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人生,亦不负卿——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跌宕人生,亦不负卿——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09: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跌宕人生,亦不负卿——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导入
当失意的文学大咖,与奇妙山水相遇,会是一场怎样的邂逅?让我们一起去读文,走近山水,走进他们的内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
2.赏析写景之妙
3.感悟主旨情怀
【情境设置】我校拟举办首届“千古风流人物”历史文化类系列纪录片拍摄大赛,九年级6班的同学准备依托九上第三单元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进行改编拍摄,作为班级一份子,请你积极建言献策
二、品析人物
恰当选角
【任务一】介绍主演
仔细阅读了课文内容,大家一致认为该纪录片可分为三个版块,分别由范仲淹、欧阳修、张岱担任主角,请完善表格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主要角色。
【任务二】演员选拔
班里很多表演爱好者都想过一把演员瘾,请你当一回导演,为纪录片选择男主角。作为欧阳修的铁粉,请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你的选角标准。
示例: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标准1:演员应在外貌上表现出“苍颜白发”,又能通过“颓然”的动作和神态,表演出欧阳修些许的憔悴,热闹中的悲愁之态。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标准2:此处虽不是主角欧阳修的言行举止,却通过“歌者”“行者”“老人小孩”“射者”“奕者”“喧哗者”等一系列配角,衬托出欧阳修亲切、随和、爱民如子、治理有方、与民同乐的太守形象。
演员若能做的以上两点即通过考核。
男主欧阳修的角色选择太成功了,请再接再厉,选出范仲淹和张岱的演员。
(学生自由发言)
示例:
1、范仲淹:“登斯楼也,则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标准:文中对范仲淹的直接描写几乎没有,可通过对“迁客骚人”雨天登楼则悲,晴天登楼则喜的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反衬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物形象,演员可据此想象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出范仲淹的旷达情怀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2、张岱:“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标准:能通过表情、肢体动作、神态的表演表现出张岱的超凡脱俗和孤高自赏以及故国之思的凄凉惆怅。
三、运筹帷幄
指导拍摄
【任务一】演说对白
选好演员,我们就要投入紧张有序的拍摄中了,请依据课文内容,为三位演员现场解说剧本,指导对白。
对白也称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下面是“范仲淹”版块的部分台词,请你为演员解说如何说台词,并进行示范。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示例:
《岳阳楼记》写山水,多用四字短语,两两对应,呈主谓结构或并列结构。动静结合,一句一景,表现力极强。应两字一断,读出一种铿锵之感,在音韵上要协调,语气要呼应,整齐流畅。
(学生朗读展示)
演员“欧阳修”“张岱”也想这样说自己的台词,你觉得不妥,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服他们。
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写山水多用“而”字连接两种相关的景色,使句意疏朗有致;“……者,……也”前后二分式句子,读起来舒缓自如。于整散有致的句式里表达陶醉山水的自得之乐;
若改为“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山间朝暮四时也。”则没了灵动多变之感。
示例: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三个“与”将天、云、山、水连在一起,给人以白雪茫茫无边之感,“痕”“点”“芥”“粒”等量词的使用,极言天地之大、人生之微。
若改为“雾凇沆砀,天云苍茫;山水共色,上下一白。”那种苍茫就被割裂了,成为了独立的了。
【任务二】拍摄空镜
为了让画面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拍摄时往往需要拍摄几组“空镜头”。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
三篇文章中都有出色的环境描写。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最想把哪一处环境描写拍摄成空镜头,并说明理由。
示例: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胜况。“衔”“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更衬托出范仲淹的旷达情怀和伟大抱负。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此处的描写,美在多角度渲染洞庭湖上凄风苦雨的阴暗压抑。
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写了白天之景和夜晚之景,写了动物和植物,写了长烟和皓月,浮光和静影。美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官相结合,且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有近景远景,有动景静景,观察视角从空中到湖面,渲染了洞庭湖明媚祥和、和谐自在的景象。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美在依时序描绘景物,突出琅琊山无时无处不清秀优美。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四十二个字描绘了一幅水墨雪景图。在灰白的底色上,天地开阔,“痕”“点”“芥”这里用作量词,使得画中人与景都显得格外缥缈与微小,“一”字使得这些景象显得孤独又清晰。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西湖雪夜苍茫宏阔之景,更衬托出人物的高雅脱俗,遗世独立。
四、后期制作
初探内心
【任务一】设计旁白
为了让整个纪录片富有连贯性,过渡自然,请你设计旁白,串联起三个版块。
示例:
1、范仲淹虽身处江湖,心忧国事,虽不得志,初心不改。心胸旷达,足可以包容天下,志向远大,却仅容君民。北宋的风流人物不止一希文,滁州城,醉翁亭,那因“醉”而“乐”的又是谁呢?
2、北宋的文化圈堪称顶流,醉翁失意,却与民同醉,同乐。失意似乎是每个文人的必由之路,风流却从来不是某一朝代的专属。看,茫茫天地间,有人棹舟前来。
【任务二】撰写文案
你们拍摄的纪录片夺得了冠军,现准备在某平台播放,请你在封面撰写一句符合纪录片内容和主题的文案,吸引观众。
示例:山水慰藉人心,自然抚平失意。纵是跌宕人生,不负君来不负卿!
五、线上互动
探究主题
纪录片迅速登上了热搜,有很多网友点赞评论,请你就“马铃薯,你个土豆”网友的留言进行回复。
马铃薯,你个土豆:太有看点了!意犹未尽!超喜欢柳宗元,更喜欢《小石潭记》,建议把我的偶像也拍进来。
我:谢谢支持。范仲淹、欧阳修、张岱都是失意文人,对山水情有独钟,他们虽“处江湖之远”但仍然心系君主、百姓、故国,有一种大情怀。柳宗元更多的是借山水派遣自己内心的苦闷。我觉得不能拍进来,您觉得呢。
六、结语
同学们,人生是一场跋涉,难免跌宕起伏。某一天,当你身处低谷,希望你能想起今天这堂课,千古风流人物,总有一位先贤会教会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也许是不负山水,或者是不忘苍生,亦或是为了那一份遗世独立的旷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