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型 新课 课时 5
学习目标 1.识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掌握季风的形成原理。 4.理解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点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季风的形成原理。
学习难点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掌握季风的形成原理
学情分析 在学习大气运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把掌握分析运动的结果
核心知识 气候成因分析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等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读教材56页引言图文材料 提出问题: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为什么要大规模迁移?这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系吗? 引出话题: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结果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对全球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那么全球风压带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发言:略。 (课件出示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读教材57至58页文字,观察图3-2-2及3-2-3,完成任务: (1)认识并记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图。 (2)展示学生的绘图结果并点评。
一、大气环流 1.含义: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 (1)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特点: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局部图和变式图,有以下三种类型: 2.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思考] 试分析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 提示: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因素而形成的。 3.形成: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1)“动力”——形成气压带 (2)“偏转”——形成风带风向 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 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都受西 风带控制终年温和 湿润热带沙 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都受副热 带高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 干燥热带雨 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都受赤 道低气压带 控制终年高温 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 气候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 和多雨热带草 原气候南北纬 10°~20°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 一年可分干 湿两季
3.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气压带形成的气候特征主要景观赤道低 气压带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景观副热带 高气压带炎热干燥的气候热带荒漠景观副极地 低气压带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亚寒带针叶林景观极地高 气压带酷寒干燥的冰原气候或者苔原气候冰原或者苔原景观
4.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1)信风控制: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 (2)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极地东风控制: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5.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南北纬 10°~25°地区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与稀树草原景观南北纬 30°~40°大陆 西岸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与常绿硬叶林景观
[思考] 在地中海地区发展农业种植,必须首先考虑的自然区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水源。因该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降水少。
四、季风与季风气候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1)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
(2)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
2.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节 风向夏季东南风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冬季东北风源地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印度洋性质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冬季温暖干燥气候 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思考] 我国云南南部的滇南谷地形成了热带季雨林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该地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纬度较低,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了热带季雨林景观。
板书设计(含思维导图) 一、大气环流 1.含义: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 2.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形成: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四、季风与季风气候
作业设计 教程习题:见ppt 教辅书:导学案 补充习题:见ppt 其他任务
教学反思 本堂课完成了上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了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作为课堂的主体,整堂课生动精彩。课后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和学生的学案反馈,效果较好。但是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多媒体的使用和板书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加的贴合。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应该给予更多的积极评价,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教学我会改正自己的不足,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