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3海洋与人类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3海洋与人类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05: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海洋与人类
oceans and people
第三节
活动一
学习任务:课本112页探究: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学习方法:小组探究
学习时间:5分钟
检测与评价:点号评价
总结完整,思路清晰,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海洋渔业
潮汐发电
Suitable for all categories business and personal presentation.
第一部分
01
Suitable for all categories business and personal presentation.
第二部分
02
Suitable for all categories business and personal presentation.
第三部分
海水制盐
海上石油开采
填海造陆
海洋航行
活动二
学习任务:课本112页探究
对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的看法。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探究
学习时间:3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积极发言,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活动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深入,从最初的海洋渔业、运输业,到现在的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等新兴工业,预示着人类正从陆地的“黄色文明”向海洋的“蓝色文明”转变。
活动三
学习任务:1、归纳海洋生物资源的定义、种类与开发利用的意义
2、定义辨析:深海热液生物和冷夜生物、黑暗食物链、深海绿洲
学习方法:自行阅读课本112、113页
学习时间:3分钟
检测与评价:点号评价
总结完整,思路清晰,加1分
(一)定义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二)开发意义
海洋生物约有20万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还可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种类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
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深海热液喷口及热液生物群落
4、利于渔场形成的区位因素:
(1)洋流:寒暖流交汇处、上升寒流海区;
(2)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
(3)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4)河流入海口:河流从陆上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活动四
学习任务:1、探究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
2、探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学习方法:小组探究
学习时间:4分钟
检测与评价:点号评价
总结完整,思路清晰,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探究活动: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
① 位于浅海大陆架;
② 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③ 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⑤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探究活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和解决措施。
存在问题:
①过度捕捞
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
③海洋污染
应对策略: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
活动五
学习任务:讨论归纳海洋矿产资源的定义、类型、分布
与开发利用的特点与意义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探究
学习时间:5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思路清晰,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的意义
海底矿产资源 滨海砂矿 近岸带 海洋底部蕴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总称
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多金属结核是未来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可燃冰是清洁高效能源
石油、天然气 大陆架浅海海底 锰结核 大洋海盆 可燃冰 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活动五
学习任务:1、可燃冰的定义与分布
2、讨论探究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学习方法:阅读课本与小组讨论探究结合
学习时间:5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发言积极,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海洋矿产资源—可燃冰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①节约能源或开发新能源 ②减少环境污染
活动六
学习任务:讨论归纳海洋空间资源的定义、类型、分布
与开发利用的特点与意义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探究
学习时间:10分钟
检测与评价:点号评价
总结完整,思路清晰,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海洋空间资源 交通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等 海上、海中、海底环境中可利用的空间部分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生活空间;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围海造陆、海洋牧场 通信空间 海底光缆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倾废场 娱乐空间 海洋公园、滨海浴场、海上运动区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的意义
活动七
学习任务:课本116页活动探究棕榈岛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探究
学习时间:5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积极发言,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人工岛是规模宏大的海洋工程项目,现已建成现代化的海上城市。查阅资料,了解迪拜棕榈岛的建设过程及其利用情况,讨论其优缺点。
探究活动
迪拜人工岛修建前卫星影像
迪拜人工岛修建后卫星影像
优点:迪拜棕榈岛由沙子、岩石搭建成型。人们填海造地,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拓展了空间,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缺点:可能会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活动八
学习任务: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学习方法:阅读课本,自行归纳
学习时间:3分钟
检测与评价:点号评价
总结完整,积极发言,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垃圾污染
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诸如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
污染来源
活动九
学习任务:课本117、118页活动探究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学习时间:6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积极发言,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1、 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②导致大量海产养殖鱼类、贝类的死亡。
③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④石油沉降海底后,会危及底栖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正常发育。
常规做法是应用围油设施将石油污染物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然后再应用其他技术将其清除。清除方法按性质可分为3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活动十
学习任务:课本118页活动探究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学习时间:6分钟
检测与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完整,积极发言,加1分,补充作答正确,加1分
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在陆地上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河流进入海洋,或随着大气运动到达海洋上空并沉降在海洋,从而导致海水水质变差,引起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海洋虽然远离人类活动的主场所,但是人类在陆地上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4-33 中信息,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1、加大海洋环保教育,增强海洋保护意识,普及海洋安全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大力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 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加大海洋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议一议,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1~2题。
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
正确的是(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
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随堂检测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1~2题。
2. 近年来,江苏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 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 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 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B
3. 2017年12月,金山区龙泉港西侧围填海项目开工建设,是金山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工程。该工程利用了海洋的 ( )
A. 生物资源 B.空间资源
C.旅游资源 D. 动力资源
B
4. 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 )
A.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 大陆坡埋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C. 近岸带为锰结核最主要的分布区
D. 金属矿产在大陆坡上最为富集
A
随堂检测
C
随堂检测
21世纪,人类会加大对海洋开发利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6.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思维导图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受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对海岸带的影响
海洋污染
海洋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