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7 14: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除去CuO中混有的C 在空气中灼烧
C. 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相互刻划
D 鉴别CO2和CO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2.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区分物质,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案中均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区分物质 二氧化碳和空气 白酒和白醋 石灰石和胆矾 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伸入带火星木条 闻气味 看颜色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加水溶解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分析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CO2 密度比空气大
A.A B.B C.C D.D
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催化剂对H2O2溶 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 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实验方案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消耗氧气、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装置①在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应是反应前硬质玻管、气球和注射器针筒内气体总体积的1/5
C.实验完毕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大
D.装置②设计优于装置①,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完全耗尽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B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C 区分纯铁和生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入足量灼热的铜粉
A.A B.B C.C D.D
7.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不可能含有硝酸银
8.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克,加入足量(或过量)的稀硫酸后,共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Al和Fe B.Zn和Fe C.Mg和Cu D.Mg和Zn
9.某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黑色固体表面变红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0.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回收一个金属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的要便宜20%,还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金、银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
D.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11.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向两份足量且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
D.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至过量
1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下图)。请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 > Mg > Fe >Zn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 Al > Zn > Fe
C.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 > Mg > Fe > Zn
D.Al、Mg、Fe、Zn 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 1/27∶1/24∶ 1/56∶1/65
13.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 B C D
待区分的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和白糖 白醋和白酒 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闻气味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14.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O2 CO 点燃CO
C H2O 色素 加入活性炭吸附
D 自来水 可溶性杂质 蒸馏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5.金属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
(1)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年代大致为:金(公元前4500年)→铁(公元前500年)一锌(公元500年)→铝(公元1827年),金作为饰品年代久远,金具有的性质 。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2)如图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 ,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方案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三)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4)生活中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有 (写一条)。
(四)金属的回收利用
(5)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下列措施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______。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 B.任意开采金属矿石
C.寻找、开发金属的代用品 D.国家部门宏观控制金属产能
16.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2023年我国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
(1)电动汽车的车身多使用铝合金可使车辆轻量化,铝具有很好的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新能源汽车的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接触而锈蚀。
(3)锂的化合物钴酸锂(LiCoO2)作为电极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中,LiCoO2中锂的化合价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 。
(4)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上用氧化铝、焦炭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种常见的有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技。
(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图是工业制硅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
(2)火星车采用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制造。钛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工业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则X的化学式为 。
18.“宏观一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用化学用语填空
镁原子
氧分子
3个铁离子
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D表示阳离子,则X=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
③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写化学式)。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D
6.A
7.A
8.A
9.D
10.C
11.B
12.C
13.D
14.B
15.(1)良好的延展性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C
(4)刷漆(合理即可)
(5)ACD
16.(1)
(2)O2和H2O
(3)+3
(4)
17.(1) 2C+SiO22CO↑+Si 置换反应
(2) 金属材料 SO3
18.(1) Mg O2 3Fe3+
(2) 8 BC 最外层电子数
(3) N2 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