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地理试题
(75分钟 100分)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1》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五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五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此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大。据此完成1~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及①地的经度分别是( )
A.20°N 180° B.20°S 160°E
C.20°N 160°W D.20°S 0°
2.五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①②⑤ C.②⑤④③① D.①②③④⑤
3.此日过后的一个月内,三亚(18°N,109°E)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
A.持续变大 B.持续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断层①东段形成的原因是(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5.P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是( )
A.海浪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板块张裂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⑦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新到老。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地貌类型为(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7.导致甲、乙两地海拔差异的直接成因是( )
A.地层褶皱 B.岩层断裂 C.外力侵蚀 D.地壳运动
下图为2022年香港某月天气状况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图示21—24日香港天气表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9.下列日期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24日 B.25日 C.26日 D.27日
下图为北欧地区500hPa分布高度等值线(单位:m)示意图,槽线西南端气压值低于东北端。据此完成10~11题。
10.a、b、c的高度关系及图示区域所处季节最可能为( )
A.a>b>c 夏季 B.a>b>c 冬季
C.a
11.500hPa高度M点的最终风向是( )
A.东南风 B.南风 C.东北风 D.北风
伊犁河上游指雅马渡水文站以上河段及支流,地处天山山脉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随着河谷内经济的发展,有专家提议在雅马渡水文站上游1.3km处修建雅马渡水坝。下图示意伊犁河水系及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14题。
12.伊犁河上游水源主要来自天山的直接原因是天山( )
A.地下水资源丰富 B.冰雪融水丰富 C.拦截东南季风 D.湖泊数量较多
13.若修建雅马渡水坝,则伊犁河( )
A.流量大幅度减少 B.径流变得稳定 C.河水水质变清洁 D.结冰期渐长
14.影响伊犁河上游支流多分布在北岸的因素是( )
A.地势 B.气候 C.植被 D.土壤
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穆朗玛峰的10km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南坡土地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 )
A.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
B.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
C.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
D.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16.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
A.相同土地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南坡低于北坡
B.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相差近2000m
C.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
D.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下图示意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图示时刻,a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一年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排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a、b、c、d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时。(4分)
(4)简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昼夜分布状况。(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铁板洲位于长江下游距离河口约600 km的微弯河段,其下游200m处有一个相邻沙洲——和悦洲,两洲可认为是一对子母洲。甲图示意铁板洲、和悦洲的地理位置,乙图示意1998—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变化状况。
甲 乙
(1)分析铁板洲、和悦洲的形成过程。(6分)
(2)指出1998—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并分析原因。(6分)
(3)指出铁板洲被水流侵蚀的主要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19.读北半球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据图说明该地冬夏季节降水量的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据图说明该地冬夏季节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的特征。(4分)
(3)分析1—5月与9—12月海拔1500m处降水量的特征差异及其原因。(6分)
(4)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及该山地可能分布的地区。(4分)
参考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一)
1.A 据图可知,⑤地太阳整日不落且高度不变,因此太阳直射点在20°N,①地北京时间为8时时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时间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8时,可计算出①地经度为180°。
2.B 由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而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长越长,由图可知④地昼长为12小时,可判断其应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
3.D 由材料“此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大”可知,此日大约在7月初,太阳直射点大约在20°N且之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故太阳直射点经过三亚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此后逐渐变小。
4.B 断层①西段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边界,东段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边界。
5.B P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十分干燥,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以风力侵蚀为主。
6.B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谷;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背斜谷。
7.C 读图可知,甲地海拔明显低于乙地,原因是甲地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物质不坚实,易受外力侵蚀,最终成为谷地,而乙地为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而成为山岭,因此甲、乙两地海拔差异的直接成因是外力侵蚀。
8.A 气温首先下降,且气温较低;气压首先上升,且气压达1033hPa,气压高,伴随降雨、刮风等天气现象,最可能为冷锋过境。
9.B 24日,有少量降水,表明为阴雨天气;25日为晴天;26日,日照时间不长;27日,应为多间歇性晴转雨或雨转晴天气。故25日的温差较大。
10.C L为500hPa低压中心,因此a、b、c的高度关系是a11.B 500hPa高度为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平行,东侧气压高,考虑地转偏向力,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因此为南风。
12.B 天山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融水资源丰富,是伊犁河的主要水源。
13.B 修建水坝会对伊犁河的径流起到调节作用,使流量变得更加稳定;不会减少河水的流量;流速变缓可能会影响水质;结冰期主要受温度影响。
14.A 伊犁河上游处于北部博罗科努山与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北岸多山地,地势北高南低,河流随地势注入伊犁河;伊犁河南岸地势低,地表径流难以汇入伊犁河。
15.D 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逐渐降低,热量减少,降水发生变化,土地覆被类型由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过渡。
16.A 相同土地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南坡低于北坡;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相差近4000m;北坡比南坡少森林和灌丛两种土地覆被类型;两坡的草地分布南坡较北坡上限海拔更高,下限海拔更低。
17.(1)10小时40分钟 43°08'(4分)
(2)d(3)14 6 23 4(4分)
(4)正午太阳高度自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66°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4分)
18.(1)长江中上游支流众多,径流量大,挟带的泥沙量大;铁板洲、和悦洲所在的下游河段变窄,排水不畅,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堆积。(6分)
(2)铁板洲、和悦洲的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且铁板洲面积的减少速度更快。原因: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导致沙洲面积减小;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减少速度更快。(6分)
(3)铁板洲被水流侵蚀的位置主要是洲头及洲体西北侧。原因:洲头正对上游来水方向,侵蚀较强;受到洲头的阻挡,水流分为左右两支,其洲体西北侧水流径流量较大,流速较快,加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侵蚀作用更为明显。(6分)
19.(1)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原因: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山地西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4分)
(2)冬季,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变化较大(先递增后递减);夏季,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变化较小。(4分)
(3)1—5月,降水量逐渐减少。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的影响减弱,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增强。 9—12月,降水量逐渐增加。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西风带的影响增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减弱。(6分)
(4)地中海气候。 分布地区:30°N~40°N的地中海沿岸或北美洲西海岸。(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