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下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下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段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05:42:54

文档简介

下关教育集团2023~2024 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段考(二)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综合题) 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读图1,完成1~2题。
1.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 地月系 B.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如图2),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 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3~4题。
3. 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 古生代 B. 新生代 C. 中生代 D. 前寒武纪
4. 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 60%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 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图3为地球6亿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 变化曲线。 读图, 完成5~6题。
5.图示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6. 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 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读图4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特征变化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结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最高的是色球层
B.亮度最大的是太阳内部
C. 厚度最大的是色球层
D. 温度最高的是日冕层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
B.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C.前一次太阳活动峰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峰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D.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臭氧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图5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①~④表示地球内部圈层)。读图,完成9~10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软流层在③圈层的顶部 B. 莫霍面是①②圈层的分界
C.④圈层是液态 D.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共同组成
10.对图中M、N两种地震波的解释,正确的是
A. M 是纵波,传播速度较慢 B. N是横波,传播速度较快
C. N在固、液、气三态中都能传播 D. M 只能在液态中传播
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9800米时突发事故,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所有人和飞机都安全返航,机长刘传健创造了比“萨利机长”更伟大的航空奇迹。图6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 影片中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剧烈颠簸,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分层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2. 航班突发事故时机上人员面临的危险不包括
A. 低温 B. 强辐射
C. 强风 D. 缺氧
13.对图中各层大气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丁层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高 B.丁层复杂的天气利于航空飞行
C.丙层含有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 D.甲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图7所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15.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若从陆地吹向海洋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读图8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6~17 题。
16.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7. 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节①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与下垫面温度无关
C.环节③基本态势与海陆分布无关
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
图9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 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板块断裂
19. 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①石芽 ②石笋 ③石柱 ④峰丛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发达地区
②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③地表水缺乏,生产生活供水不足
④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图10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读图,完成21~22题。
21. 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22.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图11 某风力沉积地貌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 上图中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图是
A. a B. b C. c D. d
24.若想营造灌木林带固定移动沙丘,则营造灌木林带一般应在
①沙丘陡坡一侧 ②沙丘缓坡一侧 ③沙丘移动的前方 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图12 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以下25~27题。
25. 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 流水搬运 C. 流水沉积 D. 地壳下陷
26.河流裁弯取直可以
A.增加航运距离 B. 增加河道淤积
C.减弱洪水灾害 D.减小河流流速
27.下列地区最容易形成牛轭湖的是
A.横断山区 B.呼伦贝尔草原
C.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读图13 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完成28~29题。
28. 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
29. 沿 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4表示四类地貌的速写图。读图, 完成30~31题。
30. ①②③④地貌景观类型依次是
A. U型谷、三角洲、冲积扇、新月形沙丘
B.峡谷、冲积扇、风蚀蘑菇、三角洲
C.峡谷、三角洲、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
D. 瀑布、冲积扇、水蚀崖、三角洲
31. 对于①②③④地貌景观所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B.②景观多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③景观多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D. ④景观在我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图15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 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 气候和地形 B. 气候和生物
C. 母质和生物 D. 地形和母质
33. 图示区域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④
图16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题。
34.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B. 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较快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 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较慢
35. 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A.地表疏松物的迁移速度快
B. 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 光热条件差
D. 水分条件差
第Ⅱ卷(综合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6.(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7A、B、C为我国某地地貌图,图D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图。
(1) 从地貌形态上看,A图地貌名称是 ,B图地貌名称是 。B图中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B 图地貌主要分布地区的显著气候特点是 。(4分)
(2) C图地貌名称为 ,其通常分布位置位于 ,因为河流流到这里摆脱了 。(3分)
(3) A 图地貌分布在D图中 处(填数字),在D 图河流的a、b处,若要修建港口应选择 ,若要修建城市则应选择 。(3分)
37.(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8a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18b为“太平洋沿170°W 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图18c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分布图”。
(1) 图18a中, 甲、乙、丙、丁四个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判断依据是 。(2分)
(2) 图18b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站中,纬度最低的是 观测站,判断依据是 。(2分)
(3) 洋流会对流经海域及附近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图18a中,D洋流对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1分)
(4) 图18c 中,曲线①为 曲线,其最低值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地区,主要原因是 。(2分)
(5) 图18c中,反映全球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的曲线是 曲线(填数字),其全球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2分)
(6) 图18c中,影响曲线③全球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是 。(1分)
38.(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某地理社团利用暑假到云南研学旅行,计划考察昆明路南石林,金沙江虎跳峡,梅里雪山和红河州元阳梯田。图19为各考察点示意图。
材料二 该地理社团研学至元阳县,发现该地村寨多建在半山向阳坡,每个村寨上方,都会有一片或几片“神树林”, “神树林”根系发达,固沙保土,能有效防治当地的地质灾害。
(1) 虎跳峡大峡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呈 , 作用强烈(填外力作用具体名称);路南石林属 地貌,该地岩石为 。(4分)
(2)“日照金山”是指日出或日落时阳光照射在雪山上呈现出金色的壮丽景观,该地理社团暑假去梅里雪山时,因云层较厚,看到“日照金山”的概率较 ,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较强。(2分)
(3) 元阳县在山地缓坡开辟梯田,使地表径流流速变 (填“快”或“慢”),下渗 (填“增加”或“减少”)。(2分)
(4) 元阳县“神树林”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其生态功能主要是 。(2分)下关一中教育集团 2023~2024 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段考(二)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70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C C A D D C B C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D B A C B B D C A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B A B C D B A B A
【解析】
1.由材料“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属于银河系,并非在太阳系内,C 正确。故选 C。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经过的天体系统依次是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故其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 正确。故选 A。
3.由材料可知,海王龙生活在 7000 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 2.52 亿年~6600 万年),与
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故选 C。
4.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C 对;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
矿时期是前寒武纪,A 错;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B 错;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
雅造山运动,D 错。故选 C。
5.图示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植物登陆和出现森林之后。植
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故其变化
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A 正确;频繁的火山爆发和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
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与图示不符,B、C 错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现代社会发生的
事情,D 错误。故选 A。
6.晚古生代,尽管出现了裸子植物,但是最为繁盛的是蕨类植物。因此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
林大部分是蕨类植物。故选 D。
高一地理 XG 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5 页)
{#{QQABJYoAgggAABBAABgCAQVICkEQkBAAAAoGwBAMMAABARFABAA=}#}
7.太阳大气层中温度最高的是日冕层,A 错误,D 正确;亮度最大的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
层,不是太阳内部,B 错误;厚度最大的是日冕层,C 错误。故选 D。
8.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A 错误;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不会出现极光现象,
B 错误;前一次太阳活动峰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峰年的平均周期约为 11 年,C 正确;太阳
活动发射的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D 错误。故选 C。
9.软流层在②圈层(地幔)的顶部,A 错误;莫霍界面是①(地壳)、②(地幔)圈层的分
界,B 正确;④圈层是内核,C 错误;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的顶部(上地幔顶部)共同组
成,D 错误。故选 B。
10.结合图片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判断,M 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N 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A、B 错误;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都能传播,C 正确;横波只能在固态传播,D
错误。故选 C。
11.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流以对流运动为主。因此阴雨、雪、雾等
天气变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飞机此时所处的大气分层是空气最下层的对流层,
对应图中的丁层,D 正确。故选 D。
12.中纬度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 12km,飞行高度达 9800m 突发事故,此时飞机处于对流层
顶部,对流层顶气温在-60℃,气温低,A 可能,故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到达对流层需
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强辐射造成的影响小,B 不可能,但符合题意;在对流层有强风雨
雪等现象,C 可能,不符合题意;飞机还处于对流层顶,氧气浓度较低,D 可能,不符合
题意。故选 B。
13.丁层为对流层,一般而言,在低纬度对流层较厚,在高纬度对流层较薄,A 错;丁层(对
流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航空飞行,B 错;丙层为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C 错;
甲层为高层大气,80~500 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D 对。故选 D。
14.结合所学可知,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典型形式,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由于温度较高形成低压,海洋由于温度相对低,形
成高压,故在近地面的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则相反。图中草丛被海风
吹向陆地方向,C 正确。故选 C。
15.若从季节的角度考虑,当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说明陆地形成的是冷高压,海洋形成的
是热低压,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特点,可判断此时应为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温度更低,形成陆上高压。故选 D。
16.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
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
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故选 B。
高一地理 XG 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5 页)
{#{QQABJYoAgggAABBAABgCAQVICkEQkBAAAAoGwBAMMAABARFABAA=}#}
17.环节①为地表径流,在河流入海口地区,由于水流速度下降,大量泥沙堆积,形成三角
洲,故该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故选 A。
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处有石钟乳,石钟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
水作用形成的。此天窗的形成过程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溶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
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最终形成此景观中的天窗,属于流水侵蚀作用。C 正确。故
选 C。
19.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溶
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
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故选 B。
20.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地区,为欠发达地区,①错误;②为喀斯特
地貌区,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②正确;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岩石裂
隙发育,多溶洞、地下暗河,地表水易下渗,因此地表水缺乏,生产生活用水不足,③
正确;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但该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
合发展旅游业,④错误。B 正确。故选 B。
21.该地貌位于新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图中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D 正确;该地降水少,
流水侵蚀弱,A 错误;流水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石灰岩覆盖地区,B 错误;冰
川侵蚀多发生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带,该地为盆地地形,地势较低,C 错误。故选 D。
22.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A 错误;该地为盆地地形,地势起
伏小,河流较少,B 错误;该地貌形成主要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有关,
C 正确;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D 错误。故选 C。
23.移动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移动沙丘是风扬起缓坡的沙在陡坡堆积,所
以堆积的一层层沙基本上是和陡坡平行的。故选 A。
24.固定沙丘的植被一般种植在沙丘缓坡一侧及沙丘移动的后方。故选 D。
25.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
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
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 正确。故选 A。
26.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会变快,其在弯道处滞
留的时间会减少,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C 正确,D 错误;河流自然
裁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A 错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后,河水
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B 错误。故选 C。
高一地理 XG 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5 页)
{#{QQABJYoAgggAABBAABgCAQVICkEQkBAAAAoGwBAMMAABARFABAA=}#}
27.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河流发生裁弯取直是在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的情况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地
形平坦的区域河流侧蚀作用强,更易发育曲流,从而形成牛轭湖。横断山区和黄土高原
地区,地势高,河流落差大,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不易形成牛轭湖,A、C 错误;塔里
木盆地虽然平坦,但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流量较小,不易形成牛轭湖,D 错误;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地势平坦,东部河流发源于湿润、半湿润区,水量较
充足,河流两岸易被侵蚀,曲流发育,易形成牛轭湖,B 正确。故选 B。
28.图示河流在第一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右岸,右岸流速快(侵蚀),左岸流速慢(堆积),
在第二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左岸,左岸流速快(侵蚀),右岸流速慢(堆积)。根据分析,
实线所示河岸形成的时间较早,A 正确;河岸的变迁,大体上受地转偏向力和河水惯性的
影响,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南半球左岸冲刷重,河流转弯地区受河水惯性冲刷的影响
较大,B 错误;该河段既有侵蚀,又有堆积,大致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C 错误;该河
段河道弯曲,以侧蚀为主,泥沙淤积和冲刷改变河道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 错
误。故选 A。
29.根据所学可知,直线河道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弯曲河道水流受离心力影响,L1~L2 处
河道凹岸(L1)受侵蚀严重,河岸较陡;凸岸(L2)堆积,河岸较缓,②图符合,B 正确。故
选 B。
30.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②为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③为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④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C 正确。
故选 C。
3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多位于河流中上游,②为三角洲,多位
于河流入海口,③为风蚀蘑菇地貌,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④为沙丘地貌,多位于干
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D 正确。故选 D。
32.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
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
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
跃的因素,B 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
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故选 B。
33.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①正确,陡坡上流水侵蚀强,土层薄,
②正确,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植被和降水特征影
响大,与气温关系不大,④错误,A 正确。故选 A。
高一地理 XG 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5 页)
{#{QQABJYoAgggAABBAABgCAQVICkEQkBAAAAoGwBAMMAABARFABAA=}#}
34.黑土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大,而红壤的有机质含量较少,故不能说寒冷气候条件下,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就少;在枯枝落叶层较丰富的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多,A 错误;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较快,B
正确;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C、D 错误。故选 B。
3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的迁移速度快,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A 正
确,B 错误;陡峭的山坡上光热条件不一定差,C 错误;水分条件差不是土壤难发育的原
因,水分条件差主要影响植被的生长,D 错误。故选 A。
第Ⅱ卷(综合题,共 30 分)
36.(每空 1 分,共 10 分)
(1)(4 分)三角洲 沙丘(新月形沙丘) 风力沉积 干旱
(2)(3 分)冲积扇 出山口处 侧向约束
(3)(3 分)① a b
37.(每空 1 分,共 10 分)
(1)(2 分)甲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2 分)② 该区域表层海水温度最高
(3)(1 分)降温减湿
(4)(2 分)海水密度 水温高(体积膨胀)
(5)(2 分)②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6)(1 分)太阳辐射
38.(每空 1 分,共 10 分)
(1)(4 分)V 字形 流水侵蚀(下蚀作用) 喀斯特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2)(2 分)低(小) 削弱(反射作用)
(3)(2 分)慢 增加
(4)(2 分)常绿阔叶林 保持水土(固沙保土、涵养水源)
高一地理 XG 参考答案·第 5 页(共 5 页)
{#{QQABJYoAgggAABBAABgCAQVICkEQkBAAAAoGwBAMMAABA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