项ABD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鸦片贸易的危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9 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鸦片严重危害中国人民,林则徐指出鸦片危害的重要性,决定进行禁烟,A项正确;
关天培和 陈化成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英雄,排除B和C项;
魏源是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士大夫,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相关知识的掌握。
13.【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这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政府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B项;
马神甫事件发生在1956年,是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之一,排除C项;
1904年发生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虎门销烟的认识。
14.【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折(奏折)”属于一手史料,也是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B项正确;
现代雕塑、连环画、电影均属于后人加工,属于二手史料,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史料类型的认识。
15.【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839—1840年”,结合所学解读图表可知,1839年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罪恶的鸦片走私,所以鸦片输入流快速下降,B项正确;
正因为闭关锁国的限制,所以英国才用鸦片走私危害中国,由此可知,闭关锁国限制不住鸦片走私,排除A项;
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禁烟运动的认识。
1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因为这一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打败了中国,迫使中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所以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了,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结束。故选B。
【点评】由题干中“中国近代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战死,陈化成在吴淞英勇牺牲,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他们没有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排除含①③的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8.【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这一条款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南京条约》是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题干的“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排除A项;
《北京条约》签订时间晚于《南京条约》,排除C项;
《马关条约》签订时间晚于《南京条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内容的掌握。
1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条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这一条款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C项正确;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无关,排除A项;
赔款2100万银元与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无关,排除B项;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规定的理解。
20.【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英国价格低廉的棉纺织品开始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开放通商口岸的认识。
21.【答案】(1)事例: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特点:繁荣开放。
(2)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3)政策:闭关锁国。危害:清朝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1)事例:根据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有: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来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生等,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唐朝的文化。归国后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日本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事例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外双向交流的特点。
(2)事件:根据材料二“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目的:根据“(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政策:依据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清廷固步自封,闭关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根据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和材料四“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可知,材料反映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由拒绝交往到向西方学习。原因:根据“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归纳出西学东渐使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根据“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可归纳出一系列战争的失败。
故答案为:
(1)事例: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特点:对外双向交流。 (2)事件:郑和下西洋。目的:宣言国威。
(3)政策:闭关锁国。危害:清朝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由拒绝交往到向西方学习;原因:西学东渐使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一系列战争的失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交往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对西方态度变化的认识。
1 / 1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琵琶记》“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诗文反映的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少儿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读书人通过考试改变身份入朝为官,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C正确;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A;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2.(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据“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反映的是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不属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都能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鉴真东渡的认识。
3.(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四大发明有三个在宋朝出现或发展),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宋朝政府(  )
A.财政困难,无钱养 B.分割宰相权力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答案】D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以至于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事上软弱至极,不堪一击,D项正确;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排除A项;
分割宰相权力与军事无关,排除B项;
八股取士出现在明朝,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文轻武政策的认识。
4.(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主要港口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一位外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达了泉州港,他应该到哪一部门办理手续(  )
A.巡检司 B.市舶司 C.中书省 D.门下省
【答案】B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宋朝海外贸易比较繁荣,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设立了市舶司,对海运进出境的专职管理机构,B项正确;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金及西夏也有类似设置,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另有京师、沿海、蛮夷地区的较特殊形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的组成部分,起草政令,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门下省是三省六部制的组成部分,负责审核政令,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市舶司相关知识的掌握。
5.(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
A.会子 B.开元通宝 C.交子 D.五铢钱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项正确,排除A项;
开元通宝和五铢钱都是金属货币,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
6.(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项正确;
秦汉时期得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ABD三项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
7.(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上共有2460字,字迹工整,无一涂改,上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当时,赵秉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在试卷上自由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
B.熟读“四书”、“五经”
C.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答案】A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八股文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A项符合题意;
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来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排除B项;
八股文结构死板,讲究规范化,赵秉忠作为明朝状元,必然会写规范的八股文,排除C项;
八股取士是要选拔皇帝忠实的奴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的认识。
8.(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清代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意在抨击(  )
A.明朝的暴政 B.明朝的农民起义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明朝的宦官专权
【答案】C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八股之害”可得出是指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文化发展,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八股考试的危害,而不是皇帝的暴政,也没有体现农民起义的内容,也没有涉及到宦官这一群体,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的认识。
9.(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孔老师准备了以下材料,该课学习主题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建制
清廷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雅克萨之战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A.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表的内容都体现了清朝前期对台湾、西藏、黑龙江、内蒙古管辖和统治,使清朝成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D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排除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表格内的事件发生在清朝建立以后,排除B;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0.(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故A符合题意。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是指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等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重文轻武是指宋朝实行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政策,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材料意在说明鸦片贸易(  )
A.加剧朝廷的政治腐败 B.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C.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 D.威胁国家财政收入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结合所学可知,鸦片贸易败坏中国人的品格,腐蚀思想,杀害肉体,危害深远,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中国人民必然会进行虎门销烟,题干反映的是鸦片贸易的危害。C符合题意;
选项ABD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鸦片贸易的危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清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指出鸦片的危害:“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深受感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主持禁烟。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魏源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9 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鸦片严重危害中国人民,林则徐指出鸦片危害的重要性,决定进行禁烟,A项正确;
关天培和 陈化成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英雄,排除B和C项;
魏源是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士大夫,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相关知识的掌握。
13.(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如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林则徐 地点:广州 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D.黄海大战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这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政府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B项;
马神甫事件发生在1956年,是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之一,排除C项;
1904年发生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虎门销烟的认识。
14.(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
A.虎门销烟(现代雕塑)
B.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折(奏折)
C.《虎门销烟》连环画
D.《林则徐》电影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折(奏折)”属于一手史料,也是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B项正确;
现代雕塑、连环画、电影均属于后人加工,属于二手史料,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史料类型的认识。
15.(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限制 B.禁烟运动的开展
C.鸦片战争的冲击 D.通商口岸的开放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839—1840年”,结合所学解读图表可知,1839年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罪恶的鸦片走私,所以鸦片输入流快速下降,B项正确;
正因为闭关锁国的限制,所以英国才用鸦片走私危害中国,由此可知,闭关锁国限制不住鸦片走私,排除A项;
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禁烟运动的认识。
16.(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因为这一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打败了中国,迫使中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所以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了,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结束。故选B。
【点评】由题干中“中国近代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下列在鸦片战争中,率军英勇抗击英军侵略壮烈殉国的英雄人物有(  )
①郑成功 ②关天培 ③林则徐 ④陈化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战死,陈化成在吴淞英勇牺牲,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他们没有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排除含①③的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8.(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近代,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这一条款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南京条约》是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题干的“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排除A项;
《北京条约》签订时间晚于《南京条约》,排除C项;
《马关条约》签订时间晚于《南京条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内容的掌握。
19.(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中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条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这一条款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C项正确;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无关,排除A项;
赔款2100万银元与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无关,排除B项;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规定的理解。
20.(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英国价格低廉的棉纺织品开始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战争赔款 C.割让岛屿 D.五口通商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英国价格低廉的棉纺织品开始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手工棉纺织业,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开放通商口岸的认识。
21.(2023八上·石家庄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城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材料二:(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 列传 官一》
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列举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典型事例。这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一特点?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据材料二指出其主要目的。
(3) 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 从材料三到材料四,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四分析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
【答案】(1)事例: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特点:繁荣开放。
(2)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3)政策:闭关锁国。危害:清朝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1)事例:根据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有: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来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生等,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唐朝的文化。归国后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日本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事例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外双向交流的特点。
(2)事件:根据材料二“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目的:根据“(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政策:依据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清廷固步自封,闭关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根据材料三“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和材料四“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可知,材料反映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由拒绝交往到向西方学习。原因:根据“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归纳出西学东渐使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根据“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可归纳出一系列战争的失败。
故答案为:
(1)事例: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特点:对外双向交流。 (2)事件:郑和下西洋。目的:宣言国威。
(3)政策:闭关锁国。危害:清朝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变化:由拒绝交往到向西方学习;原因:西学东渐使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一系列战争的失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交往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对西方态度变化的认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