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3.《尝试与猜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3.《尝试与猜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21: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P99-100《尝试与猜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借助“鸡兔同笼 ”这个载体,意在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教科书呈现了古代趣题“鸡兔同笼 ”的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数学好玩“一起去秋游 ”一课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方 法解决问题,三年级的这一课与本节课对比,秋游求的是最省钱方案,“鸡兔同笼 ”求的是符合数学信息的方案,但是都需要经历不断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计算量大。但是已经隔了一年多,部分学生可能忘记了这一方法,教学时,需要适当的提示学生我们学过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会用数学眼光:了解“鸡兔同笼 ”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 会用数学思维: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会用数学语言: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知道与“鸡兔同笼 ”有关的数学史,感受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学难点
运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对口令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对口令的游戏吗?接下来我们看看谁反应最快。
教师:1 只小鸡
学生:2条腿
教师:2 只小鸡
学生:4 条腿
……
师:采访一下,你怎么说得那么快?
师:原来你们都有秘诀,学习数学也有秘诀,你们知道有哪些学好数学的方法或者策略吗?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对口令,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加深鸡和兔的腿数印象,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师:说的真好,相信你们今天也能用上这些好方法学好这节课。
二、迁移方法,引入新课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策略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二年级用了画图法,三年级学了列表,四年级学会了解方程。
回顾三年级学习的租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设计意图】通过三年级租车问题进行解题策略方法的迁移,用“大单元”教学沟通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
尝试——调整——优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也是我们生活中做事情的一种策略。莎士比亚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有列表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利用三年级所学的列表法帮助学生回忆,把数学课堂延伸至课外。
教师:你能快速地猜到答案吗?
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数据调小,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研究,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化繁为简。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 ”有关的数学史,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汇报前置性作业
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 9 个头,26 条腿,问鸡和兔各几只?
教师:从昨天前置性学习中,老师收集到有这些做法。请这些同学来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初步认识鸡兔同笼问题,自主选择解决简单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策略,可以画图,可以列表,可以尝试假设,渗透假设的思想,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和活动经验上的铺垫。
师:追问画图法:为什么你把鸡换成兔子,只添了2条腿?
师:这个方法我们称为画图法。
师:9个头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解决,如果数量变大,比如100个头你们还会用这样的画图方法解决吗?
师:原来画图也有弊端,所以我们要寻找更优化的策略解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把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就是鸡多了1只,兔子少1只,就少了两条腿;那少2只兔子呢?少3只呢?少10只呢?
师:像这位同学这样,把假设的情况逐一举例,列在表格里,就是列表法。
师:刚刚我们是一只一只地尝试调整的,能不能大胆点,1次就调整到4,直接把鸡的只数调到4,行吗?
师:鸡从1只跳到4只,增加了3只,兔从8只,减少到5只,减少了多少条腿呢?
师:像这样跳一跳的方法,我们叫跳跃列举。
师:哇,你更大胆,把笼子里的全部动物都假设成了鸡。
追问:8÷(4-2)=4是什么意思?
师: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为假设法。
师:可以把这9个头全部假设成兔吗?
师小结:你们太厉害了,竟然用这么多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不管是哪种方法,我们都要先假设,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甚至列表也是假设1只鸡,8只兔,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都称为极限思想。通过你们假设的鸡和兔只数,算出腿数,然后与题目的条件进行比较,进行调整,调整时我们都用到了一个信息,一只兔比一只鸡多了2条腿。看来解决鸡兔同笼的奥秘就在这里。
(二)解决35个头,94条腿的历史名题
师:你能用刚刚学习的解题策略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吗?
回归原题
《孙子算经》原题: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问鸡和兔各几只
合作学习要求:
1.先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
2.组内交流你的解决方法。
师:这几位同学的方法很特别,我们请他们来分享一下。
师:像这样假设鸡和兔的数量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叫取中列举。
师:这么多的方法,同学们觉得哪种方法又快有准确地找到答案。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从逐一列举,到跳跃列举,到取中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优化,实现了化繁为简。
【设计意图】逐一列表法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学生可以继续应用逐一列举。但由于此题的数据大,计算难度和列表过程繁琐,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的增大,逐一列表法的劣势更明显,从而产生进一步简化的心理需求。所以学生大多会尝试跳跃列举,化繁为简,接着发现既然可以一次调整10只、20只,那我们可以再大胆一些,一次调整一半,假设鸡和兔的数量差不多,得出取中列举更简便。
四、练习生活,建立模型
师:今天学习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有一部分问题,里面没有鸡,也没有兔,但是也可以用解决鸡兔同笼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请看。
师:你们想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呢?
【设计意图】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不在于这个问题的本身,是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建立这样一个模型,还能应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