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08: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在分离食盐和沙子的实验中,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 )。
A.用滤纸过滤 B.将混合物加水溶解 C.将溶液加热
2.若要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我们应当选择( )作为测量物。
A.科学课本 B.回形针 C.橡皮擦
3.为了研究水温对白糖溶解快慢的影响,下面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B. C.
4.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是( )。溶解量多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就强。
A.无限度的 B.有一定限度的 C.不确定的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应该用内焰加热。
B.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C.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实验法。
6.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下列描述属于气候的是( )。
A.明天多云 B.今晚会大幅度降温 C.这里常年干旱
7.“太阳公公在跟我们捉迷藏,一会儿躲进棉花堆,一会儿又露出笑脸。”这句话中的“棉花堆”指的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C.纤维、羽毛状的云
8.已知常温下100克水能溶解36克食盐。如果我们要让40克食盐全部溶解在100克的水中,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用小木棒搅拌 B.给水加热升温 C.把水杯放入冰箱中
9.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沙子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B.空气是无色、透明的C.空气就是氧气
11.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热胀冷缩的是( )。
A.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
B.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
C.往气球里吹气,气球的体积增大了。
12.关于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
B.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C.任何方法都不能分离出来
13.教室里的空气( )水蒸气。
A.有 B.没有 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4.风向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是 风。
15.食盐 溶解在水中;面粉 溶解在水中。(填"可以"或“不可以")
16.物体的三种类型有 、 和 。
17.冰是 态的水,有一定的 和体积。
18.每年的 月 日是世界水日,是为了呼吁人们要保护水资源。
19.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 、发布天气预报。
20.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 ,再回到 。
21.了解 的变化太重要了。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 发现规律。
三、判断题
22.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
23.锅热的时候给菜加味精是为了加快味精溶解速度。( )
24.我们制作雨量器时只要它可以装进水就可以,其它的不用考虑。( )
25.空气看不见,所以是不存在的。( )
26.空气可以充到篮球.轮胎中,又可以装杯子和塑料袋中,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
27.搅拌能够加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
28.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
29.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
30.风吹树枝断,可能吹的是一级风。( )
31.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 )
四、连线题
32.把物体与其特征及对应的状态用线连起来。
水蒸气 固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木屑 液体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可乐 气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五、简答题
33.我们在实验中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请写出三点。
34.空气具有哪些特征?
35.王老师拿热水壶倒了一杯热水后,把热水壶的木塞盖重新盖紧,结果不一会儿,木塞盖从热水壶口弹了出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热水壶盖被弹出来的原因。
36.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六、实验题
37.混合与分离实验。
(1)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 ),而沙不能。
(2)用滤纸( ),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 ),放在( )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 )。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我们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食盐溶于水,通过过滤,与沙子分离开,再通过加热,使食盐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固体食盐。
2.B
【详解】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在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选择质量较小的物体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更适合放在天平上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的是回形针比较小的物体。因为科学课本、橡皮擦较重,不适合和很轻的空气比较。故B正确。
3.A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题中的实验设计,不变的条件是搅拌,水量、烧杯大小、白糖的质量等,改变的条件是温度,A符合题意。
4.B
【详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溶解量多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就强。
5.C
【详解】A.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错误;B.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错误;C.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实验法,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溶解,要求学生掌握溶解。
6.C
【详解】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这里常年干旱等。明天多云、今晚会大幅度降温都指的是天气。
7.A
【详解】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的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它是由微小的冰晶。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雨天气。可见A符合题意。
8.B
【详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受物质的种类、温度、压强影响。常温下100克水能溶解36克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无法继续溶解了。如果我们要让40克食盐全部溶解在100克的水中,可以通过给水加热升温来实现。
9.B
【详解】对常见物质溶解能力的认识,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9.6克小苏打,说明白糖的溶解能力最强。沙子不溶于水,会沉底。
10.C
【详解】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它是无色、透明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主要有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成分的78%,氧气约占21%,C选项说法有误。故选C。
11.A
【详解】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属于物质热胀冷缩,A符合题意。
12.A
【详解】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用蒸发水分的方法能够把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根据对混合物分离的认识,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溶解了的物质是无法通过过滤分离的,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
13.A
【解析】略
14. 八 东南
【详解】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是东南风。
15. 可以 不可以
【解析】略
16. 固体 液体 气体
【解析】略
17. 固 形状
【详解】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雪、霜、雹属于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8. 3 22
【详解】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19.天气会商
【详解】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有卫星、雷达、观测站等。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0. 降雨 地球表面
【解析】略
21. 天气 天气
【详解】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了解天气的变化太重要了。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2.×
【解析】略
23.√
【解析】略
24.×
【详解】气象站有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我们可以用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代替。测量降雨量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以毫米为单位。
25.×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流动,空气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空气,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26.√
【详解】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27.√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快速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碾碎。这种说法正确。
28.√
【详解】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29.√
【详解】天气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都会对我们人类带来灾害,要根据预报提前应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0.×
【详解】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风吹树枝断,可能吹的是八级风。
31.√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其中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其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等。题干表述正确。
32.
【详解】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三大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木屑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乐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33.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部分加热物体。
【详解】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时要格外注意。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部分加热物体。
34.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详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但是它充斥在我们四周,空气的特征有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35.热水壶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将木塞顶了出来。
【解析】略
36.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
【详解】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都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其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37.(1)溶解
(2)过滤
(3) 蒸发皿 三脚架 白色颗粒
(4)食盐
(5)“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详解】(1)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混合物的特点。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溶解,而沙不能。
(2)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防止继续加热发生食盐迸溅造成事故。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见。“白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