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学制)8.34《郑人买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学制)8.34《郑人买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2 08: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韩非子》郑人买履认识寓言 寓言篇幅 ,一般用一个 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 。可以大量采用 的手法。具有强烈的 和 的意味。短小假托道理拟人化夸张讽刺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lǚ dù suì nìng duó dù度: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吾忘持度

宁信度,无自信也duó,量长短dù,
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在本文中指的是尺寸dù,
量好的尺寸多音字:度
宁 dù (度量)(气度) duó(揣度)(审时度势 )nìng(宁可)(宁肯)níng(宁静)(安宁)chuǎi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再读课文,读通文意鞋子这里作动词用,量长短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 同“座”,座位想要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到携带,拿才量好的尺寸通“返”,返回等到于是用翻译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
1、郑人有且置履者(定语后置)意为:有且置履之郑人意为:何不以足试之意为:无信自也2、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3、无自信也 (倒装句)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
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
上。到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他
拿到鞋后,忽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
说:“我忘带尺寸了。”急忙返回家
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
的脚试试呢?”他回答说:“我宁肯
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课文理解考查:翻译下列加点字:
1.郑人买履:( )
2.先自度duó其足:( )
3.吾忘持度dù : ( )
4.遂不得履:( )
5.宁信度:( )
鞋 动词,量 名词,尺寸于是 宁可,宁肯 通假字:“明明写这个字却用了另一个字。”
1. 置之其坐( )
2. 反归取之( )
通“座”,座位 通“返”,返回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课后习题小博士解说 因为他墨守成规,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本来拿脚试试是最好的方法,而他却不知变通。 用书中的语句回答就是 。“宁信度,无自信也”分析郑人形象探究学习固执、迂腐、不知变通 做人不能墨守陈规、迷信教条,而应该尊重客观事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合作探究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渡水。jù立即。这儿。糊涂。qì雕刻。① ②
③ ④思考楚人是个怎样 的人?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析楚人形象探究学习固执、迂腐、不知变通寓意: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处理问题不能只相信条条框框,不能只相信书本上的知识或以往的经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大胆尝试。总结二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学习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作业: 自编自演课本剧《郑人买履》。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