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22:37:49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D
12.B
13.D
14.D
15.D
16.C
17.A
18.A
19.B
20.D
21.C
22.D
23.A
24.D
25.D
26.(1) 组织液 血浆 蛋白质
(2) 组织液 4(2分) H2CO3/HCO3- (2分) H2PO4/HPO42-(2分)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1)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静脉滴注药物首先进入血浆;血浆和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血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2)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至少要穿过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肺泡壁(单层细胞)共4层生物膜;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参与调节的缓冲对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和H2PO4/HPO42-。
27.(1) 两 a细胞因子(2分)
(2) ② 注射抗原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2分)
(3) 骨髓 抗原呈递
(4)②→①→④→⑤(2分)
【分析】图甲为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过程,其中①为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②为辅助性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记忆B细胞、⑤为浆细胞,物质a为细胞因子,b是抗体。图乙为两种使人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方法①注射抗体,仅能在体内持续一段时间。方法②注射抗原会使人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可持续较长时间。
【详解】(1)图甲中,③为B细胞,B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到疫苗及接受抗原呈递(被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受到细胞因子的作用,故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和物质a细胞因子的作用。
(2)图乙为两种使人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方法①注射抗体,仅能在体内持续一段时间。方法②注射抗原会使人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可持续较长时间。
(3)造血干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血细胞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因此树突状细胞大多数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人体中具有较强的处理、加工、呈递抗原信息的细胞,与巨噬细胞、B细胞一起被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4)机体清除癌细胞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实现的,细胞免疫过程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癌细胞,将抗原信息呈递并激活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同时树突状细胞能识别癌细胞后也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在细胞因子的有作用下,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进而清除癌细胞,整个过程可表示为:②→①→④→⑤。
28.(1) 副交感(1分) 促胰液腺(1分)
(2)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3) 抗利尿 肾小管、集合管
(4)自身免疫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 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1)当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故图中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收缩。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小肠分泌促胰液腺作用于胰腺引发胰液的分泌。
(2)血糖浓度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4)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胰岛素无法分泌,据此推测:1型糖尿病是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病。
29. 大脑皮层 减少(1分) 减慢(1分) b 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 体液调节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老年性痴呆是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而神经元细胞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记忆、认知都与人的大脑皮层有关。
【详解】(1)由于认知障碍出现的失语、失认或失行等都与大脑皮层有关,故可说明Aβ的聚集损伤了大脑皮层中的细胞。
(2)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若线粒体受损,则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量会减少,从而导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减慢。
(3)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图中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可通过b传导到d,再经过c传导到b,只有b处神经纤维缠结才导致刺激产生的兴奋无法传导到d,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若在图中的e处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a处电位变化。
(4))根据题意分析,雌激素能促进Aβ的前体分解成可溶性的蛋白,从而减缓老年性痴呆症状,这属于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说明神经调节受激素调节(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影响。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0.(1)下丘脑损伤,ADH分泌不足,导致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液增多
(2) 增加(1分) 神经—体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
(3) 腺垂体或性腺 腺垂体(1分)
【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中的甲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了ADH(抗利尿激素),储存在神经垂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水盐平衡;下丘脑中的乙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了激素A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激素B,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则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肾上腺、性激素)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肾上腺、性激素)激素等。
【详解】(1)下丘脑损伤,ADH分泌不足,会导致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液增多,出现尿崩症。
(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体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较大,散热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增加产热,使体温升高。在这过程中,垂体即接受了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也接受了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3)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腺垂体或者是性腺功能受损;临床上为进一步诊断病因可给患者注射激素B,若性激素含量恢复正常,则说明性腺功能正常而腺垂体功能受损。
答案第1页,共2页眉山冠城实验学校2023年秋季高二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
C.艾滋病患者晚期免疫功能增强 D.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仅阻断神经乙 70
2.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实验对象在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3.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4.如图为抗体结构模式图,机体内抗体约有109种,结构都非常类似,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之间,重链和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抗体均由浆细胞分泌产生,推测机体内的浆细胞约有109种
B.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均可以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
C.每个抗体分子中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彻底消灭抗原
5.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上呼吸道炎症时,扁桃体肿大 B.高温天气工作,出现中暑现象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人体血液中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①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7.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B.当过敏原进入机体,会被血清中的抗体结合,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C.过敏反应通常具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过敏反应中,抗体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的组织成分
8.新冠病毒感染机体后可损伤细胞,有高度变异性,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灭活疫苗既能引发体液免疫,也能引发细胞免疫
B.新冠病毒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未发生细胞损伤
D.新冠病毒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9.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地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10.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书写的汉字乙同学看不懂,说明乙同学V区受损
B.第一级记忆保留时间很短,通过反复运用、强化,可以转入感觉性记忆
C.适量运动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情绪波动
D.人类语言中枢的四个言语区分别控制听、说、读、写四个能力
11.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12.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B.无胸腺裸鼠注射疫苗可获得免疫力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1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14.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5.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
B.该抗体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大量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起作用
16.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部分激素可以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激素
B.人在恐惧、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
C.激素发挥作用均需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17.白细胞介素12(1L-12)是介导乳腺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人员设计了用患者自身体内1L-12的天然受体制成的药物pro-1L-12来封闭1L-12的活性,只有当其到达乳腺癌病灶时,附近的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才能切割pro-1L-12释放1L-12的生物活性,进而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机体产生1L-12反映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B.机体内产生1L-12的细胞有辅助性T细胞和浆细胞
C.乳腺癌患者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均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D.患者体内会将pro-1L-12识别为外来抗原而将其清除
18.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的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所示(能神经元表示能够释放相应神经递质的神经元,①②表示相应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结合乙酰胆碱后即可使相关通道持续开放
B.长期使用可卡因会抑制多巴胺回收,进而导致②减少
C.乙膜既能接受信号分子也能释放信号分子
D.该过程中,甲乙丙细胞均发生了膜电位改变
19.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员制备了能专一抑制 INH 作用的制剂 X(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大鼠发情期将制剂 X 注射给大鼠,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检测指标组别 促性腺激素(mIU/mL) 性激素(ng/mL) 卵泡质量(g) 成熟卵泡个数(个)
促卵泡激素 促黄体素 孕酮
对照组 8.53 15.18 8.86 0.63 28.67
实验组 25.36 15.19 11.78 0.91 35
A.INH 在小鼠体内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性腺
B.垂体细胞分布着 INH、性激素等激素的受体
C.由实验数据推测 INH 能促进卵泡的发育
D.推测制剂 X 可能扩散进细胞内与 INH 结合以解除其作用
20.正钠平衡指 Na +的吸收大于排出,负钠平衡是指 Na +的吸收小于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正钠平衡和负钠平衡最终可达钠平衡。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正钠平衡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B.正钠平衡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
C.负钠平衡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
D.负钠平衡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
21.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 5 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已知肾上腺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首次注射胰岛素的家兔肝脏细胞内肝糖原合成加快
B.二次注射后,②③④号家兔的低血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C.二次注射的②③④⑤号都属于实验组
D.二次注射后②号家兔的尿量会增加
22.尿在肾中不断形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引发排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人的排尿行为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可以进行且排尿完全,但不受意识控制
C.脊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膀胱的扩大和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
D.无意识排尿和有意识排尿的神经结构有差别
23.“脑卒中”常因为脑部血管堵塞使得大脑某区损伤,导致躯体上下肢不能运动。如果将脑机接口微芯片装置植入“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时,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脑机接口将病人的传出神经与效应器重新建立联系
B.脑卒中患者大脑皮层依然可以产生兴奋
C.脑卒中患者的第一运动区受损导致四肢不能运动
D.脑机接口将来有可能让我们用“意念”控制设备
24.下图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各突触都是兴奋型突触(①-⑤表示结构或部位,字母表示电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代表膝跳反射,①在腿部,⑤在大脑
B.若在②处给予适宜刺激,A 指针偏转,B 指针不偏转
C.若在④处给予适宜刺激,B 指针不偏转,A 指针偏转
D.可卡因可能作用于③,使得多巴胺不能被正常回收
25.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脑脊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单向的
B.脑脊液与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单向的
C.脑部受到严重外伤引发脑水肿的原因主要是脑脊液渗透压降低
D.脑脊液中的 CO2浓度比脑细胞中的 CO2浓度低
二、综合题(共5题,50分)
26.(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和 ,两者之间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的含量不同。
(2)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在肺部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主要的两组酸碱缓冲对是 和 。
27.(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图甲为接种某疫苗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过程,图乙为两种使人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B细胞的活化需要 个信号刺激和物质 (填字母和名称)的作用。
(2)图乙中方法①和方法②比较,方法 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理由是 。
(3)①为树突状细胞,大多数来源于 (填脊髓、骨髓或胸腺),依据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的具体作用,与巨噬细胞、B细胞一起被称为 细胞。
(4)2007年,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被确诊为胰腺癌IV期,即使接受了所有治疗,1年生存率也低于5%,斯坦曼决定“以身试药”,将处理过的树突状细胞注射回体内,成功地将生命延长了4年半。请写出树突状细胞在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中引发的变化 (填序号,用→连接)
①分泌细胞因子②激活辅助性T细胞③激活B细胞④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⑤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
28.(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下:
(1)进食后,图中a所示 神经兴奋(填“交感”、“副交感”),引起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收缩。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小肠分泌 作用于胰腺引发胰液的分泌。
(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
(3)1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机体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体液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4)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据此推测:1型糖尿病是由基因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 病。
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神经系统疾病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重点。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是很明确,临床主要表现的症状有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学习能力下降,并进行性加重。晚期出现严重痴呆。该病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是一种全脑功能衰退的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出失语、失认或失行等病理特征,这说明Aβ的聚集损伤了 中的细胞。(填“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或“脑干”)
(2)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Aβ的聚集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从而导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3)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阻碍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下图中的 处时,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若在图中的e处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a处电位变化,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研究发现,雌激素能促进Aβ的前体分解成可溶性的蛋白,从而减缓AD症状。该过程体现的调节方式为 (填“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下图为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因为下丘脑损伤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据图分析尿崩症产生的原因 是 。
(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散热会 (填“增加”或“减少”),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通过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以调节相关生理活动,最终使得体温回升,这个过程中腺垂体的内分泌细胞主要接受的信号分子有 。
(3)若图中“下丘脑→激素 A→腺垂体→激素 B”过程调节着人体内性腺分泌性激素。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可能是 功能受损。给患者注射激素 B 后,若性激素含量正常,说明是 出现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