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卷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年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卷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2 09: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衡阳县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à)
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án)
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qì)如法炮制(pào)
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 烟霭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冰雪消融 防微杜渐
C.孝悌 膏粱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括噪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面物件上房,皆雕梁画栋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B、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而林黛玉则寄人篱下,处处小心谨慎,所以宝黛之间的对话,黛玉时时留心,处处设防。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面对鲨鱼的围攻,老渔夫桑迪亚哥有时也产生一丝畏惧,甚至有时后悔自己得鱼忘筌,有时又幻想“这也许是一场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 , , 。 , , ,我国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①不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②这就是把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③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不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 ⑤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⑥把加快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为重点
A. ②⑥③⑤①④ B. ⑤①③④⑥②
C. ③⑥②④①⑤ D. ②③⑥⑤④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山水画与中国哲学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中国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山水画深刻影响和熏染着中国人的审美品格、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毫无疑问,山水画精神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的山水画家,担负着“正本清源”,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并且将传统山水画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正本清源”的“源”不仅仅是山水画艺术层面上的“源”,不仅仅是明清,是唐宋,甚至是春秋,它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是对“道”的体认。如龙瑞先生所言:“我们所谓的‘正本清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从而让人们在山水画面前产生感动,产生震撼,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感天悟地的人文精神之美,重新建立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的同构关系,最终深刻体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之境,感受“天地境界”,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山水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不被大多数山水画家和大众所认识,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承担起“教育和传播”的责任,“志道”,“弘毅”,真正担负起任重道远的文化使命。
(节选自陈仕彬《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有删改)
6.下列关于山水文化及山水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以山高水长来体现“仁爱”的哲学内涵,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B.道家崇尚自然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这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C.中国佛教和禅宗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在对山水的感受中提高自己的修悟,所以寺庙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组成部分。
D.儒道释对山水的态度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最终使中国山水画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有山水画家都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加之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进而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留下辉煌的成就。
B.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其“以形媚道”的特点,实际上为山水画家和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C.为山水画家开辟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的正是建立在“天地合一”哲学基础上的中国山水画。
D.中国山水画能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超越,是因为它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传承山水画精神内核,可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正本清源”的“源”,包含着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中“道”的体认和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
C.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D.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言下之意,说的是当代的山水画家和大众对于中国优秀山水文化基因认识的缺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
B.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C.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盛大
10.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下列各句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陋之有 B.不拘于时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耻学于师
12、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 7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⑵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⑷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
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 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15分)
喜旺的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 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 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⑾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⑿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⒀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⒁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6.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7.请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18.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3分)
19.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0. 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分别从“记者”和“播音员”的要求上介绍自己的优势。(每句不超过30字)(4分)
⑴应聘记者:
⑵应聘播音员
21、下面是某校宣传栏上的一段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字。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面对“感恩”这个话题,我们认为—— 感恩把和谐的门推开了,和谐则把生活的门推开了;只要你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生活到处都是和谐的乐章。 感恩把幸福的门推开了, ; , 。
感恩把温暖的门推开了,温暖则把情感的门推开了;只要你用心倾听水流的声音,情感到处都是温暖的节拍。
22、作文(40分)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700字;3、不得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5年衡阳县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 yáng—xiáng qì——duó pào——páo
2、答案D、(括——聒;汇———荟)
3.D。A项“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也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B项,“得天独厚”,指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C项,“沸反盈天”,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D项,得鱼忘筌”,指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不和语境。
4.A(B语序不当,后两分句应为“博尔特因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而罗伯斯则因在比赛中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C语意重复,“至少”“超过”应删去一个;D逻辑错误,“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不能并举,应改为“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5、答案A抓住转折句⑤“……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表明前面是成绩,后面两句是要解决的问题。前半句抓住关键词“这就是”,按“二题…‘重点…‘转折点”排序:后两句按理念在前、行动在后排序。
6.(2分)C(强加因果,原文并未说“寺庙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佛教和禅宗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在对山水的感受中提高自己的修悟”产生的结果;偷换概念,原文为“……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山水文化”不等同于选项中的“中国山水画”)
7.(2分)A(表述不严,原文说“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不代表“所有山水画家都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张冠李戴,“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主要受释家的影响,而不是道家)
8.(2分)C(张冠李戴,原文中“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是指山水画的欣赏者而不是当代的山水画画家)
9.D
10. B(B中“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余皆为动词,到、往)
11.A
12.C应该是从反面论证
13答案: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4.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⑵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⑷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
15、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16.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 ,每天就兴奋得朝思暮想,急切盼望。见父母那一天,害怕雪大,见雪越下越大越揪心;高兴做好早饭后焦急地等待,在忐忑中兴高采烈去迎接父母。见到父母时,因太激动张嘴喊不出爸妈,酸楚委屈油然而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17.原句文字照应前面喜旺“天天数日子”的生活,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喜旺在漫长等待中那种朝思暮想急切盼望的煎熬,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删去后则无法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18.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母盼望回家见到亲人见到儿子的急切心情;喜看父母望自己时陌生的感觉,一方面表现了希望的失落感心酸感,另一方面也深刻表现出三年父母未回家,父母和儿子心灵上的陌生感。
19.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的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外出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无奈背井离乡,户口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只能让留守的儿童无奈地留守家乡。这种空间距离逐渐会演变成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心理距离。就像文中的喜旺,独自留守中盼望父母回家,可回家的父母居然不认识自己,和自己形如陌路。这就是中国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两难境地,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20、示例:①应聘记者:本人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及应变能力很强。②应聘播音员:本人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纯正,朗诵水平很高。
21、幸福则那未来的门推开了;只要你用心倾听鸟鸣的声音,未来到处都是幸福的旋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