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07: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湘教版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植被与自然环境密切的关系。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植被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演化的,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当植被发生变化时,势必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都发生变化。教材中首先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内蒙古自东向西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转变规律。然后让学生学习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植被的对环境的重要性,体现综合思维。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3.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或植被类型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主要森林、草原和荒漠的类型及特征。
2.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材料探究: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到森林之中,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你能说出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点有哪些?要想正确回答这一问题,这与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一、主要植被(板书)
【启发提问】什么是植被?植被分为哪两种?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讲解】地球上任何植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称为植物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则称为植物群落。陆地表面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如森林、灌丛、草原和荒漠等。植被是指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图片展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课件展示植被的概念及分类相关内容
1.定义: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
人工植被: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主要植被类型
【启发提问】主要植被包括哪几种类?每种植被类型又有何特点?结合课本内容,同桌或前后桌间可相互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总结】
(1)森林
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①.热带雨林:
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被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茎花现象。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叶片常披茸毛,叶片不大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气候;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的流失。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季相变化明显。
⑤.亚寒带针叶林:
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亚寒带 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
(2)草原
分布: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①.热带草原
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是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独特的群落外貌。
草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 草原 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②.温带草原
多年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乔草植物占优势,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草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温带 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3)荒漠
分布:干旱地区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可分为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
①热带荒漠
荒漠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区 全年高温少雨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如仙人掌; 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力沙漠中的花海。
②温带荒漠
荒漠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温带荒漠 温带沙漠气候区(中纬度大陆中部)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主要是旱生和盐生的灌木、半灌木的植被;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和退化,具有适应高温、干旱的特征。
【承转】
通过刚才学习的主要植被,我们了解并掌握了主要植被的类型及特征,并知道了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由此可见,植被会受到一定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请问同学们,植被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反过来植被又如何影响环境呢?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共同探讨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1)大尺度
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苔原 极地冰原 分异基础:热量(热量随纬度升高渐少)
②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分异基础: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2)中尺度
受地形的影响,随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3)小尺度
①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②不同气候的地方,植被的垂直结构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越丰富。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气候条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导致植被从赤道向两极呈带状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要素 影响
热量 ①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②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 ①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②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③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
水分 ①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从沿海向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 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景观。
(2)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导致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植被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同时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案例:
小结:
【课堂练习】
【全课小结】本课主题是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重点要求同学们了解主要森林、草原和荒漠的类型及特征,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学法大视野》及《课时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一、主要植被
1.植被的定义
2.分类
3.主要植被类型
(1)森林
(2)草原
(3)荒漠
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大尺度
(2)中尺度
(3)小尺度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水气物美净尘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