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3.1 水循环 课件(15张幻灯片+1嵌入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3.1 水循环 课件(15张幻灯片+1嵌入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6 18: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关于“城市看海”,市民有话说
:雨稍大一点,小区外的黄果树大街近一公里路段都是水淹路,水深甚至漫过小腿。
:下一场大雨,路上就变成了一片“海”,孩子上学,进城买菜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大雨淹、小雨涝,车辆熄火,行人涉水是常见的场景。
水循环
——以安顺城市内涝为例
水循环
思考:
1.暴雨后地表上大量的积水是从哪儿来?
2.这些水最后去了哪儿?
3.这些水还会回来吗?
图为安顺黄果树大街(麒麟小区片区)暴雨后积水现象
活动: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安顺暴雨的“来”和“去”。
安顺
水循环的概念、过程、类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安顺是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左右。但在喀斯特地貌区却出现“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现象。因此,“有雨无水”是安顺的真实写照。
尝试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原因。
探究——水循环的应用
安顺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区,常出现“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现象,因此,“有雨无水”是安顺的真实写照,那暴雨后城区为什么容易“积水成涝”呢?
1.请运用水循环的原理,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城区“积水成涝”的原因。
2.请运用水循环原理提出缓解安顺“城市内涝”的措施。
探究——水循环的应用
1、硬化路面及湿地、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不易下渗,在地表汇集积水。
2、建设城市透水路面,如铺设透水砖,完善排水设施,植树造林,修建蓄水设施等。
探究——水循环的应用
图为安顺黄果树大街(麒麟小区片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积水不再成涝,让雨水不再是“余水”:2022年5月25日,安顺市成功申报国家“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安顺经开区的城市主干道清溪路路缘石
开口设计和下沉式绿地设计。
娄湖生态公园项目
虹山湖公园透水步道
西秀区高级中学及周边
雨水管网改造工程
西秀区积水点透水砖铺设
2023年8月20日,一场暴雨突袭安顺。该市西秀区万锦华府小区内,雨水并未流走,而是沿着沟渠,进入了调蓄池。这些被收集的雨水,将用于小区绿化、保洁。一年可节省上万水费。
:一下大雨就不敢出门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现在雨天走在人行道上,我的鞋子也不会湿,雨天出行体验好多了。
:这两年黄果树大街麒麟小区段大面积积水问题得到了缓解,基本上很难遇见积水严重的情形了。
火车站立交桥无严重积水
迎晖大道与飞虹路交界处无严重积水
渗、滞、蓄、净、用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有循环。
地表径流
蒸发
海洋
水汽输送
蒸发
植物蒸腾
下渗
地下径流
图3.2 水循环示意图
降水
降水
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水循环的概念
(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三)水循环和人类活动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答案:雨水花园可以滞留、吸纳雨水,增加雨水下渗量,补充地下水源,通过导水管收集雨水、蓄积并回收利用等,对雨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进行净化。
学以致用:雨水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