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中学初中部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考(1-5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海中学初中部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考(1-5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20:13:47

文档简介

宁海中学初中部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科学试题卷
.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本卷g取10 N/kg
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城市之肺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B.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C.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2. 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②中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N2有时也能支持燃烧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
5.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单质
B. 该反应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3
C. 反应后,反应物A有剩余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7.如图所示把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圆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小球从碗的一侧边缘由静
止释放。则小球( )
A. 不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 B. 到达碗底时就会静止不动
C. 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时速度为零 D. 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并从碗中飞出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上图中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
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移动相同的距离停下,则( )
A. 小球M对三物块做功一样多 B. 小球M对B点物块做功多
C. 小球M对C点物块做功多 D. 小球M对D点物块做功多
9.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 D.监控气体流速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11.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 H2SO4 浓 H2SO4 石灰水
12.在学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间
细细的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
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
只有1.6N。“同一根”细线右端受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
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及摩擦)(  )
A.B.C.D.
13.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型等方法,下列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
A.甲图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B.乙图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C.丙图研究板块的张裂 D.丁图证明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14.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C.D.
1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0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6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动滑轮的重力为9N;
②0~1s内拉力F做的功为2.4J;
③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4W;
④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81.8%。
A. 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
试卷II
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2分,共34分)
16.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叫“  ”。这是一种  变化。(选填“物理”或者“化学”)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X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17. 已知A、B分别是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如下图表示向A中逐滴加入B溶液后的pH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中获得的信息。
(1)A是   溶液。(填化学式)
(2)当滴加至   (选填“甲”、“乙”或“丙”)点时,所得液体的导电性最弱。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为了解火箭升空过程中的相关运动状况,兴趣小组制作了一模型火箭,重为8N(不包含
燃料),发射后获取模型火箭的飞行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1)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置中,模型火箭的重力势能最小的是 。
(2)模型火箭从最高点B下落到地面,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19.如上图所示是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甲+乙→盐+水,从初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  。
①A+B ②A+C ③C+D ④A+D
20.如图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
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
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是   ,
夹爪是   。(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
21.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g。
(2)N、P点时,溶液的pH:N   P(选填“<”或“>”或“=”)
(3)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22.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
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的
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
右端的位置。则
(1) 从a点到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  (选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或“不变”)
(2)小球从a到c点,小球的动能   (选填“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或“不变”)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图中A、B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气体体积,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  (a或b)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    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24.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小科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在图甲、丙中,m2>m1,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v2,若s3>s1,则表明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是:   。
25.纳米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城应用广泛。以凌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备纳米铁。学习小组对制备得到的某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固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固体成分:猜想一:Fe;猜想二:FeCO3;猜想三: 。
(查阅资料):①FeCO3+ H2SO4=FeSO4+ H2O + CO2↑;②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uO+H2=Cu+H2O(条件:加热)③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到水蒸汽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裝置,对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宁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小科
同学认为小宁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 。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装置D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变蓝,据此判断
猜想 正确。
(3)(反思交流) 如果将装置E去掉, (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有Fe。
26.某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于如图甲所示位置,则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 “不平衡”)。
(2)若将乙图右侧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如图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由竖直方向a变为方向b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同学在科技创新实验中将此装置改装成了一个杠杆液体密度计,该装置可测量小桶内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将容积为20mL的小桶挂在M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已知OM=OA=5cm,则杠杆密度计的“0刻度”线应在    (选填“O”或“A”)点,将待测液体倒满小桶,在杠杆右端挂上重物并调节至N点位置时,杠杆刚好水平平衡。重物质量10g,ON=15cm,N点位置应标注的密度刻度值是    g/cm3。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题各6分,第29小题5分,第30、31小题各8分,第32小题12分,共45分)
27.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由 种元素组成。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28.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7g。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 。
(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5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克?
(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多多少?
29.如下图所示,摆球从A点向下摆动,可以在A到C之间自由摆动,如果将摆球换成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细沙匀速流出且不计阻力,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请回答:
(1)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上图中的   图;
(2)请将你的选择做合理的解释。
30. 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
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次序 ① ② ③ ④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a 10 10
回答列问题
(1)上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求该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求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质量为60kg,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求:
(1)货箱的重力是多少
(2)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3)货箱运动了1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2.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试剂瓶内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是下列中的 ;
A.没有变质 B.部分变质 C.完全变质
(2)第_____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3)表中m=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O


学年


学期
)宁海中学初中部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D 2.B 3.B 4.D 5.B 6.C 7.C 8.A 9.B 10.D
11.D 12.B 13.C 14.A 15.C
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2分,共34分)
16. (1)潮解 物理 (2)Na2SiO3 +4
17. (1)Ba(OH)2 (2)乙
18. (1)C (2)70
19. (1)Fe2O3+6HCl═2FeCl3+3H2O (2)②③④
20.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21. (1) bg (2)> (3)CuCl2
22. (1) 逐渐减小 (2)先增大后减小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 (1)b (2)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
24. (1)木块移动的距离 (2)速度相等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5.(1)Fe、FeCO3 碳酸亚铁和稀硫酸反应也能使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
(2)三 (3)能
26. (1)平衡 (2)增大 (3)O 1.5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题各6分,第29小题5分,第30、31小题各8分,第32小题12分,共45分)
27. (1)三 (2)2:1;(3)16.8克
28.(1)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2)0.8g (3)5%
29. (1)乙
(2)能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角度描述即可。(参考答案:漏斗从A到B再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它的高度先减小后增大,那么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而它的动能则先变大后减小,即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动能再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越大的位置,运动时间越短,沙子露出的就越少,因此沙子应该是先变少后变多,故选乙)。
30. (1)12 (2)50% (3)19.6% (4)27.6%
31. (1)600N (2)15W (3)720J (4)80%
32.(1)2NaOH+CO2=Na2CO3+H2O B
(2)16 (3)64.78 (4)35.3% (5)0.8g宁海中学初中部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2分,共34分)
16.(1)
(2)
17. (1) (2)
18. (1) (2)
19. (1) (2)
20.
21. (1) (2) (3)
22. (1) (2)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 (1) (2)
24. (1)
(2)
25. 猜想三:
(1)理由是:
(2) (3)
26. (1) (2)
(3) g/cm3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题各6分,第29小题5分,第30、31小题各8分,第32小题12分,共45分)
27. (1) (2) (3)
28. (1)
(2)
(3)
29. (1)
(2)
30. (1) (2)
(3)
(4)
31.(1)
(2)
(3)
(4)
32.(1)
(2)
(3)
(4)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