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六单元测试题(2)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3分)
1、看拼音,写词语。(7分)
(1)一位美丽的姑娘在唱歌:“tiān yá( )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她的
眼睛像秋水一样jīng yíng( )明澈,歌声像yè yīng( )一样优美
动听。
襁褓bāo guǒ( )着的小婴儿躺在yáo lán( )里酣睡,奶奶
mù dǔ( )这一情景,不禁露出hé ài( )的笑容。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3分)
①bǒ ②bò 颠簸( ) 簸箕( ) 簸荡( ) 浪淘风簸( )
①zǎi ②zài 载重( ) 记载( ) 下载( )三年五载( )
①sù ②xiù 归宿( ) 星宿( ) 留宿( )夜宿荒野( )
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自然资源。 ( )( )
如果地球上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 )
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 ( )
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顶是( )
城郭(guō) 排闼(dá) 钉耙(pá) B、遨游(áo) 璀璨(càn) 威胁(xié)
C、肆虐(lüè)盘踞(jù) 引擎(qíng) D、铁锹(qiāo)劲挺(jìn) 拄拐(zhǔ)
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酒旗 菜畦 姿 源 B、慷慨 节制 枯揭
贡献 毁坏 滥用 D、旷产 壮观 闺女
下列词语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修生命投入了土地。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
地球的矿产资源不仅是谁的恩赐,还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
形成的。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说明 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地球, 这个人类的母亲是那样美丽的壮观,和蔼可亲。(打比方)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列数字,作比较)
科学家们提出 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举例子)
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分类别)
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下面这段话青灰的观点是( )
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隆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什么是低碳 B、低碳的好处 C、低碳的方式 D、低碳的目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青山不老》一文中,老人创造的奇迹是在险恶的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
当遇到事情,大家意见有分歧时,要据理力争,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意见。
《三黑和土地 》依次描写了农民三黑翻地、耙地,累了在地头歇息等生活场景,
表达了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的外形、地球有限的资源、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 一
适合人居住的星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按要求写句子。(9分)
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通过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道:青山是不会老的。(修改病句)
写一句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宣传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 ,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出自 代诗人 的《浪淘
沙》(其一),古诗的后两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 的典故,表现了诗人
豪迈的气概。
《江南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抓住黄莺、 、绿叶、 、山
城、 、春风几种景物 ,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只有一个地球 》一文先讲述地球 的美丽壮观、 、 ,接着说
明地球破坏后人类别无去处。进而得出结论 “ 。”
五行: 五谷:
五音: 五彩: 。
阅读理解。(26分)
课内阅读。(10分)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实验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 为中心的40万追忆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筑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⑤只有一地球 ,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画“ ”的句子形象地概括出了地球 的两大特征: 和 。
选文③~④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 ;选文是从 和 两个方
面表达出这个观点的。
下面是三位同学画“ ”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至少”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至少”强调 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四十万亿千米的=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 四十万亿千米 以内没有,但这距离以外一定存在。
“至少”一词表示目前的最大程度,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很难超过四十万亿千米的距离,说明人类航天技术水平有限。
第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 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直觉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认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遍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时间。”
林俊德住 院期间。整理并移交 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 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经极度xū rùo ( )的林俊德,先后9 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 下。向数步之处的办公室,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林俊德完成了生命的最后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zhàn fàng ( )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读选段中的拼音。把词语规范在写下来。
读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你的体会是
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句子中“冲锋”是指
这一幕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
林俊德为什么要把自己埋在马兰?
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习作。(30分)
展开想象,看看下面几种图形可以拼成什么图案,然后再根据图案编一个故事,比
比谁编的故事最生动有趣。
附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1、天涯,晶莹,夜莺 2、包裹,摇篮,目睹,和蔼,
2、多音字。①②①①;②①①②; ① ②① ①
3、反义词。1、自私,吝啬, 2、充足, 3、卑微
二、填正确答案。1、选正确读音。B 2、没有错别字。B
3、关联词使用有误的,D 4、说明 方法判断有误的。D
5、修辞就去相同的。D 6、语段观点是。A
7、说法错误的是。B
三、按要求写句子。1、人类难道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道:青山是不会老的。
3、保护人类的母亲——地球。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牛郎 织女,
2、唐 、杜牧,红花,水村,楼台、
3、地球有限资源,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居住, 只有一个地球 。
4、金、木、水、火、土;稻、麦、黍、稷,菽;
宫,商,角,徵,羽;青、黄、赤、白、黑
阅读理解。(一)1、可爱,易破碎, 2、我们很难移居到别的星球,在很大范围内没有
适宜居住的星球,科学家们的移居 设想很难实现。3 、A、 4、举例 子
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5、生命源于自然,健康
来自环保。
略
六、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