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
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读图能力和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2.养成辩证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正确的人地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北京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思考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
(一)相约北京
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
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
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
3.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
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提出北京成为古都的优势这一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过渡: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对于参加北京竞赛游肯定有一定的信心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
(二)走进北京
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
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
提问: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成就呢?
学生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读图:读课本图6.4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提问: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
播放视频:《北京地铁》
读图提问: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
小结: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主,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建设北京
过渡:表面上北京是现代大都市,但内心却有抹不去的古朴和怀旧。闲庭信步在逐渐逝去的胡同里,走进那热气腾腾的涮肉店,仿佛那才是真正的北京城。
北京风情:配乐播放北京胡同素描图,让学生感受北京古朴的民风。
小组讨论: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
2.宜居城市
案例分析:“首钢”迁出北京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
(1)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2)北京容易发生雾霾天气,这一现象从自然原因分析是哪类天气活动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曹妃甸位于唐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小结:北京市关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建设宜居城市的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做法及其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以及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四)畅谈收获,感悟提升(结构化和思想式板书展示,老师上课时也可以自己创造有特色的板书)
一、单项选择题
(原创)读北京地形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表示的山脉分别是( )
A.太行山脉、燕山山脉 B.太行山脉、阴山山脉
C.大兴安岭、长白山脉 D.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2.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A.南高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高西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考查目的:北京的地势及影响的河流流向。
答案:1.A 2.B 3.C
解析: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第1题,北京北临燕山山脉,西临太行山脉。第2题,北京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所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3题,受地势影响,北京河流多自西北流向东南。
4.(原创)下列有关北京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考查目的:综合考查北京的地形、气候和城市职能。
答案:C
解析: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属于半湿润区、暖温带,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5.(志鸿优化教材快线)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④我国大城市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考查目的:北京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D
解析: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并且全国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交通便利。“名胜古迹众多”和“我国大城市之一”描述的不是地理位置。
6.(2013·山东德州)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考查目的:北京市的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和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了减轻城市污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7.(原创)上百所高等院校、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都集中在北京,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
考查目的: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文化中心。
答案:A
解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鸟巢”、国家美术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以及分布在北京的国家级的文艺团体,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8.(原创)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
A.交通中心 B.政治中心 C.工业中心 D.文化中心
考查目的: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政治中心。
答案:B
解析: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说明北京具有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
9.(人教社教材解读)特大国有企业“首钢”迁出北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不包括(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考查目的:北京的城市职能。
答案:C
解析: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首钢”搬出北京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表明北京不具备经济中心的职能。
(2013·山东泰安)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读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10.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②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方案的终点城市 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⑤历史文化名城
A.①②④ B.①③⑤ B.②③④ D.③④⑤
11.2013年1月份以来,北京多次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考查目的:综合考查北京的位置、城市职能、经济文化及环境问题。
答案:10.B 11.D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依燕山,西邻太行山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还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无数的名胜古迹,如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等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终点是烟台、威海、天津等地,中线工程的终点是北京、天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上海。第11题,雾霾天气主要是大气污染造成的,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会加重大气污染,加重北京的雾霾天气。
12.关于北京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成方格状道路 B.建设成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C.建设成高架公路网 D.建设城市环状高速公路
考查目的:北京的交通。
答案:B
解析: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
13.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
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
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
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
考查目的:北京的城市建设。
答案:C
解析: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开放式的街心公园、绿地和广场,实现了城区绿化。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迁出中心市区。对一些文化古代遗产应该进行保护和修缮。利用太阳能,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2011·武汉中考改编)如图,这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据此回答14~15题。
14.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5.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旅游消费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考查目的: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对北京胡同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既利于建筑的保护,又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第15题,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是因为北京胡同不仅仅代表一种建筑风格,更代表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
二、综合题
16.(原创)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和海域名称:A.???????省,B.???????市,C.???????海。
(2)由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①是???????线,由北京向南的三条南北铁路干线依次是②???????线,③???????线,④???????线,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⑤是???????线。由此可见,北京也是全国的???????交通中心。
(3)北京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时,澳大利亚正值???????季。
(4)上海的小亮同学去年暑假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凭记忆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你认为其中哪些是可信的???????。
A.沿京沪铁路乘火车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棉花地
B.在北京郊区游览了以古代建筑艺术而著名的避暑山庄
C.站在A地,看到周围景色,禁不住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5)2013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园艺博览会,全球更多的朋友更加喜欢到北京旅游,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除了带领他们参观园博,还会带领游人参观北京的哪些景点?(至少列举四处)
考查目的:综合考查北京的位置、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
答案:(1)河北 天津 渤(2)京包 京广 京九 京沪 京哈 铁路(3)夏(4)A(5)长城、颐和园、天坛、故宫等
解析:第(1)题,北京被河北省包围,东南和天津市相邻,东南面向渤海。第(2)题,由北京到包头的京包线,是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线。由北京向南的铁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京广线,由北京到广东省的广州;一条是京九线,由北京到香港九龙;一条是京沪线,由北京到上海。由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线,是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线。第(3)题,北京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为北京的冬季,此时澳大利亚正值夏季。第(4)题,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避暑山庄在河北的承德;A地是河北省,题中“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反映的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
17.(人教社教材解读)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比赛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____________”。
(2)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3)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____________。(填数码)
(4)过去,北京人在冬季大量贮存大白菜的原因是( )
A.北京人喜爱吃大白菜
B.大白菜营养丰富
C.吃大白菜价格便宜
D.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蔬菜生长,而大白菜是可以较长时间贮存的蔬菜。
考查目的:综合考查北京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识
答案:(1)鸟巢(2)温带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3)② (4)D
解析:第(1)题,图丙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第(2)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凉爽。第(3)题,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第(4)题,因北京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蔬菜生长,而大白菜是可以较长时间贮存的蔬菜,所以过去北京人在冬季大量贮存大白菜。
课件28张PPT。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 王 瑶
开心课堂准备参与合作尊重每课一评本课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 位置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优势。
2.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本课思路北京成为首都的主要理由。
北京作为首都的主要责任。五角星标志着北京在我国有着怎样的城市地位?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一些国家有超过一个的首都,例如南非共和国,其行政首都在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在开普敦,司法首都在布隆方丹,这是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时妥协的结果。其他方面,有时实际的首都和官方的首都由于某些原因并不在同一个城市,阿姆斯特丹是荷兰官方的首都,虽然荷兰政府和最高法院都位于海牙;苏克雷是玻利维亚宪法上的首都,但事实上大部份的政府部门都在拉巴斯。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一般认为行政首都是该国的“国家首都”。大千世界畅所欲言我国的首都为什么定在了北京? 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之中国的重点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与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长而无战略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近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会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心理上也乐意接受。 王稼祥150千米居庸关山海关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北京成为古都的位置优势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 ,又是 的起点,对外联系 。提示:查询地理书P35图6.44交叉点京杭运河方便北京成为古都的位置优势 北京向东出 可进入 ;从西北出 可进入 ;向西可联系 ;向南可进入 。提示:查询地理书P35图6.44山海关东北地区居庸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将下列不属于北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势的评语进行修正。
A.地形崎岖B.地势平坦C.土壤贫瘠D.四面环山E.濒临海洋F.水源充足G.气候恶劣H.交通便利北京的地形我国的气候类型本课思路北京成为首都的主要理由
北京作为首都的主要责任图画图话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职能北京职能:我国的政治中心 我国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我国最高政权机关在北京的分布我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故宫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路广
场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大会堂中
南
海西华门中央军事委员会北京职能:我国的文化中心高等院校120多所,全国最多 体育馆全国最多 各类博物馆100多个,全国最多 影剧院、音乐厅、戏楼等文化机构最多全市共有52所高等学校和117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 全国文化中心截至2010年8月,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2所——资料来源百度——北京文化机构和设施的分布北京职能: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外国驻华大使馆13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17个国外驻京代表机构已超过7000家外国新闻机构190个 国际交往中心全球500强,有185家来京投资北京与72个国家的124个首都和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在读的外国留学生29452人——资料来源百度,截至2012年——下一堂地理课再会板书设计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
(首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课件37张PPT。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课时)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 王 瑶开心课堂每课一评准备
参与
合作
尊重本课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2.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
奇闻趣事出版
中国文联出版社版次
2002年12月
第1版第1次印刷作者
洪烛 邱华栋 在北京,当地人有句流行语:“找不着北。”大意指摸不着头脑或迷失了方向。我想说的是:我找不着的是北京。明明身在北京,我却找不着北京了。 找不着北京前言北京在哪儿?1.北京位于长春市西南方向长春北京2.北京在天津西北面 天 津 市3.北京被河北省部分包围4.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天 津 市116°E40°N河北河
北 在北京,当地人有句流行语:“找不着北。”大意指摸不着头脑或迷失了方向。我想说的是:我找不着的是北京。明明身在北京,我却找不着北京了。 找不着北京前言 仅就我移居这座城市的近十几年来说,其面貌就发生了多少变化:星辰般的立交桥平地而起,环城公路以惊人的速度拓展着年轮,林立的高层建筑使天空变得低矮——与之相伴随的是古色古香的老城区的萎缩与破碎。……很多留有我往昔的脚印的地方,刚疏忽了没多久,再去光顾的话,就认不出来了——惟一没变的就剩下一个空荡荡的老地名了。找不着北京前言本课思路驴友天下老北京老北京是一座 的 城 历史悠久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70万年前) 辽南京 (938年) 金中都城凸“凸”字轴线形
城市格局70万年 人类史3000年 建城史800年 建都史现代北京城大都市新北京是一座
的现代化新北京畅所欲言 你更喜欢老北京还是新北京,理由是什么?新北京老北京老北京和新北京如何和谐发展?新北京老北京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长安街:
政治文化核心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新北京 新定位国家首都,
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世界城市,
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 地区的核心城市;
文化名城,
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
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新北京 新定位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