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6《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16《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6 21: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所以学生对学习小说还是很有兴趣的。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对于刻画人物的语言及小说的主题则不够关心与理解,需要重点指导。
  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鲁迅的《故乡》,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知。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把握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归纳文章主旨上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层次。
  3、理解小说人物形象。
  4、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选择题:当你身处贫穷时以下两项选择你会选择哪一项:A.金钱、B.亲情。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同学们,金钱是把双刃剑,能给人带来财富,也会让我们失去其他美好的东西。(如亲情、友情、爱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拜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看文中的一对夫妇在金钱和情亲面前是如何选择的。
二、初读课文
  了解故事梗概,复述故事情节
  1、初读课文梳理小说的三要素:
  ①小说写了哪些人物?
  归纳:于勒(我的叔叔)、菲律普夫妇(我的爸爸妈妈)、“我”
  ②速读课文说说围绕这几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用3-5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归纳:我的叔叔于勒年轻时不务正业又连累了兄嫂,后被送到美洲发了大财,就写信要回来要补偿哥哥,于是哥哥一家人时刻盼望于勒回家。几年过去了,哥哥一家人外出,在船上发现了穷困潦倒的于勒时又赶紧躲开了他。
三、再读课文
  梳理故事情节
  开端——盼于勒(第1-4段)
  发展——赞于勒(第5-19段)
  高潮——见于勒(第20-47段)
  结局——躲于勒(第48-49段)
四、跳读课文
  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问: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于勒、菲律普夫妇和“我”那么菲律普夫妇和于勒是什么关系?
  答:兄弟关系
  2、问:既然是兄弟关系,那么菲律普夫妇应该怎样称呼于勒?
  答:应该称呼弟弟或于勒
  3、那么在文中菲律普夫妇是怎样称呼自己的亲弟弟的呢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菲律普夫妇对于勒称呼或评价的词语:
  归纳:菲律普夫妇对于勒称呼:正直、有良心、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人、可爱的人;坏蛋、流氓、无赖、小子、贼、可恨的人
  4、问:文中菲律普夫妇对自己的亲弟弟于勒的称呼前后不一致,这种变化基于什么?
  答:身份、地位的不同。
  5、当菲律普夫妇称于勒是正直、有良心、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人、可爱的人,于勒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答:富有
  问:称于勒坏蛋、流氓、无赖、小子、贼、可恨的人,于勒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
  答:贫穷
  问:于勒由富——穷他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变化,而他作为菲律普夫妇的亲弟弟这一事实发生了变化没有?
  答:没有
  问:他与菲律普之间的血缘关系还存在吗?
  答:存在
  既然存在,从这些变化的称呼中我们看出在菲律普夫妇眼里维系他们和于勒的这种兄弟感情的纽带是什么?——金钱
  通过以上菲律普夫妇对自己亲兄弟的前后称呼的不同,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菲律普夫妇呢?
  请以:我通过   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认识了一个   的菲律普夫妇(如:自私、冷酷、势力、无情)。
五、主题探究
  1、同学们,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菲律普夫妇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什么?
  归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2、菲律普夫妇不管盼有钱的于勒回家,还是怕穷困的于勒回家,都是因为他们穷,由此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归纳:作为一个穷人,他们生活艰辛,活的卑微,是可怜的。所以小说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也反映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的辛酸和无奈。
  3、文章中有没有闪现出一点人性的善良与纯真呢?
  有:我(若瑟夫)
  在文中找出若瑟夫心里描写的句段,认识一个善良、单纯、有同情心的若瑟夫。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度里人们的向善之心还是没有泯灭。
六、拓展练习
  1、如果你也有一个像于勒一样的叔叔。你的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你会怎样?(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请以:金钱可以买到 —— 但买不到 ——的格式填写句子。
  总结:同学们,金钱可以买到良药,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大房子,但买不到温馨的家;金钱可以买到朋友,但买不到真正的友谊。不管我们将来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丢掉做人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