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说课稿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说课稿
教材: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 ( http: / / www.21cnjy.com )玉》选自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第七组的22课,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分别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辉煌、苗条、气派、可怜、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通过查《红楼梦》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王熙凤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以读悟情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以读悟情
课标十分强调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因此在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教学中我以“以读悟情”贯彻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细细品味其用词的精妙。
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标准指出的,必须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重视自学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师生共创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体会作家笔下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我还让学生观看剪辑自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断,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亲身感受作家笔下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以“你读过《红楼梦》吗?”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课文的学习,通过教师简介《红楼梦》,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再以树形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中的人物关系。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利用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直击重点,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探究人物性格
以几个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突破口:1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王熙凤的服饰中,你能看到什么?2、贾母怎样戏谑王熙凤,说明什么?3、王熙凤对林黛玉说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4、王熙凤为林黛玉流眼泪,该如何看待?出示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王熙凤,总结出学生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具体地感知王熙凤的特点。
从正面描写认识王熙凤
就在学生高谈人物形象之后,我再让他们默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文中画出描写王熙凤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进一步仔细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在学生划出她的服饰和容貌的词句之后,我再提问:从作者如此浓墨重笔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就在学生充分感受了王熙凤雍容华贵、珠光宝气、贵族少妇的形象后。我再让他们练习朗读,细细体会作家用词的精僻。
在学生初步体会了人物形象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我再指导学生领略她的说话艺术:在出场亮相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出场,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张狂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突出,表现她的泼辣,又说明贾母对她的宠爱。在教学此部分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在进一步理解了王熙凤的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特点后,我又引导学生学习她在贾母面前夸黛玉的文段,此段乃传神之笔。通过换词“标致”去掉词“真”和体会“才”字去学习她说话新鲜、得体、动人,字字句句都讨贾母欢心的特点。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之后,我再指名学生一口气回答我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在手足无措中去感受王熙凤对黛玉的关怀备至并不是真关心她,而是善于奉承,随机应变,表演给众人看的一场戏罢了。
从侧面描写再次认识王熙凤
通过正面描写,让学生认识了王熙凤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指导学生从黛玉的心理活动和贾母的笑谈这二个侧面去了解她,从中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王熙凤地位特殊、深受宠爱、性格泼辣的特点。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五、拓展升华,巩固人物特点
在学生对全文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课题中的“辣”字总结人物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最后,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从正面和侧面进行描写。正面描写有肖像、外貌、语言、动作等对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他人的描述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
附教案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辉煌、苗条、气派、可怜、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王熙凤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提问:你读过这本书吗?(出示《红楼梦》)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用图标示贾府中人物的关系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楼梦》时的一个片段,板书课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3、释题:读读题目,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初”:第一次)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视频,初识王熙凤
播放视频,说一说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内容自由回答)
2.范读课文,自由朗读,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划下来和同桌交流。
3.根据以下问题自由读文思考:(课件出示)
[1、从王熙凤的服饰中,你能看到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2、贾母怎样戏谑王熙凤,说明什么?3、王熙凤对林黛玉说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4、王熙凤为林黛玉流眼泪,该如何看待?]
(1)别人眼中的王熙凤
A、贾母眼中的王熙凤:“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a,理解“波皮破落户儿”
结合注释,说说这个词的含义。
学生分别说说性格放纵和不拘小节是什么意思?可以举例。
从贾母的话语中看出,贾母对王熙凤怎么样?
b,理解林黛玉的“纳罕”,出示句子:一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林黛玉为什么会纳罕?“纳罕”是什么意思?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我们看到的王熙凤
A,品读“外貌打扮”:围绕问题──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熙凤的打扮到底是怎样的?课文为什么要描写她的打扮和面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头上戴着( ),绾着( );项下戴着( );裙边系着( )身上穿着( ),外罩( ),下罩着( )。
读一读,从他的穿着看出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虚荣心强)
一起来读一读。
再看他的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什么样的人会长这个样?)
B,看看他都说了什么
出示: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了一会,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竟是个”改成“就是个”,读读,你懂了吗?
静静读读整句话,嫡亲的孙女是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样的?(天下最标致的人物)
(3)课前说过的,嫡亲的孙女有──贵为皇妃的元春,有漂亮的迎春探春惜春。嫡亲的孙女都是──标致的,有气派的。你说,王熙凤这话到底是在夸谁?
(4)再读读这句话,现在你怎么理解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心和热情?
(5)小结:讨贾母的高兴,使自己受宠,这就是王熙凤话里的言外之意。有人说,王熙凤是一个语言学家,一个心理学家。对她说的其它的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言外之意?
4.学生默读,批注,交流并点拨:
(1)学生畅谈自己读懂的“言外之意”,随机自主板书。
(2)重点点拨:
①通过阅读链接理解“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句话: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话,写贾母初见林黛玉时的情景,请大家静静地读贾母这段话,再联系王熙凤说的话,你又懂了什么?
出示:说起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亲,今日一旦舍我先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又搂了黛玉,呜咽起来。读读,想想,你能读出王熙凤的心声吗?
(体会:因为贾母失去了她最疼爱的女儿是很伤心的,所以她这时候是最心疼林黛玉的,王熙凤这样说,是懂得贾母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林黛玉身上,王熙凤这样一说,正好把贾母的心理话都说出来了。)
(学生朗读贾母与王熙凤的对话)注意王熙凤的两个动作──用帕拭泪、转悲为喜。
②“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这么多的问题,本来应该是贾母问林黛玉的,可是王熙凤一口气就说完了,贾母听了就很高兴,觉得这个孙媳妇很懂她的心。
③读出这些言外之意,你最想用什么词语来概括王熙凤这个人的性格?
(讨好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巧舌如簧……)
(3)小结王熙凤性格(根据课堂教学板书总结:热情,大方,关心,讨好,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巧舌如簧……)
(四)总结写作方法:
1.从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肖像——服饰 容貌
言行——出场亮相
初见黛玉
侧面描写:黛玉的纳罕 贾母的话
总结:人物描写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正面的描写,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等侧面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应用
根据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猜一猜,面对下人迟到,他会怎么处理?
布置作业
1: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等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①我的老师
②我的同学
③我的朋友
④我的父母
六、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副 正板书
(根据课堂学生感受,随机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正面描写:肖像(容貌)、服饰
高贵 关心 见风使舵 语言
美丽 受宠 讨好奉承 动作
奢侈 热情 八面玲珑 侧面描写:黛玉的纳罕
巧舌如簧 贾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