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下册第8课
01
把握事物事理,
理清文章结构,
梳理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
02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生动写法,赏析写作特色。
03
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思考习惯。
今天我们要学习得是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说明文间的脚印》,文章标题让我们产生哪些疑惑
时间能够留下脚印吗
它留下了哪些印记呢
导入——题目生疑
回顾自读课文的一般方法:
第一步:在“阅读提示"中筛选关键信息,提炼阅读目标; 第二步:有目标地开展阅读批注,甚至摘抄活动;
第三步:若有旁批,借助旁批深入思考问题;
第四步:交流分享,丰富深化认知。
导入——回顾方法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全文,读懂“时间脚印”。
1.关注“阅读提示”首段。
关注“阅读提示”第1段,勾画关键句,以解释由标题产生的疑惑。
勾画首句“岩石记录时间”,并了解到本文内容将会涉及地质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2.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目标一:
作者在何处提出了“岩石能记录时间”这一事理
目标二: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目标三:
岩石记录了些什么信息
任务要求:
自主阅读全文,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有目标地寻找答案。注意勾画重要的信息,并从内容把提的角度,做概括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点评式批注,还可借助思维导 图整理知识
3.开展自读,交流分享。
执笔自读,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勾画批注,绘制思维导图 。
同桌交流后举手发言,展示自己的批注或思维导图绘制成果,谈谈自己的阅读所得。
(1)关注第3段的关键句;“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可见,时间是能够留下脚印的。课后“阅读提示"中也提到:“本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2)关注第5段的疑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从第6段开始梳理。
关注小层次的中心句: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关注更小层次的中心句: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水和空气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地和地下的生物、人的作用。
关注时间标志语: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
(3)关注中心句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岩石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
关注小层次的中心句: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思维导图展示
岩石演变:9-11段中空气和水中的酸类、水和空气进入岩石内部、生物的破坏、人的破坏等,岩石受到攻击,大块碎成小块——碎石、砂砾泥土开始旅行——泥沙沉淀,重压胶结——岩石生成——地壳运功、岩层变形、层次不变、历史痕迹。
岩石记录时间: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转眼就消逝的某些自然界活动
01
完善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读懂“时间的脚印”有什么意义。
02
4.进一步丰富认知。
关注第31段的
关键句: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寻找地下的宝藏。
二、理清思路,梳理说明顺序。
1.关注“阅读提示”末句。
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2.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以这句话所指为阅读目标,再次测览全文,并为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思考:从全文来看,作者采用的是哪一种说明顺序呢
(1)文章结构层次。
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5-29段: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30-31段: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3.自读思考,分享作答。
(2)文章说明顺序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根据时间发展顺序,属于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3)小结:八年级上下学期的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 性质
由现象到本质 从某些现象入手,深入本质介绍事理。
由概括到具体 先概括整体,再从多个角度具体介绍。
由主要到次要 对若干说明内容进行恰当的主次排序。
由个别到一般 罗列个体案例,并归纳总结一般特征。
由性质到作用 从介绍事物本身到介绍该事物的功用。
由原因到结果 介绍事物或现象的成因 。
由质疑到解疑 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 。
4.深化认知。
关注课后阅读提示:
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依据以上提示,阅读5-29段为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抓取关键词“历史的痕迹""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看看大家是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
方法一
第一个层次(5-21);岩石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
第二个层次(22-25):岩石让我们了解到地质的变迁。
第三个层次(26): 岩石让我们了解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第四个层次(27-28):岩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
第五个层次(29):岩石还可反映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方法二:
第一个层次(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个层次(22-29):岩石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
本文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时间留下的“脚印”,其实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记,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看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科学研究而推断出的结论。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解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5.总结全文内容。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科学探究任务。
(1)为什么气侯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实冷期生成的石
头往往是灰黑色
(2)为什么寒武纪以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影响了许多
煤矿 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 各有什么特征
2.写作特色批注任务。
从写作特色方面对课文进行批注形式;赏析式、质疑式。
要求: 至少两条。
第二课时
一、明任务,探究写作特色。
关注课后“阅读提示”中的相关介绍: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明确:这段文字建议了两个阅读角度,一是“修辞手法用",二是“独立成段的单句"。
二、抓修辞,体会生动写法。
1.赏析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细读文本,寻读、跳读文中使用比喻、拟人 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任选一处进行朗读和批注赏析。
(1)“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此处把岩石在风沙中的情景比作砂轮在有力地转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沙对岩石的磨损,饶有趣味。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 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 向很远的地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其中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 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形象地表现 出它们对碎石、沙砾、泥土起到的作用。另外,“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篇优美的“科学小品”,不仅是优秀的说明文,而且具有散文之美;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 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小结
2.关注说明语言的共性。
除了生动有趣,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再次细读文本,任选一处进行批注赏析。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其中“,根据计算"说明其结论是具有科学依据,而不是妄加猜测的,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而用“大约”一词,是因为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
都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关注说明语言的共性。
除了生动有趣,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再次细读文本,任选一处进行批注赏析。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其中“,根据计算"说明其结论是具有科学依据,而不是妄加猜测的,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而用“大约”一词,是因为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
都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三、抓单句,理解特殊作用
自读,完成任务: 跳读文本,关注独立成段的单句,选一处深入品读,批注其具体的作用。
自读方式:自读批注 →小组交流 →班级分享。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问的呢 ”通过设问的方式示接下来说明的具体内容,即岩石记下时问的方式,同时让读者 鲜明地看到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 迹。”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 生的话题,又引出下文,继续解读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四、勤探究,践行科学精神
1.从批注中发现问题。
检视还未解决的质疑式批注,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挑选出其中有探索价值的问题。
2.自读探究解决问题。
针对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评选两个探究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补充“质疑式批注示范”: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2)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
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诗
(3)本文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4)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问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临来说明右石极般环间逐制成为泥沙的过程呢
参考答案:
(1)本文的标题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时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岩石比作时间的阳,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引用高土其的诗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相应四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参考答案:
(3)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从写作思路来看,作者由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二者相互补充。
(4)为了给下文说明岩石生成作铺垫。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这样会让人们对说明对象了解得更具体、更全面。
3.小结单元人文主题。
认识本文作者,开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陶世龙,1929年生于四川安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址学系。1952年参与剑建北京地质学院,此后长期在该校工作、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时、历史文化的研究。著有《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五、识作者,课外拓展阅读
谢 谢 观 看!
2022
时间管理概念 | 时间管理方法论 | 时间管理工具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