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7 09: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下册)
一、年代尺串历史
九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下-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们的反抗斗争
1.19世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事件有哪些?分别反抗哪个殖民国家?各自领导者?结果?
2.19世纪初期,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性质?
3.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是什么?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玻利瓦尔与圣马丁--成功
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章西女王--失败
背景:①西、葡的殖民统治;②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等影响
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与政治压迫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础知识记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18世纪初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性质?
2.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性质?根本原因?内容?
4.评价历山大二世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
背景:①沙皇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发展缓慢。②决心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进步性:①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对外扩张,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内容:①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高价赎买。
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的时间?背景?
2.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扭转战局的措施?
3.评价林肯?
4.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意义?
1861-1865
原因: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或者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措施:颁布《宅地法》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①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②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③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①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②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③局限性--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 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时间?目的?内容、性质?
3.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内忧: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直接原因
前提: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1868年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文化上: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进步性: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单元思维导图
(2)用知识结构图展现主要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图示构建联系
单元知识线索:本单元讲述工业革命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和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历史。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扩大市场,得到更多原料,加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人民民不聊生,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由此爆发了一系列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反英大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等。注意,拉美独立运动没有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它建立了统一的武装力量、人民广泛参与、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指当时殖民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正深受欧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取得了胜利。其他地区殖民地的反抗斗争大都失败。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在美、俄、日等国都有了进一步发展,需要国内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美国的奴隶制、俄国农奴制和日本幕府封建统治成为所在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19世纪60年代,美国经过南北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分别扫除了发展中的障碍,美国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日、俄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成员,因此说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时期。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世界还处于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阶段,与本单元其他事件不同(其他事件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即工业资本主义阶段),之所以把它放在本单元讲,主要是想突出俄国历史的发展线索,俄国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历程中,两次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次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次是1861年改革,使俄国全面步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1)理解“革命与改革”
“革命”是用暴力推翻现有政权,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按性质,可以分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包括为了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辛亥革命等;还有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内战;
②“无产阶级革命”,包括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改革”是在现有政权的领导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即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达到局部或根本的变化,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改革按性质分:①奴隶社会的改革,如雅典的伯里克利改革; ②封建社会的改革,包括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日本大化改革、欧洲封君封臣关系的改革,还有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如彼得一世改革、清政府洋务运动;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包括有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还有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如罗斯福新政等;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如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等。
改革按程度分:①有不改变根本制度、作政策上局部调整的改革,如彼得一世改革、罗斯福新政、洋务运动、苏俄新经济政策等;②有导致社会制度发展根本变化的改革,如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等。
四、理解知识内涵
(2)识别易错点
①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者,而不是葡萄牙。章西女王在章西地区领导反英斗争,而不是整个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
②彼得一世改革,是农奴主阶级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维护了封建农奴制,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当然也就不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这一主题之内。
③1861年改革虽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俄国仍然保留有沙皇专制制度。直到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才推翻了沙皇专制。
④美国南北战争中废除的是奴隶制,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也没有土地,比农奴的地位还要低。
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是解放“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而不是所有蓄奴州的奴隶,这样做的目的,是美国政府为了尽量瓦解南方叛乱力量、争取更多州的支持,以赢得内战的胜利,维护国家统一。 另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1862年9月颁布的,而规定实施,即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时间是1863年元旦开始。
1.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
比较项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不同点 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导火索 波士顿倾茶事件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开始标志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领导者 华盛顿 林肯
革命对象 英国殖民统治 南方叛乱州(黑人奴隶制度)
不 同 点 革命任务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资本主义
结束标志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865年4月,联邦军攻陷里士满
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结束了殖民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使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综合比较认识
2.比较近代中日两国资产阶级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比较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相同点 背景 社会危机严重,面临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内容 都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等 影响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 国内环境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的地位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进行统治,对外妥协退让;封建守旧势力很强大
国际环境 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领导力量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不同点 结果及其原因 改革成功,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改革失败,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成功原因:日本改革前经过倒幕运动,打击了封建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代表,掌握实权,改革成功了 失败原因:戊戌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力量强大,维新派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失败
联系点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激起中国先进人士的觉醒,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比较本单元日俄两国的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比较项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
相同点 背景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结果影响 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保留沙皇专制,农奴制残余存在;日本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改革后都对外扩张表现强劲 不同点 背景 日本受西方入侵,有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而俄国没有
内容 日本是全方面学习西方,而俄国则不同
结果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启示 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习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我们要搞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要敢于创新;要善于向一切先进的文化学习,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六、典型习题演练
1.下列历史事件虽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这一历史背景是( )
A.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 D.启蒙运动的影响
2.“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一扇‘面向欧洲的窗户’……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C.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3.战争伊始美国的铁路还没有连通到太平洋沿岸。战后不久,铁路网就像蜘蛛吐丝一样密布在了整个北美大陆。 这主要是由于南北战争( )
A.使美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B.推动北方完成工业革命
C.刺激了美国领土的扩张 D.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改革者们说服大名将土地让渡给君主以换取"华族”的名号后,将原有的藩国替换为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府县。改革者们进而任命新的地方长官,以防止旧藩国的复苏。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
C.努力发展教育 D.提倡"文明开化”
5.1861 年之后,木犁与链枷、水磨与手织机的俄国开始迅速地变为铁犁与脱谷机、蒸汽磨与蒸汽织布机的俄国。这表明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了俄国经济近代化 B.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C.使俄国走上了扩张道路 D.冲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6.“殖产兴业”的具体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明治维新( )
A.积极的向西方国家学习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充分发挥国家政权力量 D.单纯发展国营军工企业
7.下表是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统治者主导 ②学习西方科技 ③强化农奴制 ④推动近代化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表是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部分内容,
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结果 D.影响
9.下列是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其斗争和反抗对象不同于其他人的是( )
10.(6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在14、15世纪,英国发起了“圈地运动",通过暴力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强行驱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超过农业和农村手工业,迫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释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材料二 自1870 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美国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开始兴起,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自愿涌入城市、转向非农产业,同时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化,大量过剩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城市劳动力的来源。工业化推动了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的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行条件。
材料三 明治新政后,日本确立了“殖产兴业”的现代化大政方针,废除了限制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自由的各项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变为可能。将普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制推行“学制令",为保持较高的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炳才、李娜《美英日三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特点及对广东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3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手段。(2分)
(3)综上探究,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分)
1-9 B A D A A C B A D
10.(1)异:英国有强制措施;美国是以农民自愿为主。(2分)。同;都受到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的推动。1分。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教育的作用。2分。
(3)如:要以工业化发展及需要作为前提;将政府的主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等等,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