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湿润多雪 B.干旱多风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2.城市建设向高屋住宅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
A.登高望远 B.氧气多灰尘少 C.健身运动 D.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3.下图中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4.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的一个岛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同中国开展了多方面合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与乙地相比,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稀疏 B.交通便利 C.商业发达 D.地势更低
5.“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建有较完备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 )
A.北非地区 B.极地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西亚地区
6.东南亚地区的乡村民居主要是( )。
A.窑洞 B.干栏式民居 C.冰屋 D.四合院
读聚落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甲聚落 B.乙聚落 C.丙聚落 D.丁聚落
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9.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 )
A.土楼 B.围龙屋 C.高层建筑 D.四合院
10.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便利的交通 B.丰富的资源 C.平坦的地形 D.险峻的地势
11.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不能体现( )
A.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B.当地的交通状况
C.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 D.当地的文化风俗
二、非选择题
12.人们集中的生活在一起就形成 ,有 和 两种形式.
13.将下列建筑物填在相应地区的横线上。
A.云南 B.山西 C.西亚 D.安徽 E.威尼斯 F.东南亚
①丽江古城②厚墙加小窗③平遥古城④皖南古村落⑤高架屋⑥水城
A B C D E F
14.下面是几个同学根据“地理与生活”联想到的一系列事物和现象。请你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体会,任意举出两个“地理与生活”的例子。
A.同学:明天降温,我们应适当增加衣服。
B.同学:电视上的阿拉伯人男子习惯穿白色长袍,戴头巾。
C.同学:外出旅游需要有一张地图。
D.同学:报刊上说,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以捕鱼、狩猎为生。
我知道的例子是:
15.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 和 的总和。
16.国界是国家 范围的边界。国界范围以内的 、 和 ,总称 。
17.越来越多的“驴友”倾向户外运动,他们在朋友圈交流见闻、提供活动景点等,下图为某“驴友团”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徒步活动的目的地是海拔最高的①点,其海拔估计不超过 米,地形部位名称为 ;他们如果要体验攀岩乐趣,会选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
(2)在②③处,他们发现 处有流水,判断两地的地形部位名称② 、③ 。
(3)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他们在同一时间测得A、B两地的气温,气温更高的是 地,大约高 ℃。
(4)读图可知,该村发展的优势有 (写出2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下图为十年来我国某地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对比图。十年来,该村在生态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①桥图上距离为0.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①桥在②桥的 方向。
(2)甲、乙两条河流中流速较大的是 原因是 。
(3)十年来丙村发展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大,请分析丙村发展的有利条件。
(4)简述该乡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发生可喜变化的表现。
1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年前),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千栏式房屋”的遗迹。
(1)请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有哪些共同的优越发展条件?(提示: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考虑)
(2)传统民居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请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中任选其一,分析当地特色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C
6.B
7.C 8.A
9.B
10.D
11.B
12. 聚落 城市 乡村
13. ① ③ ② ④ ⑥ ⑤
14.1、我国北方居民以面食为主食,是因为北方地区降水少,适宜种植小麦。
2、四川人民喜欢吃辣椒,是因为当地气候湿热,吃辣椒可以去除湿气。
15. 物质 精神财富
16. 主权 领陆 领水 领空 领土
17.(1) 800 山峰/山顶 ④
(2) ③ 山脊 山谷
(3) 500 A 3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18.(1) 0.2 东北
(2) 甲 甲河流流经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河流流速较大
(3)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促进经济发展等。
(4)生态环境: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提高;经济:交通线路增多、开设工厂。
19.(1)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气候干旱,当地民居是平顶屋,墙厚、窗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