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与地坛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2 17:2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1951-),中国现代作家,著名编剧,小说家。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代表作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史铁生注意以下字词:
坍tān圮pǐ 亘gèn古 捋lǚ
窸xī窣sū 熨yù帖 撅juē

窥kuī看 意蕴yùn 肆sì意
蝉蜕tuì 譬pì如 灼zhuó烈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快速浏览第一部分,思考:
一、地坛是个怎样的地方?
二、作者为什么去地坛?
三、作者去地坛做什么?结合课文前三段,说说地坛是怎样一个地方?曾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清帝王祭地 的地方,屋檐有浮夸的琉璃,门壁是炫耀的朱红,到处是高墙和玉砌雕栏。
现在:是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地坛既然是一处废弃荒芜被人遗忘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去?离得很近,能摇着轮椅过去。
残废了双腿,心情不好,渴望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作者去地坛做什么?看景物 想问题WWW..COM看到哪些景物,把文中景物描写的段落划出来。
第一处景物描写:
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茂盛得自在坦荡
太阳循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生命启示:
即使残废了双腿,也应该勇敢地活下去。地坛磨灭了昔日的繁华}却显出生命本真的模样

第二处景物描写:
小昆虫,草木展现了一个鲜活灵动的世界,许多卑微的小生命自得其乐。
生命启示:
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悦,虽然残疾,也有自己的人生。出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第三处景物描写:
地坛的形体被破坏,但生命本身的力量却在每一个细微处体现出来。
生命启示:
环境改变了,外界条件改变了,但生命的内在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要坚强地活下去,去体味人生的种种。 1、该不该去死?
2、为什么要生?
3、怎样活?在园中景象的感召下
作者开始长时间地思考:1.不应该去死。2.出生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3.坚强勇敢地活下去。这些就是地坛给予一个残废了双腿的人的生命启示,地坛让史铁生明白了生死,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史铁生也终于走出困境,成就了一段非凡的人生。
一个残废了双腿的人尚且自强不息,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 热爱生命。当前最要紧的就是把握读书的好机会,不要浪费时间,让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白白虚度。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衬托作者心境。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的感悟密切相关,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WWW..COM作业: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整理全文的生字生词,抄在
作业本里上交。 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归纳作者是如何把深沉的母爱描写在默默无言中的?
思 考(一)、用无声的行动描写展示对母爱的理解1.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身影。
2.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二)、用直接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深度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三)、从“我”的角度,侧面烘托,写出母爱的力量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那么你们觉得母亲的一生会给作者什么样的生存启发呢?
  作者从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景象中感悟到:要珍爱生命,要体味人生。从母亲的一生中他悟到:要有坚忍的意志,要理解他人。
地坛    珍爱生命            / 体味人生 “我”----[         /   要有坚忍的意志      母亲   要理解他人 我们体会母爱的伟大,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有很多关于母爱的痕迹。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诗外传》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也已经懂了,我们还来得及。