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重点难点】
1.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2.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学习内容一:两种电荷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2—P33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符号是C。
5.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带电。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动手做一做: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碎纸屑被吸引到塑料笔上去了。
小结:这个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演示课本P32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1)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玻璃棒怎样运动?
(2)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橡胶棒怎样运动?
(3)将橡胶棒与玻璃互相靠近,两棒怎样运动?
现象:靠近的两玻璃棒或橡胶棒会相互排斥,靠近的橡胶棒与玻璃棒会相互吸引。
总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二种,且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演示实验15.1-2,说说怎样用验电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答:用被检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下面的金属箔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金属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我们可以从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的大小来粗略比较所带电的多少,但是不能检验带什么电。
2.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也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1、2题。
学习内容二:原子及其结构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3-P3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2.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6×10-19C 。
3.原子核带正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的数目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数目是相等的,所以对外不显电性。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阅读P34的第二段文字后回答:为什么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答: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二个物体相互摩擦,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反之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此负电占优势,对外显负电。
小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摩擦起电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让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3题。
学习内容三:导体与绝缘体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4-P35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课本P34的实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验电器用橡胶棒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 :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仍闭合,这表明B还没有带电,说明A的电荷没有通过橡胶棒转移到B上去。
2.用金属棒将两验电器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答 :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了,同时B的金属箔张开,这说明B也带了电。A的电荷从金属棒上转移到B上。
小结:电荷容易在金属物体上通过,很难在橡胶棒上通过。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答:人体、大地、水等容易导电、玻璃、橡胶等不容易导电。
4.找一段导线,观察一下,说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
答:导线的内芯用金属物质制作是导体,可以让电荷通过,外皮用橡胶制作是绝缘体,可防止人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在于“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而不是“能”或“不能”,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导体与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但闪电的电压太高,可以击穿空气,这时候空气也容易导电。湿的木棒如果变得很干燥,也会从导体变成绝缘体。
2.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溶液导电靠的是离子。比如不纯净的水。
【即时练习】
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 C )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课件20张PPT。§15.1 两种电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带电体性质及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2)两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既要考虑带异种电荷的情况,又要考虑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的情况。
(3)注意题目中的具体条件,如已说明都是带电体,就不要考虑不带电的情况了。易混点:物体互相吸引时,对带电性质的判断易出错。
易混点辨析: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一提到互相吸引,很多同学就认为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而忽略了带电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因此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思考。【例】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解析】根据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规律,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说明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和A互相排斥,说明C带负电。故D选项正确。
答案:D1. 叫做摩擦起电。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____种,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
3.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运动的____组成,____带正电,____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____电性。
4.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发生了____。
5.实验室里通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不容易导体的物体叫做____。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正负排斥吸引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不显转移验电器导体绝缘体知识点1 两种电荷
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电荷(静电)吸引2.(2014,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知识点2 原子结构和摩擦起电
3.(2014,河南)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电。得到负4.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B知识点3 导体和绝缘体
5.(2014,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碗 B.橡胶手套
C.钢尺 D.塑料笔杆C6.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的道理是 。细丝张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8.小刚拆开了家庭电路中常用的白炽灯泡和灯头,如图所示,灯泡和灯头上各部件中属于导体的有 ,属于绝缘体的有 。金属片、锡块后盖、保险扣、玻璃泡9.如图是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 而竖起来。导体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10.(2014,兰州)如图所示,老师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地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一盏“220 V 40 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灯泡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____。不能能不能绝缘体导体11.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荷,一个带正电
C.一个不带电,两个带正电
D.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
12.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DD13.天花板上用绝缘细线悬挂着A、B、C、D四个带电量相同的小球,其中A、B带负电,C、D带正电,将它们靠近带正电的物体M,受带电体M的影响,细线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1)观察A、B小球的细线偏转情况,可得出结论:
。
(2)画出C、D小球偏转示意图。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如图所示(3)比较A、B或C、D小球的细线偏角大小,你可以猜想出什么规律?
电荷间的距离越远,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弱(或电荷间的距离越近,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强) 。(1)如图(1)所示,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选填“引”或“斥)力,此时两球将相互 (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2)所示,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请在图中画出丙球在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引靠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